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绅士或淑女 风度的背后是骨子里的教养

2017-11-20 16:26

如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谓是全方位的,除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希望孩子功课好,父母们也会透过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

能优雅地跳芭蕾大概是很多女性都向往的事。

女孩子至少得练习一种舞蹈,是选芭蕾还是拉丁舞?男孩子也最好能弹奏某种乐器,是钢琴还是小提琴?妈妈们大概从孩子尚未学会走路,便开始思考此类问题。终极目的,大多也并不是追求孩子成为某一个艺术领域的专才,而是希望借助这些训练,培养孩子的气质和毅力。

成为简·奥斯丁笔下的人物

毅力好理解,气质的概念就相对朦胧。直观地讲,它是一个人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风度。但我们感到一个人有气质,也绝不是流于外表的那点所谓“腔调”,而是这外在表现背后蕴含的教养。

提起风度这类词眼,大概很多人会想到英国,优雅的口音,从容的语气,得体的举止,就像简·奥斯丁笔下的人物,总给人以清风拂面的舒畅感。而这整个国家严谨的制度,亦是令人叹服。那么英国绅士或淑女到底是怎样养成的呢?

凯拉奈特莉在《傲慢与偏见》中饰演独立又可爱的伊丽莎白。

可以肯定的是,绝不仅仅依靠某一种艺术或课程就能达成,而是全面的教育。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 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 )认为,在绅士的各种素质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有了德行,不仅能获得幸福,也能获得成就。

“卷福”和《唐顿庄园》里的“大表哥”散发的英国绅士气质,令人无数影迷倾倒,他们都出自英国名校。

“绅士教育”的核心是德行

德行对于绅士、淑女的养成至关重要,它也自然成为“绅士教育”理念的核心。而就智力发展和知识教学的问题,洛克则认为应以智力发展为重,即简而言之,是培养孩子一种思维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

洛克强调,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把世上可以知晓的一切都教给学生,而是令他们爱好知识,尊重知识,激发他们用合当的方式主动去求知,去改进他们自身。

英国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

洛克的思想对英国教育有着深远影响,时至今日,英国教育也十分注重中小学道德教育,其主要有四点: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英式教育并十分看重生活感染和熏陶,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且懂得融入社会。

正如英国人的那句老话:“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与东方的教育倾向于用口号和教条进行道德灌输不同,英国中小学并不要求孩子死记硬背道德准则,而是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透过日常学习、游戏、生活去领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相关价值,并刻印下正确的观念。

感染式的教育才能直达心灵

但看似松散的教育模式,其实是经过法律去约束的。英国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

此外,在教学管理中,英国中小学普遍要求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既要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又要包含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要将上述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必须得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予以配合,保障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国内,虽然也推行了“小班”教学多年,但由于资源有限,仍然没有形成常态。但这种更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趋势。

相对于中学,小学更是孩子性格和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段。香港凱莉山由學前班至小學,传承英国教育理念,为孩子营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并配备专业师资团队。我们将于本月21号和28号举办小学资讯日,集中为家长们介绍及讲解学校的有关资讯。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通过树木看见森林,而不能“见木不见林”。小学的基础打好,您的孩子将终生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土豪怎么也成不了英国绅士,因为他们做不来这个
孩子的“绅士淑女”风度应如何培养
英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内涵:绅士风度,享誉世界的人文名片
角落里的《绅士风度》
让孩子做个绅士和淑女
印度电影——《英国绅士,印度淑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