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种癌症疫苗长成了让癌细胞最害怕的模样

二战时期,德军特战队员时常身着美军制服,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混入盟军腹地,让对手因敌友难辨而蒙受惨重损失。无独有偶,在人体内,狡猾的癌细胞也会利用各种伎俩骗过免疫系统,让这道重要的防御屏障失去作用,形同虚设。

如何才能精准找到癌细胞,将它们“绳之以法”?坐落于美国加州爱莫利维尔的Gritstone Oncology公司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RNA癌症疫苗。通过靶向肿瘤特异性新抗原(tumor specific neoantigen,TSNA),他们希望能够引导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展开精准攻击。在今天的这篇专访里,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与Gritstone Oncology公司研究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Karin Jooss博士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她分享的这种疫苗的开发故事,为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Gritstone Oncology公司研究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Karin Jooss博士

靶向肿瘤特异性新抗原

所谓癌症疫苗,是通过利用与肿瘤细胞有关的抗原,来唤醒人体针对癌症的免疫反应,长久以来,这类疫苗一直是人类击败癌症的一大梦想。不过,抛开热闹非凡的表象,它们在临床研究中的表现大多乏善可陈,不仅疗效平平,不良反应也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所选择的肿瘤抗原在正常细胞上也有表达(尽管表达水平相对较低):一方面,这些抗原所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异常,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作为自身起源的抗原,免疫系统对其往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未必能激发有效的反应。就这样,由于在一开始便埋下了失败的隐患,最后屡屡落得个折戟沉沙的结局。

随着对肿瘤的认识日益加深,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患者的不同肿瘤上,会出现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新抗原(neoantigen)。这带给人们一种启示,如果能够靶向这些新抗原开发免疫疗法,就有可能对癌症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同时避免其他正常细胞无辜躺枪。顺着这条思路,Gritstone把目标投向了肿瘤特异性新抗原(TSNA)。

不过,在开发靶向TSNA的疫苗之前,Gritstone首先得解决一道难题——在肿瘤细胞中,只有少量DNA突变会转化为新抗原,而想要凭借常规技术来精准预测肿瘤特异的新抗原,其工作量之大,恐怕只能指望“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才能完成。作为应对之策,Gritstone开发出了专有人工智能平台——EDGETM。有了这件“法宝”,就能从海量的人类肿瘤数据中挖掘出新抗原相关信息。

在EDGETM的加持下,Gritstone已经打造出了两款候选免疫疗法产品,第一款名为GRANITE-001,这是一款个体化癌症疫苗,已经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SS CRC)患者。第二款名为SLATE-001,这款即用型癌症疫苗针对的是具有常见肿瘤新抗原的特定患者亚群。

以GRANITE-001为例,这款疗法先从患者体内获取活检组织,对肿瘤进行测序,然后利用EDGETM人工智能平台对TSNA进行预测,并基于这些新抗原设计出一个连续的致敏/增强(prime/boost)免疫反应的方案——“致敏”是基于一种腺病毒载体,这种载体已被证明对人体具有强免疫原性;“增强”则通过“自我扩增mRNA”(samRNA)载体来实现。

图片来源:Gritstone Oncology 公司官网

Karin Jooss博士进一步解释了samRNA载体的作用机制,“这种载体包含的mRNA编码选定的靶点抗原(如TSNA)和RNA聚合酶。在被注入肌肉并被宿主细胞摄取后,RNA被翻译成蛋白质,而RNA聚合酶则开始复制最初注入的mRNA,大幅扩增其在细胞内的数量。这导致大量靶点抗原的产生。在RNA复制的过程中,这些RNA结构相对于正常细胞而言是'异类’,向周围的免疫细胞发出强烈的危险信号,引发早期的免疫反应(先天免疫反应)。而在免疫刺激环境中,大量抗原的存在会引起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即适应性免疫反应。

2019年12月,Gritstone在ESMO IO大会上宣布, GRANITE和SLATE在1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免疫原活性和安全性数据。在低剂量患者组中获得的初步结果表明,两款疫苗不但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还可以快速、稳定地激活新抗原特异性CD8阳性T细胞,并且扩增已有的T细胞。

▲Gritstone Oncology公司的研发管线(图片来源:Gritstone Oncology公司官网)

挖掘RNA技术新力量

Gritstone癌症疫苗的一大亮点便是对RNA技术的运用。2018年8月,Alnylam Pharmaceuticals的Onpattro获得FDA批准,成为首个上市的RNAi治疗药物,提醒人们RNA技术所孕育的巨大潜力。Karin Jooss博士指出,与基于DNA的疗法相比,基于RNA的疗法具有如下优势:

流程相对简单,递送至细胞质后,可立即作为蛋白质生产的模板

可对RNA进行工程改造,实现自我扩增,提升用于翻译的RNA模板的数量,增强其功效

获得治疗益处所需的核酸量可能大大减少

可以实现瞬时的剂量依赖性蛋白表达,避开了将治疗性DNA整合到患者基因组中的风险

Karin Jooss博士认为, RNA虽不如DNA稳定,但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改善其稳定性。她乐观地表示,尽管RNA技术(如samRNA、mRNA、siRNA和反义寡核苷酸)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但它们可以靶向更多的新靶点,且具有成本优势,有望在五年内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尽管前景可期,但Karin Jooss博士同样指出,想要更有效地进行药物开发,RNA技术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她给出了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要更快速、更直接地合成RNA,而无须借助DNA中间体和转录步骤

提高设计和合成高纯度mRNA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mRNA对免疫系统的不良激活,使其在靶细胞中的效力最大化

进一步改进递送技术,保护mRNA免受细胞外酶或其他导致其降解的不良环境的伤害

优化制造工艺,规范化生产流程,促进mRNA的规模化生产,以用于临床开发

尾声

借助新技术的力量,Gritstone的创新癌症疫苗迈出了临床转化的重要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与丰富,这一治疗方法将会适用于更多的癌种,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在人类攻克癌症的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Gritstone和它的科学同伴们能为全球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它能否成为癌症免疫领域第三大突破?
肿瘤新抗原疗法的研究进展
Gritstone公布mRNA肿瘤新抗原疫苗可增强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
腺病毒载体和mRNA齐上阵,美国公司欲开发第二代新冠疫苗股价暴涨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抗原
Nature:终于,人类为一致命癌症开发出了疫苗,让其不再复发,而是在“沉默”中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