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爸爸帮奶奶一起骂妈妈:多少中国家庭,毁在了错位的关系上

有料的育儿干货、有趣的绘本故事

点击天空树,与一群妈妈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文|雨霏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01


无意中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妈妈经常被婆婆刁难和看不起,而丈夫又是一个“妈宝男”,所以常常受气。


最近一次,公公和丈夫又在婆婆的挑拨下,一起数落她,高三的女儿看不下去,给爸爸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护着自己的妈妈。



信中有几段话是这样的:


你还能记得昨天你和爷爷怎么样的吗?两个大男人,并排站在妈妈的对立面,一起在说她。如果昨天我不在家,你们会怎么样?……你护着奶奶,只因为她听到了一句你们没听清甚至没听到的话,而妈妈没有让步,没有承认,并且至今没有释怀,对不对?奶奶是你妈妈,但你也要意识到,***,你的老婆,我的妈妈,我也护着她,像你护着奶奶。


婆媳之间的问题轮不到我来说……弱化婆媳矛盾的关键是作为中间人的老公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老公对自己妈妈说她的不是,说老婆的好;对老婆说她的不是,说婆婆的好。但很明显,你做错了,你一边倒了。我很害怕,也很失望,我怕如果我以后结婚了,我老公也是这样怎么办?我很失望,我印象里的爸爸不应该是这样的。你这样的做法,甚至让妈妈产生了“她在这个家永远是个外人”这样的想法。醒醒吧,大清亡了,现在不以血缘辨亲疏了。我不知道如果以后我也遇到了这种事,你会是什么想法。


你要想到,你还有大半段人生没过,而这大半段人生,这几十年,会陪你过的是妈妈,不是爷爷奶奶……


读着这样的句子,甚至能想象到这个正在高三关键期的女孩子,是哭着写下这些文字的。她一定从小到大心里都在为妈妈打抱不平,却又因为自己是小辈人,不敢轻易开口。


她一定期盼过妈妈能够反抗,争取自己的权益,又害怕妈妈会太生气太委屈,以至于父母会离婚,这个家庭会被搞散。



02


有媒体了解到了这个事件的起因,事情的导火索是发生在过年的时候。


当地有一个习俗,过年要举办迎神仪式,今年轮到他们家。孩子的妈妈就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子菜给婆家人吃。但想到自己的娘家爸爸还一个人在家落单,所以就让娘家爸爸一起过来吃饭了。


可是这个做法引起了婆婆的不满,婆婆看不起儿媳的娘家人,特别生气的破口大骂,辛苦做菜,忙活了大半天的妈妈,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从那次开始,孩子妈妈心也凉了,再没管婆婆叫过“妈”。而婆婆心里则因此而不痛快,因为最近一次碰面,儿媳没跟自己打招呼,便跟儿子说儿媳如何不孝,才有了孩子眼里“爸爸一起帮奶奶骂妈妈”的一幕。


其实这件事情颇为典型,婆媳之间发生了冲突,丈夫哪怕知道是自己母亲做的不妥,也会跟妻子说:“你就不能忍忍吗?我妈把我养大不容易,又这么大年纪了,因为这点小事儿至于吗?”,“你就给妈道个歉嘛,也是给你台阶下,你不道歉,难道要老人家给你道歉啊?”


只要妻子不同意,那就会被认为不懂礼数、不孝顺。


做儿子的倾向母亲情有可原,可是平心而论,任何一个女儿看到自己的父母被人轻慢,都会全力去维护。


孩子的妈妈,用不叫婆婆“妈”的方式,来维护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这个高三的孩子,则是用勇敢的跟爸爸、爷爷对峙来维护妈妈的尊严。面对爷爷说的“你还小,不懂这些”的搪塞,她哭着说:“可能我是不懂,但你们怎么做的,怎么欺负我妈妈的,我都看到了。”


面对爸爸说她都是被妈妈教唆的指责,她也哭着解释“假如别人说了一句你从来都不说的话,我也会维护你。”



03


这件事情进展到这里,谁对谁错早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这场争议中,并没有出现任何一位胜利者。


公公婆婆失去了做长辈的体面格局,失去了孙女的敬爱之心;丈夫成为了“夹心人”,对母亲愚孝,对妻子绝情;妻子像个外人一样备受委屈;受伤更深的,可能就是这个孩子。


高三的孩子就才十几岁,本应享受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本应一心备战即将到来的高考,却不得不逼迫自己强大一起来,像个大人一样,在爸爸、爷爷、奶奶的对面帮妈妈说话,给妈妈讨个公道,这对孩子来说,也太残忍,而像这个家庭一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往往就在于家庭关系的错位。


在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家庭中,爱的逻辑应该是妻子和丈夫先懂得爱自己,其次是夫妻之间彼此相爱,再次才是孩子、公婆、岳父岳母,最后是双方的兄弟姐妹。


而很多家庭之所以矛盾重重,最常见的就是,夫妻双方,或者夫妻中的一方父母,没有得体的退出小夫妻新组建的家庭,没有尊重小夫妻的边界,好像自己的心头宝被夺走了,不断试图通过制造一些矛盾、摩擦,让自己非要抢夺回子女的注意力,以及自己对新生家庭的控制权。


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处在核心的人物,比如处理婆媳之间的矛盾,那么做儿子的态度就是最关键的。


矛盾双方本来毫无血缘关系,毫无交集,观念相差很大的两个人,因为儿子才同在一个屋檐下,有缘成为“亲人”的。


他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就必须负起责任来,积极的去帮助调节和化解。


如果他把夫妻关系看成是家庭的核心,并在家庭中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实际上才是最稳固的。



04


对不少家庭来说,修正家庭关系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家庭有自己实际的困难。但是家庭问题的产生,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参与者以及受害者,任何一点积极的改善和行动,都胜过于任由矛盾恶化。


核心人物要承担起责任

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有位网友说过自己家亲戚朋友都不喜欢自己的妈妈,奶奶更是觉得儿媳能嫁给儿子已经是儿媳天大的福分,当牛做马都应该。


但是网友她爸爸很开通,“我爸爸喝多了酒后,当着许多人的面儿,醉醺醺地说:“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娶了这么个有文化又漂亮的老婆,当年想娶她的多了去了,全比我官大,她单单跟了我,我就是掉了脑袋也不能让她不痛快,除了我妈,谁要是让她受委屈,以后就不用在我面前开口了,我不认识他。”大家全愣住了,虽然我奶奶被授予了特权,你说她敢不敢用?你说我爸爸当年有没有喝醉?”


有了爸爸坚定的态度,自己家人一条心,就没有哪个亲戚朋友好意思去他们家里说三道四,搬动是非。所以他们一家人一直过得很和睦。


这是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当夫妻两个人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夫妻关系就理所当然的应该处在新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两个人必须要清楚,任何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的关系,都是错位的。


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

合理有效的沟通最重要


我们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婚礼当天改过口,管对方父母叫过“爸”“妈”,那么就理应把对方父母当做亲生父母。而对方父母也必须把儿媳、女婿都当做亲生儿子。可实际上,要做到这样是极为困难的,也并不符合常理。


还是以婆婆为例,任何一个母亲看自己的儿子,无论是多大,都会觉得他是孩子,会把他当做印象中那个睡在摇篮里的婴儿,会认为他是那个淘气的玩泥巴的顽童,儿子做什么事情,母亲是能够轻易原谅的。


但是婆婆见到儿媳的时候,儿媳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会很自然的用对待成年人的标准来对待她,这才是人之常情。


不能强行按照自己的“亲妈”“亲女儿”的期待去相处。最好是能理解彼此之间的立场和差异,尽量去用一种平等的,尊重的,有界限感的方式相处。


比如有妈妈会吐槽,说婆婆到家里小住,却从来不帮忙做家务。那么换个角度,这是你的家,婆婆是客人,与其抱怨客人不做家务,不如去要求自己的老公一起承担起家务。


再比如很多妈妈自己想吃的好一点,可老人认为太浪费,吃青菜面条最好。这种可以跟老人沟通,说说老公工作多辛苦,孩子多需要营养,再配合一些新闻报道,耐心而恭敬的加上一句“妈,你说是吧?”, 公婆多半会心疼儿子、孙子,哪怕观念难以彻底改变,也会少些抵触情绪。


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把给家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我的一个朋友曾向我询问意见,她在犹豫要不要搬出去住。


结婚以后一直被强势的母亲要求,住在父母的家里。母亲的理由是家里房子地段好,上下班近,彼此有个照应还可以帮忙带孩子,她也觉得这样也行,老公也不反对。


可是她母亲很喜欢干预他们夫妻的事情,带孩子的时候也习惯于大声的批评和指责。她尝试着跟母亲沟通过很多次,母亲都不改变,后来她发现自己不到4岁的女儿好像变得很孤僻,不合群,不爱说话,不敢尝试新的东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能在父母面前有发言权当然是最好,能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沟通解决也不错,但是当没有发言权又沟通不了的时候,独立居住,减少摩擦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


矫正错位的家庭关系也许会出现阵痛,但一切都是为了家庭长久的幸福。孩子不应该在错位的家庭关系中成长,配偶不应该在错位的家庭关系中委屈,自己不应该在错位的家庭关系中妥协。改变能改变的,永远胜过放任每个家庭成员受伤害。


亲 爱 的 们,记 得 在 文 末 点 赞 哦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奶奶,你回乡下住吧”六岁儿子的话,让婆婆从此开始善待我
“新型婆媳矛盾关系”盛行,男人成为出气筒,孩子夹中间很为难
婆媳之间别争吵了!天下奶奶统一的莫名行为是说妈妈的“坏话”
偏心,才是家庭幸福的良方
“奶奶,过中秋了,就别再骂我妈了”“不骂她,难道骂你吗?”
婆媳之间想要关系融洽,哪些话一定不能说?过来人的肺腑之言要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