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罕有录音弥足珍贵——北京东四十三条手机速写(下)


罕有录音弥足珍贵——

北京东四十三条手机速写(下)


    东四十三条17号为管平湖故居。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祖籍江苏苏州,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

    管平湖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拜杨宗稷为师;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成法所拘,为“湖社”昼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

    管先生琴艺精湛,曾得“九嶷派”杨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鹤鸣等名琴家之真传,他能博取三派之长,并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不断创新,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国琴坛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他的演奏风格浑朴、刚健,音乐表现细腻,形象鲜明,颇具神韵。

    管平湖的古琴演奏运指稳重刚健,刹有神韵,风格苍劲古朴,刚柔相济,先生虽逝,但有录音资料所存,大部分为五十年代或更早期灌制,限于当时的条件,其音响效果显然不能与现在的录音相比。但正因如此,更使得这些流传于世的罕有录音弥足珍贵。聆听管先生琴曲,正如李白诗云: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遥想先生当年风姿,令人神往。

    1912年管平湖参加了著名琴家杨宗稷在北平创办的“九嶷琴社”。1938年,与北平琴家组织了“风声琴社”。1947年,与张伯驹、王世襄、溥雪斋、杨葆之、郑珉中等琴家创办了“北平琴学社”(1954年改称“北京古琴研究会”)。曾任北京汉学专修馆、国乐传习所、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古琴教师。

    建国后,管平湖先生被聘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门从事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绩卓著;已成绝响的古谱《广陵散》、《幽兰》经他打谱后,又重放异彩;此外《大胡茄》、《小胡茄》、《获麟操》、《乌夜啼》、《长清》、《短清》、《离骚》、《白雪》等琴曲也是经过管平湖打谱整理的。他还撰有《古指法考》一书。  

    管平湖先生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古琴事业,不仅演技精湛,闻名於世,而且琴学造诣极深,特别在发掘古谱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广陵散》、《碣石调幽兰》、《离骚》、《大胡笳》、《胡笳十八拍》、《秋鸿》、《饮乃》等许多著名古琴大曲,均由他率先发掘打谱,通过他的艰苦努力,使这些绝响已久的古琴曲得以重新恢复了艺术生命,对古琴工作有起潜振绝的雄伟功绩。有《古琴指法考》等著作传世。管先生不仅善於弹琴,而且精於制琴和修琴,现故宫所珍藏的唐琴“大圣遗音”、明琴“龙门风雨”,都经过管先生修整完好。      

    管平湖先生的一生,是为祖国民族音乐艺术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他在古琴艺术的探索上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可供欣赏、研究、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优秀音乐遗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永远值得后人深切的怀念。代表曲目计有《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欣赏 《胡笳十八拍》
管平湖扇面书画作品欣赏 |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赏析
古琴自学不再难!八大学琴方法推荐古琴零基础初学入门者
大师篇:珍贵历史录音
许健先生《琴史新编》先睹记(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