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湛岘山
userphoto

2023.07.23 江苏

关注

“修竹茂林,翠连烟霄;松桂吐香,杞菊长苗。”两宋之际爱国名相、抗金名臣李纲,建中靖国元年(1101),其母吴令人逝葬无锡之湛岘山,李纲庐墓守孝三年期间,亲植松柏数万棵。宣和三年(1121),其父赠太师、右文殿修撰、龙图阁待制李夔逝,李纲将父与母合葬于湛岘山,丁忧庐墓守孝三年又亲植松柏万棵。李纲诗有“​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其多年手植的松树,蔚然生长成林,后人称为“大松坡”。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如今别提是“大松坡”,就是“湛岘山”这山名也早已失佚,李(夔)赠太师墓迹也已不存。这史上美传的名山茂林“湛岘山”和“大松坡”究在何方?

查阅史籍,旧邑志锡地山川卷并无“湛岘山”记载,仅在名人墓卷记有李(夔)太师墓在湛岘山。清顺治初蠡湖野叟王永积辑《锡山景物略》有较具体些的方位记载:“​崋峲山,其断处为崋峲口,北为湛岘,即陇西李夔葬地,为忠定公庐墓处。”咸丰二年(1852)汪士侃《重复湛岘山李太师墓记》:“宋赠太师李夔墓在湛岘山,山在崋峲之北,去锡山十余里,即忠定庐墓处。崋峲山,在惠山西南突出处(钱荣路东山村后),南为横山,西与舜柯山相指。坊间曾有传“湛岘山”在桃花山那边,桃花山在崋峲山之西,似乎与史籍所载有悖。也有称“湛岘山”在惠山北,估计是由简单诠释“崋峲北”方位而来。

▲《锡山景物略》

▲汪士侃《重复湛岘山李太师墓记》

深涉史海,宋·杨时《龟山集》载有为李纲母撰《令人吴氏墓志铭》,记李纲母吴令人葬于“​常州无锡县开原乡历村湛岘山之原”。李纲母亲逝世之年,长子李纲十九岁。李纲在母亲下葬时,曾手书《释氏妙法莲华经》七卷置于棺椁中。宣和三年(1121)五月十七日,李纲父李夔在无锡病故。李纲时年三十九岁。他于当年八月将父亲的灵柩与母亲合葬于湛岘山。

▲《龟山集》令人吴氏墓志铭

李纲《靖康行纪序》记,靖康元年(1126),“​归梁溪十月抵家,一宿湛岘,两游惠山。”《客饷新橙有感》诗有“​湛岘旧栽千树橘”。

▲李纲《靖康行纪序》

湛岘山李太师墓年久被废,道光二十九年(1849)当地山民秦有容将墓地窃卖给邑人诸日斋,日斋察觉这是李氏古墓,减价售于李纲族裔李璀。以病不赴直隶南和县知县的无锡官绅邵涵初率邑士讼至官府,斡旋一年多,咸丰二年(1852)吴时行(字雨人,又作雨亭)回任无锡知县,明断恢复李太师墓地。邵涵初等邑士又于当年重新修葺湛岘山李太师墓。无锡人汪士侃,字晋之,号写园(写阮),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工部员外郎,屯田司行走,作《重复湛岘山李太师墓记》。

▲汪士侃《重复湛岘山李太师墓记》

邵涵初在《慧山记续编》中记:“​赠太师李夔墓在湛岘山,咸丰二年恢复,阔四丈,长十四丈,壹字无号山粮一亩,剔入廿五四图完办。涵初偕邑绅士置田公祭。”又记:“湛岘山壹字号李太师墓,粮照案据:阔四丈,长十四丈,计积二百二十四步,山粮一亩。立李贤墓花户,每年在李邵公祭田租项下完纳条粮,剔入廿五四图完办。”并按记:“​湛岘山非慧山之寰区也”、“​璨之左,崋峲之右,乃惟慧区者”。邵亲力收复并修葺湛岘山李太师墓,其记录无庸置疑最具准确权威,说明湛岘山在惠山北不确切。

▲《慧山记续编》赠太师李夔墓

▲《慧山记续编》慧山

宋·杨时撰李纲母墓志铭记“​开原乡历村湛岘山之原”,墓志铭为宋当时代作,地点及线索明确。历村古村落仍在,在现钱桥镇域舜山的西北。邵涵初《慧山记续编》有记,“​直龙图阁李肃简公祥墓,在湛岘山。李太师墓右。叶适志墓。壹字无号山粮一亩。咸丰癸丑涵初偕邑绅士蒐访得之,篆碑碣于墓。”又记:“​布政使缪昌墓,在历山。上至李太师、李肃简二墓,俱半里东。历山即湛岘也,去慧已远。因记二李墓乃附书。”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记:“明布政使缪昌墓在舜柯山。”湛岘山所处地点范围指向历村、历山(此处历山指舜山,就如邵注的“去慧已远”非指惠山,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拙文“历山之辨”,这里不赘言)。历村边舜山下余脉,有蜿蜒起伏的众多小山梁,湛岘山又是雪藏在哪一块呢?

▲《慧山记续编》直龙图阁李肃简公墓

▲《慧山记续编》布政使缪昌墓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缪昌墓

锡山李氏家乘有李夔墓较详细记录。《锡山李氏世谱》记有光绪三年“复卫国公墓记”:“​始祖忠定公封翁卫国公墓,在无锡县开原乡湛岘山之原,坐落无锡开原乡廿二八图壹字号办无号。上至山顶,下通大路。左有庐墓处,椽屋三楹。前有涤砚池,清泉一勺。忠定公曾两庐于墓,手植松柏数万枝。光绪丙子合族捐资修葺,建牌坊,筑墙垣。

▲《锡山李氏世谱》

无锡李氏多年来多次走访历村当地,多名不同背景的目击老者回忆指认,原李(夔)太师墓位于舜柯山北麓俗称“老虎山”的山坡。墓后石牌有“宋李太师墓”五个大字阳刻摩崖。墓前神道有四脚牌坊,当地形象称为虎之四爪,1949年冬据说因迷信有碍风水原因,被正对牌坊的村庄村民而毁,牌坊断石1958年左右农村兴修水利移至西浜筑水渠机头石料(现大部分牌坊断石已取出,镌刻文字图案清晰)。“老虎山”1960年代末后开山挖去中尾大段,石牌“宋李太师墓”摩崖随之被毁。本世纪保护山林绿化环境,于山被挖部段填土植树绿被,原汨汨山泉处掘池塘引水,坡下建起了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山泉广场”。

▲“忠贯日月”牌坊石
▲牌坊石

“山泉广场”去过多次。曾从那里二度登上锡地第二高峰舜山峰顶。下有原山路大道。现存仍水源充盈清澈的山泉,想来就是当年李纲庐墓构划治国御敌良策、挥毫著书洗墨的“涤砚池”。这与旧李氏家乘描述的完全相符,方位也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郁永清记的无锡县十五扇肆百拾柒图半的壹字(下原)廿二八图(下虞桥)内,距离与民国十年(1921)徐振新《惠山新志》记“​李夔墓,在湛岘山,钱桥附近,距龙尾陵约三里地,系宋李纲父母之塚也”相一致。

▲笔者手绘湛岘山及李夔等墓址草图

▲湛岘山

▲涤砚池

▲《惠山新志》李夔墓

顺便提及,宋·杨时《令人吴氏墓志铭》记无锡县开原乡历村湛岘山之原,而现存元及以后无锡县志均记历村属布政乡非开原乡。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北宋时历村属开原乡;二是湛岘山壹字无号山田李夔墓处属开原乡无疑(见邵涵初《慧山记续编》记),杨记开原乡历村湛岘山之原,是指李纲母吴令人墓在开原乡湛岘山地域,近临村庄为历村(宋时村庄稀少)。不论何种,都不影响湛岘山的认定。

况且2019年下半年,无锡李氏已从可靠渠道,得见老虎山开挖时出土的湛岘山邻近李夔墓的明布政使缪昌家族墓内的墓志铭碑(缪昌父)。历史文献与出土实物一致,依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资料相互映证,现“山泉广场”处的“老虎山”即为古李夔墓的湛岘山及李纲手植的“大松坡”确定无疑!

▲李夔墓、李纲庐墓处遗址碑

葱翠欲滴、虎虎生机的湛岘山麓,幽雅别致的山泉广场,不时掠过三三两两或闲步、或品茗、或登高的游人赏客。浮想联翩,思绪不由得一下子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抗金战场,飞到了那碧波荡漾的张塘河畔大李墅故地、梁溪河畔梁溪居故居。眼前分明浮现出一代先贤那忧国忧民的身影,是在那月下庐墓草屋伏案沉思,是在那日上青翠山坡植枝浇灌,是在那余暇汨汨泉溪洗墨濯足,是在那林间崎岖小道徜徉履步……

▲山泉广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侯风光】寻访李纲墓
无锡<锡山区楹联>(36)李忠定公祠(3) 许荣海      清李廷荣
申时行墓
福州李纲墓
关中皇帝陵(盛唐篇):18帝王陵,大多被盗,气势依在!
李太师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