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迹桥 大小响水塘

龙头石(资料图)

马迹桥(资料图)

株洲晚报12月13日讯(特约记者 谭民政)从南岳后山马迹桥起,徐霞客不避暴雨泥途,一路向南,两日行一百里,于正月二十九日到达衡州府城,宿于城北之绿竹庵。虽然行程紧凑,但他没有忘记观赏沿途景色,记下一些主要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变迁,地貌大同小异,地名则扑朔迷离,有的竟如魅影仙踪,无从辨识。这条线路属大衡山山脉的西北坡,原生态保持相对完好,山水美景,目不暇接。

2010年4月,我的脚步也行到了这里。

马迹桥:朱熹、张栻曾在此换马上轿

马迹桥,对于南岳衡山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里曾经是湘潭、邵阳到南岳进香主要通道上的转折点。到了马迹桥,峰峦突起,气象一变,进山之旅算是正式开始了。宋代大儒朱熹、张栻相携来岳,正值大雪纷飞,他们就是在此换马上轿,进入方广寺的。

徐霞客于崇祯十年(1637)正月二十八日由方广寺经龙潭寺,西出马迹桥,再前往衡阳。他详细介绍了马迹桥的地理位置:东至龙潭10里,西距湘乡交界处40里,西北往白果30里,南到衡阳县与衡山县交界处5里。

2010年4月10日和16日,我曾两访马迹桥。古老的石桥,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记载:“相传古有天马降临溪边,留下足印。”桥以麻石为拱,红石铺面,两侧刻以吉祥文字和图案,甚是精致。桥上绿萝垂挂,亦添风情。只是桥头溪畔,垃圾成堆,令人作呕。发自方广大坳的清清溪水,因流经瓷泥矿区而变得浑浊。

马迹桥村的汪忠衡老人告诉我:桥两端曾有繁华的老街和店铺,现在马迹镇新街纵横,跨县公路穿境而过,早已取代老街。

一路南行,偶遇乡村版“清明上河图”

自马迹桥南行,经团山村(徐霞客记为“田心”),过一小坳(徐所指的“孟公坳”),即到了衡阳县界牌镇同胜村。小坳虽不起眼,却是两县之界,北面之水归南河入涓水,南面之水归岳沙河入蒸水。

界北有圣寿寺,俗称“茶庵子”,是近年重建的。寺不大,却是佛道“多种经营”,大雄宝殿之外,观音殿、财神殿、文昌殿、雷祖殿,样样不少。据村民介绍,建寺费用逾百万元,并没有大老板的投入,都是当地人投工投劳和募捐建起来的。屋内有联有匾,坪里有亭有台,做工粗糙,创意却不俗。大雄宝殿佛像后,有本地人所画的《圣寿火灯节盛况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真有点像乡村版的“清明上河图”呢。

下坡即到界牌镇。圣寿寺下有界牌老街,现在叫界牌镇东街。小青瓦,土坯房,骑马晒楼,条石街道,古风尤存。最大的一栋五厢房,曾经的房主是当地首富,占有半边街道。解放后,这栋房子作了界牌第四瓷器生产合作社的用房,现在只住了一户人家。房子早已残破不堪,面临倒塌,不知是否有保护价值。

【下一页】

大响水塘:发春雨时,飞流急湍,鱼兔俯手可拾

徐霞客的日记中没有记录界牌这个地名,却以较多的篇幅记叙了小响水塘和大响水塘。“有水自东北山间悬崖而下,其高数十仞,是为小响水塘”,“有水自北山悬崖而下,是为大响水塘”。

奇怪的是,问了不下20个当地人,没有一个知道响水塘在哪里。

徐霞客作为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态度严谨,不可能无中生有。

下决心要找到它。我不再问响水塘,只问附近是否有瀑布。问到街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子,他说附近有瀑布,也是唯一的一处,在龙头河上。

在他的带领下,来到镇南的银溪桥,即徐霞客记的宁水桥。再往东,从界牌电站出镇,就到了龙头河的出山口,果然有几级瀑布,哗哗而下,每级都不高。小伙子说,真正的瀑布在里面,有80来米高。

走了1里多,来到他指的瀑布下。几缕细流从崖顶落下,的确很高,只是没有气势。看到我怀疑的神色,小伙子解释说,发春雨时,飞流急湍,鱼啊兔啊从上面摔下来,俯首手可捡。我问山顶水从何来,他说是电站渠道的水。这时我彻底不信了,徐霞客来时没有水库和渠道,何来瀑布。

问水小伙子:往龙头河里走是否还有瀑布?他说没有。

失望地往回走,来到山口的瀑布前。我怀疑这就是徐霞客所写的响水塘。也算是运气,这时有位老人从山外走来,他叫屈家义,住在山里面的胜利村佐安组。他说这就是响水塘,第一截瀑布下的水潭是小响水塘,第二截是大响水塘。他还指着两塘之间的一眼小潭,说这是一个无底洞,有人用箩绳系着石头沉进去,几丈都落不了底,传说潭底可通衡阳石鼓嘴,夏天淹死过不少洗澡的人。

徐霞客说大响水塘前即宁水桥。这个瀑布前几百米的确是银溪桥。响水塘在此无疑了。高兴的心情难以形容。我还觉得,响水塘,应叫响水潭才是。因为衡阳话“潭”、“塘”不分,故徐霞客误听误记了。

飞流直下,小响水塘名副其实

回到家里,翻《徐霞客游记》(刚巧白天没带上),却发现了问题。游记中说,小响水塘距大响水塘2里。我们发现的响水塘,大、小是连在一起的啊。倒是大响水塘更确切无疑了,徐霞客说大响水塘“水分两级”,故不觉其飞流直下,与我们看到的瀑布基本吻合。瀑布实际是三级,他可能把第一、二级当作一级了。

于是,第二天又赶到界牌。我要溯龙头河而上,寻找真正的“小响水塘”。

龙头河上游有造基水库,引水渠道沿山腰修到狮子脑的高崖,再用涵管注到山脚发电。

顺着水泥大涵管旁的六百八十级台阶,拾级而上。台阶分段处两边的石柱刻着“贵在鼓劲”和“大干快上”,从中可感受到那个火红年代的激情。从石柱上标明的时间,得知界牌电站引水工程建于1977年。

到达山顶,回头望,界牌镇房屋街道尽收眼底。

沿着水渠,绕过狮子脑隧洞,往山里走。不久,溪谷里水声大起来,原来是瀑落潭中,一片喧腾。我再度兴奋,瀑布虽不及徐霞客记小响水塘“高数十仞”,但“十数仞”是有的,距前面的大响水塘刚好1公里的样子。而“响水”二字,用在此处最为妥贴。如果没修里面的水库,龙头河里水量要大得多,其声就更“响”了。

目的已达到,却舍不得山里的景色,继续沿渠道前行。居民基本外迁了,所以很好地保持了原生态。脚边是渠水,山下是溪水,满眼翠色,偶尔见山花。开阔处,有树掩房舍,鸡跳竹篱,梯田层层,青草茸茸。山沟的尽头,大山隐现于青雾中,其势俊伟。根据我的判断,这座山是南岳五大主峰之一的石禀峰。

时间已过中午1点。这时天空洒下细雨,只得返回。如果再来,得安排一天,慢慢地走,细细地看,至少走到大山脚下,能爬上去更好。

近山口,有采石场,像狮子脑上剜出的一块疤。昨天老屈告诉我,这个石崖上,原来有一个像帽檐一样伸出来的天然平台,下面摆得下几桌酒席,可站几十人躲雨,早几年被石场炸掉了。

近山口,偶见溪中巨石堆叠,酷似龙头,嘴舌毕现,溪水就从龙口喷涌而出。龙头河的名字,是否得自这里?“龙头”上杂乱堆着一些石渣。我在心里默祷:这样的大自然杰作,可千万别被人为破坏了。

【更多风景图】下一页

小响水潭

大响水潭

圣寿火灯节盛况图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霞客和黄果树大瀑布
贵州浅印象之五
徐霞客在贵州(四)
湘桂古官道上的山枣驿在哪儿?
散文:壮哉,黄果树大瀑布
随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