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东城前炒面胡同手机速写上

北京东城前炒面胡同手机速写上

北京东城前炒面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朝阳门内大街南侧,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端曲折。东起前拐棒胡同,西止东四南大街,南邻礼士胡同,北与大通胡同相通。全长389米。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

前炒面胡同,明朝属思诚坊,称炒米胡同。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炒面胡同,宣统时分称前、后炒面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三十条,后恢复原名。据传,此地曾有多处经营炒面的餐馆,胡同因此得名。胡同内5号院曾是五四运动时被学生列为卖国贼陆宗舆的住宅。33号院清时是溥仪本家府第,民国时日本人在此开设“新酒家”。34号院民国时是眼科专家毕毕德住宅。现胡同内有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和中国公路工程咨询公司,余为居民住宅。

毕毕德是中国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著名的维也纳大学眼科进修,获博士学位。这么个精通英语的洋博士,竟打破多年传统,率先使用汉语授课,使许多欲赴协和进修的眼科医生如愿以偿。他确实是独具慧眼、敢于变通的专家。1966年12月31日病逝,享年75岁。

毕毕德对眼屈光学有特殊的研究,著有《眼屈光学》。他所建立的诊断、处理方法,至今仍为人们所遵循。对沙眼、淋病性眼炎、梅毒性眼炎以及青光眼、白内障等都有深入研究。在北京协和医院首倡用汉语讲课。他是中国第一位将中医眼科学用英语在外文杂志上发表的西医眼科医师,以宏扬祖国医学。创建中国最早的眼科学会,并创刊《中华眼科杂志》。

他出生于平民家庭,少时家贫无力入学,在教会帮助下,以半工半读方式就读。他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后来在一所英文夜校任业余教师,藉以继续深造,教学相长。他的英语、汉语都造诣颇深。 在他开始任职之际,正值协和接受洛克菲勒氏基金资助的新校舍落成之时,该院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医疗设备最先进的医院,也是国际名医积聚的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虞美人
珍藏版餐饮绝密配方技术(1)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1)
摄影:畅游内蒙文化古迹与昭君博物院(10)
摄影:南京市园博园之行(27)
摄影:亭亭玉立的玉兰树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