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77-炒豆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七十七)

077-炒豆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七十七)

  从南锣鼓巷往北,路东第一条胡同就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北有二条支巷通板厂胡同,全长463米。炒豆胡同,明代属昭回靖恭坊,称炒豆儿胡同。清代属镶黄旗,沿称,宣统时称炒豆胡同,民国后名称沿用。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安宁里并入,改称交道口南九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头条,后复称交道口南九条,1979年复称"炒豆胡同"。

  炒豆胡同73、75、77号在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南北贯通炒豆胡同与板厂胡同,原为僧格林沁王府。僧格林沁(1811-1865),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的第26代孙,清末著名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咸丰五年(1855年),因擒杀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咸丰皇帝颁诏:"僧格林沁进封亲王,世袭罔替。"同治四年(1865年),被赖文光、张宗禹率领的捻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围歼斩首,其所部骑兵亦全军覆没。

  清道光六年(1826年),僧格林沁出银6690两认买了前任杭州织造福德入官的房屋117间。认买后,进行改建,与西部的原府连在一起,构成由东、中、西三所四进院组成的王府。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炒豆胡同西口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炒豆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现在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

  炒豆胡同曾经住过一位签署丧权辱国之《天津条约》签约代表--伍弥特·花沙纳。伍弥特·花沙纳:(公元1806~1859年),亦称伍弥特·华沙纳,字毓仲,号松岑、半圆,伍弥特·德楞泰次孙,蒙古正黄旗人。花沙纳道光十二年中进士,历任散馆编修、国子监祭酒、都察院左副都御吏、翰林院学士,理藩院尚书、礼部尚书等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直逼天津,清廷遂派良偕他赴天津与英、法侵略者签订《天津条约》;其后又赴上海与英、法签定《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等。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即今天津市之唯一出入海口),5月26日,英法联军驶抵天津城下,英、法公使通知清政府另派头品大臣二员速来津共议,否则先取天津,再攻北京,两日以内,听候回音。5月28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大臣,驰往天津向英、法求和,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80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巧胜:清军知耻后勇,杀伤463人仅损失32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撕掉大清帝国最后的脸面,天朝上邦从此跌入尘埃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重大事件-7】
清末“战神”曾住在哪条胡同?--杜军
中国历史上五次侵华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