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博士—烧伤知识40问(1-20)

打开音乐,让学习更尽兴!!!

由于每一次推送均会因为数量限制不会完全,所以当您需要相关资料时请从下方的菜单栏中选择或者从历史记录中去寻找!

如果您需要资料,可以公众号留言,届时会有专人向您提供资料!!

每天中午十二点准时推送练习题,答案在第二天会推送!

进入公众号后,在对话框中输入“章节名称+习题”便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习题!!!

1. 人体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全身皮肤占人体体重的4~6%,连同皮下组织为体重的15~17%,同属生命脏器。根据皮肤的解剖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皮肤附件组成(见图1)。表皮: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即生发层)组成。真皮:由浅层(即乳头层)、深层组织组成。附件包括汗腺、皮脂腺、毛囊等皮肤的附属结构。

2. 人体皮肤有哪些功能?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且与外界直接接触,皮肤具有以下功能:

⑴保护和防御功能: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天然屏障,具有柔韧性,对外界较轻的摩擦、冲击和牵拉有一定保护作用。皮肤表层有一种已烷溶脂物质和水分乳化形成的脂膜,可以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以保持皮肤的柔软度。同时,完整的皮肤可以防止细菌的侵入。

⑵呼吸功能:通过皮肤可以进行气体代谢,其功能取决于汗腺的分泌,汗腺分泌越多,气体代谢越增加。

⑶调节体温作用:皮肤有大量冷、热、痛、触觉等感受器,丰富的血管网及汗腺。皮肤靠保温和散热维持调节体温。保温是通过血管的收缩及皮下脂肪,减少热的辐射和蒸发,达到保温作用。

3. 人体不同部位皮肤有哪些差异?

⑴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同。一般足底、肩背部、掌趾等处皮肤较厚,而身体内侧、手背、耳后、眉间、眼睑等处皮肤较薄,同一条件致伤,引起烧伤的深度则不同。

⑵皮肤厚度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有关。一般小儿、老年皮肤较薄,女性皮肤比男性薄,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皮肤薄。皮肤厚处烧伤后愈合能力较强。

⑶皮肤分层与皮肤厚度有关。厚的皮肤表皮最厚,可分为生发层、透明层、角质层;而薄的皮肤,如面部和腹部等处皮肤,有的只有生发层、角质层,而有的生发层又分为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皮肤的再生主要依赖生发层的存在。

4. 为什么烧伤后会出现血容量及电解质的改变?

烧伤后出现血容量及电解质改变为:机体血容量减少、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具体原因如下:

⑴机体血容量减少。烧伤后大量血浆样液体的渗出,是血容量减少的直接原因,血容量减少加重微循环的障碍,微循环的持续缺血缺氧导致微小动脉舒张而微小静脉收缩,使血液淤滞于微循环中,回心血量、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

⑵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由于烧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创面水分的大量蒸发丢失,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脱水、低钠、高钾等。

⑶酸碱平衡失调。常见于严重烧伤后,组织灌流不足,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酸性产物增加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5. 烧伤原因及种类有哪些?

烧伤的原因为热力、某些化学物质、电流以及放射线所致皮肤或其它组织的损伤。按不同的致伤因素,其烧伤种类包括以下几类:

⑴热力烧伤:多见于日常生活和意外事故。

⑵化学烧伤:由化学物质(酸、碱、磷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多见。

⑶电烧伤:多因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用电知识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有以下两种原因引起:

①电接触性烧伤:人体某部位触电后,电流通过人体而致伤,其烧伤部位有进口和出口。

②电弧烧伤(又称电火花烧伤):人体接近高压电后,瞬间产生的电弧,和衣服接触后引起燃烧而致烧伤。

⑷放射性烧伤:战时由于使用原子弹,氢弹,核爆炸时,所落下灰尘沾染皮肤,清洗不彻底,不及时而引起的;平时,由于操作不当,不重视防护,或意外事故的发生,都可以发生放射性损伤,如X线、60钴、加速器等。

6. 常见的热力烧伤有哪些?

热力烧伤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液烫伤最为常见。例如:失火,易燃物品着火(汽油、酒精等)或爆炸(锅炉、砖窑等)、高温金属(钢、铁等)、沸水、沸油、热蒸汽、烫粥等。严格地讲,凡热液(水、汤、粥等)所致之损伤称为烫伤。

7. 多高的温度可致热力烧伤?

热水、热液的温度达到47℃,人体皮肤即有痛的感觉,如果超过55℃,皮肤组织则已经损伤。火焰致伤的温度,平时多为200-600℃,火灾时达1000℃以上,而战时使用的燃烧性武器可达1000-3000℃以上的高温。

8. 常见的化学烧伤有哪些?

化学烧伤以强酸强碱多见。常见的强酸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三氯醋酸、氢氰酸和甲酸等。强酸可致蛋白质变性、凝固、沉淀,并有极强的腐蚀作用。碱性物质中常见的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和石灰等。

9. 烧伤急救原则是什么?

烧伤急救的及时,可以减轻烧伤的深度和重度,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等。急救应体现一个“快”字,俗语说,水火不留情,急救的原则:

⑴关键在于迅速排除致伤因素,使病人脱离现场,放置到安全地方。

⑵不要急于将病人送往医院,医务人员此时要保持镇静、清醒,对于危及病人生命的合并伤,如大出血、骨折、窒息、外伤、急性中毒等,应先给以必要的急救处理。

⑶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避免过多的饮水,以免发生呕吐,尤其单纯的喝白开水会发生水中毒。适量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

⑷创面可不做特殊处理,免于再受损伤或污染,尤其注意在创面上禁涂有色外用药。

10. 火焰伤如何自救?

火焰烧伤往往是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人们对这种突然的打击毫无精神准备,面对熊熊烈火显得惊慌失措或束手无策,因此致伤多较为严重,故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实属必要。

⑴迅速脱离致伤现场,当火焰烧伤后应迅速离开火源,尽快脱去燃着衣服,尤其化纤的衣料,不仅易燃,且与皮肤紧贴,使烧伤加深、加重。

⑵用水将火浇灭,或跳进附近水池、河沟内灭火。

⑶迅速卧倒,慢慢在地上滚动,以压灭火焰。

⑷就地取材,用手边的棉被,毯子等,浸湿后覆盖着火部位更好。

⑸切忌奔跑,连喊带叫或用手扑打火焰,因为在奔跑,喊叫时,火焰可随风力增大,而助火燃烧,导致头面部,手部严重烧伤及吸入性损伤。

⑹当灭火后若条件允许,可将烧伤局部冲洗或浸泡于冷水中1~2小时,其目的持续局部降温可以减轻疼痛和烧伤的深度。

11. 烫伤后如何自救?

临床上常见烫伤的原因有稀饭、沸汤、沸水、钢水、铁水等泼溅或跌入造成。自救方法:

⑴尽快脱去热液浸渍的衣服,防止热接触时间延长加深创面。脱衣时注意先迅速脱去外衣,后脱内衣,为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脱衣时损伤创面,内衣与受伤部位紧贴时应用剪子剪开后脱去。

⑵就地寻找冷水源,可用自来水、井水、矿泉水等冲洗,根据具体情况,冬季与夏季冲洗时间要有区别,既达到冲洗的目的,又要保暖,最终目的是降温且加速创面部位热的散发,防止创面加深,减轻受伤的程度,为以后治疗创造条件。

12. 电击伤后如何急救?

电击伤是一种发生急而快的损伤。电弧烧伤的灭火方法与火焰烧伤同。电接触烧伤系电流直接通过身体,不仅烧伤深,且常可危及病人生命。急救人员应当机立断:

⑴即刻切断电源,用不导电的物品(如干木棒、扁担、干竹竿等)打断电线,或拉断电闸使伤员迅速离开电源。切不可用手拉病人或电器,以免急救者触电。

⑵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神志清醒,要就地平躺,暂时不能走动,并严密观察;如伤者神志不清,亦应就地平卧并确保气道通畅。用5秒钟时间呼叫或拍打伤员,以判定是否意识丧失,但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对呼吸、心跳停止伤员,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心脏按压与呼吸的比例,单人法口对口呼吸2次,按压15次,双人法是口对口呼吸1次,按压5次。直到心跳、呼吸恢复为止。

13. 化学烧伤后如何自救?

⑴首先均应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

⑵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0.5~1小时),以达到稀释和除去创面上存留的化学物质。切忌为寻找中和剂而失去抢救的时机。

⑶对眼烧伤,用清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但对生石灰烧伤者,需先用干布将生石灰擦去,再用水冲洗,以免生石灰遇水产热,加重烧伤。

⑷磷烧伤,应立即扑灭火焰,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最好将患部浸入流动的水中,洗掉磷质;如一时缺水,可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使磷与空气隔绝,防止继续燃烧;禁用任何油质敷料包扎创面,以免增加磷的溶解与吸收,引起更严重的磷中毒。

14. 烧伤后为什么要立即冷水冲洗?冷水冲洗适用于哪些病人?

冷水冲洗实际就是烧伤治疗中的冷疗法。即在烧伤早期用冷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浸泡或冷敷,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⑴可迅速降低烧伤皮肤表面的温度,阻止热力继续向皮肤深层损害,以减轻烧伤的深度。

⑵可以减轻疼痛,其止痛作用可能是冷水使皮肤温度迅速降至疼痛阈值43℃以下,或是阻断表皮神经传导,使之不发生疼痛感觉之故。

⑶减少渗出和水肿,这与冷疗后,改善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关;

⑷达到清洁创面作用,冷水机械的冲洗,使创面清洁、干净,减少污染。

冷水冲洗适用于小面积烧伤,特别是肢体和头面部烧伤。

15. 烧伤后冷水冲洗应注意什么?

⑴应在伤后6小时内进行,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⑵不能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为大面积冷疗可使中心体温下降,易引起休克。一般烧伤面积大于20%者不宜冷疗。

⑶时间不宜过长。冷水冲洗持续的时间,应以停止后创面不痛或稍痛为佳,一般应在0.5~1小时以上。如水温偏低伤员自觉太冷时,可暂停数分钟后继续施行。

⑷温度以5~20℃为宜,可采用自来水或清水。

16. 烧伤后创面能涂红药水或龙胆紫吗?

烧伤后创面不能涂红药水或龙胆紫等一类有色的外用药。因为涂抹红药水、龙胆紫等有色外用药,可以影响早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增加清创困难,为以后治疗增加难度。同时,大面积创面涂擦红汞,汞可由创面吸收而导致汞中毒;小面积暴露部位,面部涂有色外用药,可能造成治愈后色素加重的现象,而影响容貌。

17. 烧伤病人需要使用消炎药吗?

烧伤病人是否使用消炎药应视情况而定。烧伤面积小,创面周围无红、肿、热,体温不高的病人不必使用。消炎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⑴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由于皮肤屏障受到破坏,急性炎症浸润明显,败血症发生率高,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根据情况一般1周以后可停药。

⑵出现败血症早期症状或创面脓毒症时,应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素。

⑶痂皮或焦痂自溶阶段,创面感染加重,细菌入血机会增多,应加强全身抗菌素的应用。

⑷并发内脏或其他化脓性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化脓性静脉炎时,需足量、及时应用抗菌素。

⑸创面植皮术后,存在潜在感染扩散的危险,手术后应使用抗菌素3~5天,无特殊指征,可酌情停药。

18. 烧伤后病人口渴能喝水吗?

烧伤后病人出现口渴,通常是血容量不足的表现,烧伤面积越大渗出越严重,口渴也越明显,此时单纯饮水不能缓解口渴现象,大量饮用反而可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急性胃扩张,或发生水中毒。因为烧伤病人渗出液不只是水份,而且含有电解质、血浆等其它成份,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液为补液盐或烧伤饮料,烧伤饮料的具体配制方法为即在100ml凉开水中加0.3g食盐,0.15g小苏打(碳酸氢钠)、5mg苯巴比妥,适量糖。原则上口服补液应当少量多次,酌情增减,切不可任意满足病人口渴的要求,对严重烧伤病人除经口服补充饮料外,主要的补液途径是通过静脉补充血容量,缓解口渴。

19. 烧伤后病人能进食吗?烧伤病人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除存在口腔粘膜和食道烧伤外,烧伤后病人是可以进食的。机体的代谢增加和组织持续消耗是严重烧伤反应的特点,一般而言,烧伤越严重,发生营养障碍的可能性也越大。营养不良可延迟创面愈合,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和组织修复的能力进一步削弱,严重影响预后。所以,对于严重烧伤病人,给予足够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烧伤病人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缩短病程的重要治疗措施。

口服法补充营养不仅经济方便,而且营养素组成也较齐全,并能增进食欲,促进胃肠道蠕动。在无其他病情及治疗方面禁忌的病人,应尽量鼓励其口服,并注意以下几点:

⑴对于严重烧伤病人,饮食应由少量试餐开始,逐渐增加,避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和腹泻。

⑵烧伤前胃内有残留食物的病人,暂不进食,伤后第2~3天,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后进食,开始每日3~4次,每次40~80ml,以后逐渐增量。

⑶烧伤早期病人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烧伤后期病人应多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量高、体积小,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增加蛋类、鱼类、肉类等。

20. 烧伤早期病人能转院吗?如何转送病人?

一般烧伤病人尽可能在当地医院治疗。长途转送,由于颠簸与反复搬动、治疗不及时等原因,往往使创面污染情况加重,使烧伤休克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导致早期死亡。严重烧伤病人当地无条件救治者,可以转送到烧伤专科医院,但在转送前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⑴时机的选择:要依烧伤的严重程度,病人机体状况,转送距离和运输工具而定。如果病人没有休克表现,又能在伤后4小时以内到达者,可以立即输液转院,否则就需要在当地补液抗休克治疗,待伤后24~48小时休克纠正,病情稳定后再转院治疗。

⑵转送前,应向接受单位详细报告病情,并征得同意,以便到院后能得到最佳治疗护理,同时准备好抢救药品与器械,以保证转送途中抢救措施跟上。

⑶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按计划输液,减少休克发生。

⑷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有头面部烧伤或已有吸入性损伤者,需保持头抬高位,备好气管切开包,插管器械,以便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避免转送途中发生窒息。

⑸留置尿管,每小时观察尿量,尿量维持在80ml/h左右。

⑹创面简单包扎,便于搬动和转运,并防止途中污染。

⑺其他措施,如有合并伤或骨折时,应给以止血固定,合并中毒时,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再行转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重度烧伤的急救方法
烧伤的急救
烧烫伤的紧急处置
冲、脱、泡、包、送——— 烧伤谨记“五字诀”
【SOS】急救常识荟萃
烧伤(烫伤)患者的紧急处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