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陡门“季家街”
雪绒花 来自西园文荟 03:30

西园文史·第20期

去过一次陡门,看了陡门老街、东陡门桥、天授老街和青墩。也由此因缘际会,结识了东陡门桥堍古道热肠的秦寿良先生。

接触长安季氏宗谱,记有旋溪季氏三房季爱竹,明中末自旋溪(长安)迁徙陡门。现存(上图)旋溪季氏宗谱年代久远(1895),接谱困难。据说季氏后续还修过谱,试着联系秦先生,咨询陡门季氏聚居点,希望能有后续谱消息。答:道生浜有季氏聚居村。

这日,复来到陡门,由秦先生引见,晤道生浜季国昌先生。说起陡门季氏涵源及后续谱情况也是惘然,但季先生随之叙说的陡门季氏历史,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说是,道生浜旁就是南北向古时“官路”,直通陡门老街。“官路”西面就是东西向的“季家街”,石块路面。“季家街”中段老宅,出过“公孙二进士”,门前街路边有二排“旗杆石”;有“季祠堂”;有仍存的近代“大先生、二先生”老宅。

          (陡门道生浜“季家街”)

“公孙二进士”,邑志必有记,况且光绪末还有无名氏的《斗门小志》。

《斗门小志》(“陡”与“斗”通)记:“斗门季翁,字时舜,进士麒光之父也。……麒光孙,璟亦进士”。陡门季氏“公孙二进士”果然不假。县志更有详尽记载。《康熙无锡县志》记:“康熙十五年丙辰彭定求榜,郑麒光,诸罗知县。”《乾隆无锡县志》记:“康熙十五年丙辰彭定求榜,季麒光,诸罗知县”;“雍正八年庚戌周澍榜,季赵璟,金(匮),河南巩县知县”。

            (康熙、乾隆无锡县志)

季麒光(1635—1702),字圣昭,号蓉洲,无锡陡门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榜姓郑,由内阁中书出知福建闽清,平赋役,停造船,免盐课,减采办,详办诬盗假逃,有政声。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领有台湾,次年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姚启圣重其长才,由闽清调知诸罗(后改称嘉义,辖日月潭至今台南以北)。及至任,修县署,制典章,创学校,倡善举,体恤民瘼,议减(贌社)社饷,竭力抚循。时台湾初定,制度未备,大府每月咨询,皆据实陈情,语多采纳。麒光礼遇明朝遗老沈光文,倡议结成'东吟诗社',延续中华文脉,开拓海东文坛。又募修天后宫,“以招垦荒园二十七甲,永为常住执持之业”。继以文献未修,乃首纂“台湾郡志稿”,未及终编。撰有《蓉洲诗稿》七卷,《蓉洲文稿》四卷,附《三国史论》、《东宁政事》各一卷。另著有《山川考略》、《华阳怀古》、《海外集》。

                  (蓉洲诗文稿)

季麒光之孙,季璟,榜姓赵,雍正七年(1729)举人(顺天籍),雍正八年(1730)进士,任河南巩县知县。雍正十三年(1735),于巩县回郭镇创办“仙舟书院”,广纳学生,教化民众。

说到季麒光之“公孙二进士”,就不能不提及季麒光之父季时舜。

据《斗门小志》记:季时舜,其时设帐于家,延聘原池州青阳县学训导、名师王用康(陡门人,状元王云锦之父),驻馆教子季麒光等读书。王用康知识渊博,教书极用心。季时舜则对名师王用康尤为敬重。一日已到午点,侍者将饭菜端到书房,王用康正伏案书桌专注改文混然不知。季时舜不声不响,命侍者热了冷,冷了热,来回端了三次。王用康城中所置家宅(古城区复兴路、石皮巷处)失火,房屋烧毁,派人来陡门报信。季把报信者拉在一边说,“莫要惊动老师,由我来告诉他。”第二天季时舜即筹材料、派匠人到城里王用康家,将烧毁的房屋全部进行翻造。一直到王用康学馆放假回去,看到家中房屋已是一新,方才知道家中遇火的事情。季时舜极重师谊,爱屋及乌,对老师的朋友也是这样。有年夏天,王用康的一个朋友来陡门学馆看望,住在季家。夜里独自一人乘凉到很晚,想主人都已睡了,就自言自语地戏说:“这辰光有几块猪油麦饼吃吃,一壶好茶喝喝,那该有多妙啊!”不一会,一个小童出来了,说:“相公稍坐,麦饼等歇就来。”没过多长时间,果然端来了麦饼茶点。该人吃了以后睡在床上,就在想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这新鲜的猪油麦饼是哪里来的?第二天早上起来上厕所,经过猪栏,见地上一头新宰的猪,毛血还在,才知道是季家连夜宰猪破腹取的猪油做的麦饼。王用康对学生季麒光视同己儿,甚为看重。有人问他,所教学生中今后谁能是有出息有成就的?其脱口而出说:“圣韶(季麒光)与三小儿(王云锦)也”。后来果然经其悉心教导,培养出了门下一个进士(季麒光),一个状元(仲子王云锦)。

《斗门小志》:“斗门季翁,姓季名时舜,康熙十五年无锡进士季麒光之父也。麒光师王君用康,则状元云锦之父。始季翁延王君教其子,极忠且敬;一日下午进点,王君方改文未觉也;翁窥师不食,命取进更易,如是者三。王君家失火毁其门屋,雇人赴馆报遇季翁,曰:无惊王君,吾代汝言可也。翊日入城营造。王君假归,见屋更新,方知其遇火。夏月,王君有友至馆,留之宿。夜乘凉坐久,意主翁已卧,戏曰:此时有猪油麦饼,好茶一壶,岂不大妙。友曰:安得有此宜速。睡内小童出,曰:请相公少坐,饼即出矣。须臾,茶点俱备,食之甚适,即卧。思饼内猪油甚鲜,时将三鼓,何由得此?清晨起如厕,过猪栏,见新宰一猪于地,破腹而取其脂;毛血尚存也。王君教其子亦极诚无懈。有问王君,诸弟子孰可发者,辄曰:圣昭与三小儿。圣昭麒光字,三小儿,谓状元公也。麒光孙,璟亦进士。 

                      (斗门小志)

季时舜为人豪爽,《锡金识小录》记有其一桩奇闻轶事。说是那时季时舜经常经商来回淮地。一次随带很多银两雇船归来,解缆时有一人要求搭船,船人拒绝。这人反复恳求,季翁帮着对船人说,让他搭一搭吧。船人说,出了问题,我不负责。季时舜每日在船上与这人畅饮欢谈。船快到无锡,这人对季说,多日来一直得到你的款待,今天我给你一个乐子。随之让停船,带船人携筐上酒肉鱼菜市铺,每捡起即以价不值而弃,如此反复,未买得一物。船又开了数里,这人却对船人说,可以停泊做鱼肉饭菜了,船人一脸茫然。这人说,你打开船板看看。只见鱼肉酒菜俱全,季时舜大惊失色。这人说,“先生莫恐,我与你明言。开始时要搭船,是见你带有重金,我是怀着异念的。但先生一直对我厚待,我实在不忍下手。先生尽管吃喝,保证无事。”一起吃好后,这人即拱手称谢告别。等其离开后,季时舜打开钱袋,却见每封银都多出来了一文。自这人来船后,钱袋封银从未打开,不知多出的钱来自何处。时人评说,这是先生的厚德化来的,那人有奇术。

《锡金识小录》:季翁尝贾于淮归。有肩行囊求附舟者,舟子拒之。其人恳求不已,翁谓舟子,盍许之?舟子曰:“倘有不虞,无得咎我!”翁竟许之。其人在舟,翁每饮食,辄呼与共,晨夕共谈,甚相得也。舟将抵邑境,其人谓翁曰:“每日厚扰,今予亦作一乐,从此辞矣。”命泊舟,舟子提箧偕行至酒肉鱼菜诸市铺,皆检择如欲市者,及将付值每以争值多寡而罢,舟子偕其人还未尝市一物也。舟复行数里,其人谓舟子曰:“可暂泊整治鱼肉诸物”。舟子茫然。其人谓汝试启船板视之,视之则食物无不具者,翁大惊失色。其人笑曰:“翁无恐,今当为翁明言之。予始见翁有囊金,故来实非佳意。承翁相厚待,何忍复萌故智。翁但安意饮食,保无他故。”须臾酒肉具陈,偕食毕,拱手称谢去。翁启视囊箧中物皆在,但每银一封必加钱一文。自其人至舟,囊箧俱未启,不知钱所由来。此由翁厚德有以化之,其人之术亦奇矣。 

                   (锡金识小录)

梳理陡门季氏渊源历史,不禁生发联想。陡门季氏出自旋溪(长安)季氏一脉,巧得是,几乎是在同时期(清初康熙年),二房季圣清在旋溪创“长安街”,三房季时舜在陡门建“季家街”;长安季圣清有“义救丐盗,马山头领棉中赠金”说,陡门季时舜有“德化歹念,淮地奇士囊袋添银”说;实是“天授”之乡,东西两极;锡山同脉,季氏尚德;冥冥之中,自有神助!

谨以季麒光《蓉洲诗稿》诗“村居”为结语:    

                村居

无事村居好,绿荫障平墅。

壮怀委琴书,雄心淡儿女。

一室足俯仰,何必广园圃。

世纲自可由,生涯拙禾黍。

所贵在适心,临风望南渚。

高咏豁秋堂,虫声入隣杵。

穷达亦前期,颠倒任所取。

             (蓉洲诗稿“村居”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斗门季翁的故事(1)
新郑进士—张光祖
访王君济
试一试
浮生六记 卷四 浪游记快
舟子论健第34期:脱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