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年学习语法,毁了我们的听说能力,如何内化语法?

语法把毫不相关的词汇组成了句子,可以说没有语法,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子。语法学习是我们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几代人都这样学习着,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其实最重要的是--语法内化,不是语法学习。

  

语法内化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你看到这句话我高兴非常。什么感觉?你会觉得很别扭,怎么这样说话?而且你可以自动把这句话纠正对,应该是我非常高兴。

 

你不知道这里有什么语法规则,但是你能完全做到正确使用,这就是-语法内化。你把语法内化到血液里了,使用时是一个自动式自然地过程,完全不用思考。

 

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做相反的事情-语法学习。上学时天天学习语法规则:三单加s,过去式加ed,副词修饰形容词等等,然后反复记忆、天天分析,但却无法自动式说出一句话。

 

这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10年都无法流利说英语,你看看现在中国是不是哑巴英语一大堆。但奇怪的是没有人反思,还在天天扣语法。目前中国人语法水平,有些人比国外英语老师都高,哪里该加s,哪里要加to, 规则比谁都清楚。但是自己就是不会用,说起英语来却漏洞百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我们是如何说英语的,或许你就能明白其中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

  

这句话下了飞机打电话给我用英语怎么说呢?

 

第一步,我们会搜索相关的词汇比如:打电话give some a call, phone…飞机flight, airplane, plane, get off,decent, 也许还有人会想到down哈,等等。

 

第二步,我们需要分析语法。首先这里是现在时还是将来时,will give me a call,还是give me a call, 按道理应该是将来时。其次这里应该加个时间引导词“when” , when you get off the plane当你下飞机的时候, 但这里是when you will get off the plane, 还是when you get off the plane 还是 when you will have gotten off the plane将来完成时。

 


 

我们说的英语是不是这样一个流程:先想中文,然后搜索词汇,然后语法造句最后翻译成英文。最后还可能错了,比如下了飞机打电话给我到底怎么说呢?其实这句话很简单Call me when you land.

 

这里重要的不是我们会不会表达这句话,而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根据语法说英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你学习的语法越复杂越深入,你需要分析的内容越多越复杂。

 

中文里的一鸡、一人、一猪,这些量词的使用,我们没有学习任何语法,但我们可以不假思索正确地使用。那假如去学习这些语法点,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比如你去教老外去学这些量词,你总结这里的语法点后,然后告诉他:一般接人,比如一个人一般接鸟类,比如一只鸡,一只鸭,一只鹦鹉一般接体重比较大动物,比如一头猪,一头牛,一头大象

 

那么老外想说马,怎么说呢?分析下这里是体重比较大的动物,然后说出一头马,接着会有一头老虎、一头狗。。。这里明显错了。这个语法点不能通用,肯定还有更复杂的语法,来解释量词的用法。

 

但不管怎样,你会发现这么简单的内容,语法却这么复杂,根据语法造句,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甚至比语言本身更难。

  

我们再来看下英文:“at on in” 接时间的语法点。学过的人都知道,at后面接时间,都是接非常短的时间,接一个时间点,比如at 6:00at the moment就在那一时间点。on一般接中等长度的时间,比如一天:on Mondayin 接的时间比较长,比如in the winter, in this year.

 

那么我们来看下

1      the morning  2)      the Monday morning   

   (3)       the same time  (4)       the mean time

 横线上应该填写什么,inon还是at,我们可以自己先填写下。

 

正确答案是:
1   in   the morning  2)   on   the Monday morning   

  (3)    at   the same time  (4)    in   the mean time

 

为什么(1)(2)不相同,都是morning ,这里应该都on,接中等长度的时间。为什么(4)里面不是at,都是接一个时间点啊。为什么呢?

 

原来这里还有第二层语法点,我刚讲的只是第一层语法,也就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再分析一次,有时还有第三层语法。语法就是这样造出来,找到的语言规律,如果不能符合所有情况,就会在此基础上总结第二条、第三条语法点。我们认为根据这些规律举一反三,结果把语法弄的更复杂,组织语言也更复杂了,语言学习也变得不像学语言了。

  

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语法学习的越多,我们分析过程就越多,导致瞬间完成语法分析越困难,而听力、口语几乎都是瞬间完成的事情,自然导致我们学不好英语听说,更不用我们根据语法组织的句子大多数都是中国式英语。我们每天学习语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0年里老师和同学都付出巨大努力,到头来反而成为了绊脚石。

  

我们每个人在上学前都会讲中文,外国人在上学前也都会讲英语,每个人都没有学习语法,而每个人都内化了语法,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回想下一只鸡、一个人、一头猪、一双鞋,我们是如何学会的呢?我们没有像上面的老外那样学习语法,但我们用的很对。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我们什么也没做,我们就是听别人这么说,听多了就记住了,也就这样说了,不是吗?

 

你再来看看小孩子,我们经常问他门:你几岁了?刚开始不会回答,爸妈帮着回答“4岁了,听多了,下次自己直接说“4岁了,慢慢就学会只要变化数字4就能表示不同的年龄。没有任何一个人教过他们:应该放最后,应该放中间,也没有人纠正过“4了岁是错误的表达。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理解的含义的情况下,大量重复接触到正确的语言,就会自然而然这样说。我们不就是这样学习自己的母语的吗?并没有一个语言老师在那里教。

 

比如小孩子在理解含义的情况下,重复接触到我要吃苹果” “我要吃饭” “我要吃橘子,就学会了我要xxx”的句式,然后变化xxx,就能表达自己想要的不同东西。然后这样又学会了我喜欢xxx”的句式。他们哪里知道什么主、谓、宾结构啊,教了听不懂啊。他们都是在理解的情况下,靠重复接触正确语言,根据频率总结出来的,从而内化了这些语法。

 

这种方式内化的语法,不需要思考,根据含义变化句型就可以,完全属于自动式过程。

 

除了根据频率自动式总结规律,有时还需要一种内化语法的方式:语义语法链接一起。比如” “” “,这3个词好像老是变来变去的,出现的频率都差不多,根据频率总结不出来使用方法。这就需要每次输入时和含义链接在一起,比如每次看到,头脑里需要有个女性的形象,这样语法点就和含义链接在一起,形成条件反射了,下次想表达女性,就会自动用。这里和分析语法不一样,不是先分析女性第三人称是,然后才用她。假如下次忘了分析,就用错了,就像说英文时,很多人”she“”he“不分,大多人其实都知道she he的语法规则。如果是和含义链接在一起,那么表达时就会随着想法自动变化,不用分析、自然而然地使用。

  

母语我们是这样内化的,那英语语法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内化呢?

  

其实也是一样,也可以根据这两种方式内化的,重复接触地道句子语义-语法链接。比如大量输入”I am xxx”巨型后,你就不会说“I is xxx ”这样的句子,因为你从来没有见过“I” “is”出现过在一起 。而且别人这样说,你也会觉得奇怪,因为你见到的都是”I am xxx”。我们出现“I is xxx””he are xxx” 这样错误的句子都是由于学习语法造出的,忘了分析就乱来了。

 

我们经常不会使用过去式,主要是因为我们输入过去时和输入现在时,感觉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输入I ate an apple,不会感觉到是过去某个时候吃了一个苹果,而是和I eat an apple.一样,就是吃了一个苹果,所以在说去时也是I eat an apple,除非刻意分析。语法学习导致说英语时,语法不会随着语义而改变,而需要通过语法点分析,而我们经常忘记分析,所以就经常不使用过去式。

 

所以我们学习ate时,应该当成一个新词来学习,就是过去的吃,它是有含义价值的,不要和eat混合在一起,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基本上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就能慢慢内化语法。你看Good moring ,in the morning what’s your name?是唯一几个我们没有根据语法学习的句子,但到现在使用却是最自然的。

 

在实践当中会出现一个小问题,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中文语法的干扰。 虽然我们输入I like you very much.很多次了,很多人还是会说出这“I very like you.”这样的句子,主要是我们太习惯中 “我很喜欢的句式,自然而然被它干扰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在输入时注意下就好了,注意到英文中very much表示程度时习惯于用在句子后面,以后多次接触后,就会摆脱中文思维干扰。我们需要做的只需注意到:这里和中文不一样,然后大量重复输入,就会自然内化语法。

 

完全不需要学习: i是主语(代名词)  like是谓语(动词) you是宾语 very是副词 much是形容词(因为副词修饰形容词所以要放在一起)而且前面的成分都不可以换次序,根据主谓宾,所以very much 只能放在末尾了~

 

理解含义+注意句式差异+重复输入正确的句子,就这么一句话,就可以慢慢内化我们的英语语法,同样不一定是英语,其他语言也一样。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家没有注意而已。这和学功夫一样一样的,如果你把功夫当成知识来学习,那么你首先需要学习很多招式,比如什么时候怎么挡、什么时候怎么攻。然后开始背诵,记住他们。然后还要做题目来练习,比如小明出这招,你应该怎么办?攻上面,攻下面,攻左侧 D 攻右侧,然后你努力分析,选对了答案B,最终也得了100分。真正上战场时,别人左勾拳拳,你开始分析攻上面、攻下面、 攻左侧 还是攻右侧,估计早被打倒了吧。

 

语言其实和功夫一样是一个条件反射的过程,而我们把它当成数理化、当成知识来学习了。而且没有人反思,因为我们把英语默认成一门学科,数理化怎么学,英语理所当然也这样学, 但英语其实一门语言。

 

 关于二师兄英语更多的学习理念:

要学口语千万别开口多说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成绩总是不好?别担心,100句教会你搞定语法和结构!
练习英语口语DIY -英语麦当劳在线英语学习门户EnglishCN.com
医学英语翻译的注意事项
如何学英语之二【简单掌握英语基本语法】
一课一题一语法:新概念英语第2册第75课
如何学好英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