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暨阳三十三山半(前言)

ᐃ陆建屾《暨阳三十三山半山名典故》

ᐃ相伯轩生篆刻

暨阳三十三山半山名典故

陆建屾

前言

江阴古时地处长江下游入海口,很多域地为江水冲积而成,纵是江水所漫之地,依然有众山矗立,这在长江下游平原中稀有。山虽不大,但因众山多,故自古就有“三十三山半”和“十大名山”之说。相传,“三十三山半”之说始于明朝,刘伯温帮朱元璋平定江山后,相遍天下,见江阴有三十三座半山,龙脉盘结,日后必出皇帝,将与朱家争夺天下,于是在江阴城中开凿广济古泉——四眼井,以断龙脉。另嘉靖《江阴县志》即有:“毗山为江阴三十三山半之母”词句。然时光流逝,物阜变迁,今人或渐已忘却,或不知所指,产生讹误,更不知那三十三座半山之缘由典故。

欲知三十三山半,应知江阴地理、历史。江阴在上古至春秋时,留下东舜城、西舜城古迹(今长泾、文林),城中有舜过井,晋代周处《风土记》中,有舜在西舜城居住以及姜子牙在由里山垂钓等记载;自吴国公子季札(公元前567年至前484年)被封于此地为“延陵君”后,地名始称《延陵》。秦统一后,属会稽郡延陵乡(今江阴、常州一带)。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延陵乡改置毗陵县,并在县境东部设暨阳乡,置莫城(今长寿),江阴始称暨阳。至晋代升格为暨阳县。梁朝末年,梁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在位)将暨阳县改为江阴郡,始称为江阴。江阴之邑虽有变迁却基本稳定,最近一次变迁在解放后(1962年),常熟北部十四乡、江阴东部九个乡组成了沙洲县(今张家港市)。因此,三十三山半当处今江阴全辖及张家港之西北部原九乡。本集名谓“暨阳三十三山半”,而不称“江阴三十三山半”之缘由于此。

ᐃ暨阳望月

由此可知,古时暨阳三十三山半之具体所指,最中央为莫城北之毗山,称为母山,亦谓暨阳之圣山;最西为常州交界之姬墩山;最南为无锡交界之庆山;最北为江中之段山;最东为常熟交界之顾山。然顾山因半在常熟、无锡,故而也称半座山。在此范围之内,古之暨阳确好三十三山半也。至于城中之寿山,自宋至清初皆为庭院,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始为学政衙署,中有毁修,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政衙署裁撤,开挖玉带河、疏浚雪浪湖垒土而成。故寿山本非山,当不属三十三山半之列。其垒土形成甚至晚于坊间“十大名山”之说。暨阳十大名山之说始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曹毓瑛省亲后回京,太后慈禧召见,询及江阴山水。曹奏:江阴滨临长江之口,环山临水,风景秀丽,合境三十三山半中有十大名山。太后问有哪十大名山?曹即口占诗句:“君黄龙凤长,稷定桂(谐音龟)花香”,大有歌颂皇室取悦太后之意。太后大喜,曹即曰:江阴山多水多田少,百姓贫苦,能奏请朝廷下悯,太后准免江阴百姓三年赋税,为家乡江阴做了一件好事。此时尚未有城中之寿山,而山已达数。然今人数之不满者,皆不知江中之段山也。古暨阳全境山丘,东北部较多,南部较少,平均高度不到海拔一百米,定山最高,海拔二百七十三米;赤石山最低,高仅十余米。

ᐃ暨阳定山

                时维二零一七丁酉年深秋

作者:陆建生(字建屾,号赤石山人,相伯轩主),1965年5月生,江苏江阴周庄人,陆氏江阴茂墅支2020年庚子《陆氏世谱》主编,无锡陆氏《仰贤文社》社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迷迷春草暮江阴
宋朝的江阴就是牛(1)
张家港揽胜--暨阳湖探古
搜山人张一斌:用脚丈量江阴“三十三座半山”
暨阳古城的迷踪
武进在历史上的变迁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