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课堂】脑中自带的BGM

你的耳中存在一个播放器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自己的耳朵里总是会回荡着一首歌曲的旋律,并且挥之不去。尤其是你无意中回想起这首歌的一部分旋律,那这首歌立即就会一遍遍的回荡在你的脑海里。(考试的时候尤其伤不起,旋律一响根本答不了题(T▽T))




01


小苹果

筷子兄弟

 2014/06/04

耳虫”(Earworm)又称“耳朵虫”,是指所有不可控制的脑海中响起的旋律。上文中提到的耳中不断循环歌曲或是旋律的现象的就是“耳虫效应”。“耳虫”(Earworm)是从德文 Ohrwurm 直译过来的。这个词把爬进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有的科学家把“耳虫”引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cognitiveitch),让人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耳虫效应的专业术语叫“感觉后象”,而“感觉后象”就是刺激停止了一段时间后,心理出现了或正反馈负反馈现象。例如,让人较长时间看着荧光灯,如果将灯关掉,眼睛有时长时间会有白茫茫的感觉,这就是正反馈。同样,如果目不转睛盯着白色的荧光灯后,突然转向白色墙壁,会感觉有黑色的影像,这就是负反馈。这个例子是视觉上的而到了听觉上就是“总感觉脑子里有音乐或旋律回放的现象”。但是只有在较强烈的刺激下,才会发生这样的“感觉后象”现象,比如,人的听觉系统在反复的刺激(同一首歌循环播放多次)下,就容易引发这样的心理状态。





02


江南style

鸟叔

2012/07/01



大多数情况下耳虫效应存在的时间是15~30秒,而如果你是一名音乐家或是强迫症患者那么你的持续时间还会更长。在我国的历史中,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在齐国听了一次韶乐之后反复在脑中回放以致三月不识肉味。而到了我们现代,容易发生耳虫效应的音乐多半都是我们口中的“神曲”——月亮之上自由飞,两只蝴蝶爱大米。爱情买卖很忐忑,最炫民族伤不起。还有法海不懂江南style。这些音乐不需要多动听但是一般都是曲调简单传唱度广很容易在人群中形成多米诺效应。在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叫韩娥的女子在齐国卖唱,她的歌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在1957年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就曾写过一名叫《终极旋律》的短篇小说,先说中的男主致力于发现音乐韵律和人类脑电波脉冲之间的作用关系,于是他发明出了一首可以将人洗脑的音乐,但是他自己先试听了一遍这首音乐,结果这首歌在他脑海中无限次播放最终把男主自己逼疯了。




03


PPAP

PICO太郎2016/12/5

而对于耳虫效应的解决办法其实是有很多种的雷丁大学的专家们就提出越是刻意的想忘记一段旋律那他就越在你脑中挥之不去((╯°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顺其自然不去管它反正也只有15~30秒;而伦敦大学金史密斯研究院的研究者提出可以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也就是在耳虫效应发生的时候你去回想另一首洗脑的音乐,这样就会让耳虫效应快速消失(小编亲测这个方法比较有效),西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中等难度的脑力活动可以有效消除耳虫效应,比如数独或是填字游戏而我们中国的专家提出,建议要先对自身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做一个审视。睡眠很好的人,脑中是听不到卧室里滴答滴答的闹钟声的。同理,如果一个学生对于考试很淡定,没有内在的情绪问题,是不会分神去想一首歌的旋律。如果一个考生在考试时耳边无法停止“耳虫歌”,那就得分析一下,是不是他本身对考试很焦虑。(好有道理)



看了上面的介绍是不是对自己脑中时常自动响起的BGM有了一个认知,下次再遇到耳虫就用小编给出的方法对抗他。赶走耳虫,还我理智。



文/编辑  by  海马体

图片  by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睡个好觉吗?那就睡前别听音乐,催眠曲也不行...
为什么说人类的本质是一台复读机?
《乘风破浪的姐姐》主题曲,为啥这么洗脑
什么样的音乐容易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做题时大脑总循环歌曲怎么办
当心!洗脑神曲在你的耳朵里种了一只“耳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