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已成遗产! 二十四节气养生, 你还不学?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


立春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


雨水

从这天开始,气温逐渐回温,降水也逐渐增多,雨水养生三要素要记住,即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


惊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过后,人们最好能够坚持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春分

由于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清明

清明节到来,让寒冷的天气多了一些温暖,可是此时是慢性疾病好发的时节,因此需要注重养生保健,警惕疾病的发生,清明节气四类疾病(防呼吸道传染病、防心理疾病、防过敏、类风湿病)最易发作,因此一定要警惕预防。


谷雨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此时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不过,谷雨已是暮春,做好谷雨养生对顺利过渡到夏季有重要意义。

谷雨养生这样做:护养阳气、防“湿邪”伤身、补益肝肾、调节情志。


立夏

传统中医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因此,人们在春夏之交养生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饮食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


小满

小满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拉开了帷幕,也是各种邪气肆意侵袭人体的时候,所以“未病先防”是小满时节养生保健的主要原则。小满养生: 清心宣肺,祛湿健脾。


芒种

芒种节气,中午气温较高,加上空气湿度越来越大。此时,多数人容易头昏懒散,所以,芒种养生更要注意“防”。起居上应晚睡早起,饮食上要清淡,生活中注意预防中暑、空调病和肠胃炎。


夏至

夏至将至,由此正式进入了盛夏时节。此时温度高,对人体会造成某些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损伤。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原则,即避暑、避湿、避寒,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


小暑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大暑

大暑期间,高温闷热,湿气充斥,故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度苦夏,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应吃些带“味”的食物。


立秋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处暑

中医认为,处暑过后暑气渐消,特别是早晚秋凉的感觉渐渐明显,此时养生要防燥、防寒,起居作息也要根据此时的气候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坚持适量锻炼,增加睡觉时间,秋膘要循序渐进。


白露

到了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暑气也消散开去,地面水汽结露开始增多。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养生应遵循“养收” 的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秋分

秋分节气养生要本着平衡、调和阴阳的原则,将春夏外放的阳气收进身体,所有与升阳、散阳有关的情绪、运动、饮食、穿衣都应有所收敛、节制。


寒露

寒露已是深秋的节气,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寒邪从体表往更深度的脉络侵袭,此时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此,寒露养生要特别注重防寒保暖,保护血管,特别是下肢、末端、静脉等部位。


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伤肺,所以霜降节气的养生保健尤其重要。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间的注意之处。


立冬

立冬后人体阳气也随之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应自然界规律,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睡觉宜早睡晚起;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运动要注意“冬藏”。


小雪

“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时节天气阴冷,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养生宜顺应自然,加强御寒保暖,减少精气神的消耗,早睡晚起,适当进补,多晒太阳,保持情绪愉悦。


大雪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天气寒冷。《修养法》建议此月宜“增苦减咸,补理肺胃”,冬季容易发生流感,故重点要适度保暖,避免出汗后受风寒;饮食宜清淡,不要过于油腻;睡眠要充足,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力。


冬至

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因冬至是一个安静的节气,此时阳气初萌,要注意养“藏”,静神少虑,节欲保暖,减少精神和体力的消耗。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


小寒

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入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此时养生要防寒邪,睡前可以泡泡脚;食宜温暖滋补;适度活动肢体”。起居宜早睡晚起、减少外出。


大寒

大寒冷到顶点,日后天渐暖。此节气也进入了五运六气的「初之气」,是春季萌发前的关键积累时期,养生要讲究养精蓄锐,「保暖、节欲、安神」。注意脚部保暖;不宜大汗、疲劳,宜早睡晚起,食补养胃。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四季皆可用的养生方法:中药泡脚。「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秋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养生 >> 大寒
节气养生 | 小寒:懒一点,慢一点,补一点
大寒养生重在“藏阳”
大寒节气养生知识与问候短信
大寒养生七注意
【节气】 大寒 . 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