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名邦延千年 明珠璀璨寓北阜(三)
userphoto

2023.06.28 江苏

关注

文士儒林之乡,历代尊学重教风气兴盛,延宕不绝。

有史可载,早在明代洪武初年,元儒陆以道即首于长安西园开设学馆并亲自授教。清乾隆年间长安街季氏开办私塾学馆,聘由儒林郎原江西武宁县知县、顾光旭贽友王仁山(名一峰)掌教。

▲顾光旭记王仁山执教长安季氏学馆

同治十年(1871)长安季尔海(又名五星,字颉翰,号聚奎,国学生)造福乡梓,兴学办校,捐田318亩开办季氏书塾。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季氏书塾

欧风东渐,光绪二十七年(1901)境内首开新学之先河,在原季氏书塾创办长安初等小学堂。民国二十七年(1938),有识之士分别创建张村观惠初中和长安昌明中学,以及民国三十七年(1948)在长安东街“崇素堂”创办的私立长安初级中学,是为地方中等教育之奠基,人才培养之摇篮。 

▲私立长安初级中学

 “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数千年漫长农耕文明中走来,赖以先贤种植下的先天工商基因和浓厚的营商文化,依倚江南一角卓越的地理环境优势,明清时期,这里的工商文化种子即早已萌芽崛起。典型的有如清康熙年间长安工商奇才季庆玺。

季庆玺,原名夷光,字圣清,生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十一岁其父亡,其年少鸿志,放弃学业,发愤学艺。彼时正值清初治乱,清廷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局势稳定,推行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开放海禁,鼓励工商等一系列安抚民心、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策。天遂人愿,人逢其时,成年后季庆玺白手起家,开榨油厂,建弹棉场,办纺纱织布厂,经营米粮,置办田亩。依托江阴及苏北至锡城的水运中枢——横跨全域腹地的吴渎港,以及锡北及周边县域粮仓、油料、蚕桑的丰富商源,藉由灵活的招揽经营手段和世代恪守的儒学诚信家风,其精擅筹算,经营有方,据称其时季庆玺粮油棉收购经营触角已远幅江浙徽赣,“因天乘地,谨身节用”,不数年家业隆起富甲一方,长安桥镇也成为清代和民国时期锡北闻名、商贾云集的米码头、布码头、油码头。

▲旧旋溪胜景图(长安老街)

伴随家业和集镇经济的兴起,摊头市集应运而生。季庆玺因势利导萌生置宅建街之念,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于康熙中末年大兴土木,置地块,凿石材,购砖瓦,运木料,仿“九宫格”城镇规制,重金搜罗聘请苏州“香山帮”等大批能工巧匠,沿吴渎港黄金水道北岸建起市集街道。出资雇请乡民于吴渎港北岸至后场(季氏住宅)开凿250余米的直河浜,并在这条河浜上由南至北建“万安、保安、久安”三座明制风格的单孔石拱桥(其中保安桥为廊桥,有水栅门)。清雍正二年至宣统三年(1724——1911),以镇中河浜为界分属无锡、金匮两县,该桥及廊即横跨无锡、金匮两县。并在这条河浜上筑了十个码头。以直河浜为中轴,“万安桥”为中点建市集前街,“久安桥”为中点建市集后街,于后街东侧跨暗河筑石梁曰“长安桥”,后街东西两头并建有巷门。仿“九宫棋盘”营造“崇素堂”、“绍衣堂”、“攸宁堂”、“保宜堂”、“宏远堂”、“敦余堂”、“攀桂楼”等二十六幢豪华宅第,雕梁画栋,吻兽鸱尾,楼宇亭榭,精美绝伦,“崇素堂”九间建筑屋顶一条正脊贯连,“保宜堂”花厅三楹厅堂前铺嵌上一整长条花岗石沿。故至今流传下“一浜三环洞”、“进浜十码头”、“一宅跨两县”、“三间一石沿”、“九间一屋脊”等建筑佳话美谈。

▲古长安桥

▲古保安桥(一宅跨两县)

▲长安季氏“保宜堂”老宅(季国标故居)

长安市集街镇的开创,作为助推这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标志着工商业蓬勃兴起的发端。从此以后,作为跻身于江南名镇的这块土地,一直到近现代的乡村经济,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纺织之乡”盛名的发祥兴旺,工商文化种子于此萌发茁壮,日趋显示了强劲的发展生机。千百年来的淬炼锤打,为本世纪开发区经济的蓬勃腾飞奠定下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END)

(此文原载《风华二十云飞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老城厢的街巷和河浜【整理转载】
乐天无锡 惠山区:长安桥与“寿星图”
梦回水乡芦墟
【叙说地图】老南市地区道路地名浅释
苏州街巷名称的演变
布鲁日古城探秘:一见钟情桥与情趣巧克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