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宗伦丨马克思和恩格斯静静的注视着俄罗斯的变迁丨海外看世界
userphoto

2023.01.05 北京

关注

编者按

赵全胜:【海外看世界主编】

俄乌战争可以说是2022年影响全球的头等大事,而1990年代发生的苏联解体又是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入研究俄罗斯与前苏联“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可以做为理解当今俄罗斯内政外交的一把钥匙。为此我们再次邀请旅居俄罗斯多年的李宗伦先生为我们撰写了题为“俄罗斯人与前苏联” 的系列文章,以每天一到两篇发出的形式和广大读者分享他的观察与思考。

【俄罗斯人与前苏联】系列文章(3):

马克思和恩格斯静静的注视着俄罗斯的变迁

李宗伦丨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

莫斯科的马克思广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塑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明显标志。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第一个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的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老祖宗”,更是到处竖碑,膜拜有加。

莫斯科大剧院对面的马克思广场,是当年苏联的一块“圣土”,是祭拜马克思的重要“神坛”,也曾“香火鼎盛,人流如织”。如今,除了俄罗斯共产党还在此有些纪念活动外,这里已是寂寥冷清,无人驻足。马克思的塑像,孤零零的注视着往来的车辆和行人,看着第一个实践了他的理论,后来又放弃了对他信仰的俄罗斯人,不知是何感想?倒是老有些鸽子落在它的头顶上,这些鸟似乎对马克思那类似“鸟巢”的一头浓密的卷发和波涛汹涌的大胡子情有独钟。摄影者在拍摄时,要费些力气轰走这些骑在马克思头上拉屎的不速之客。

曾几何时,这是一个多么庄严肃穆的所在,雕像的下方深深的的镌刻着那一句鼓舞全世界“饥寒交迫的奴隶和受苦人”的经典语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итесь)!

塑像后面的石碑上刻着列宁,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马克思的学说无所不能,因为他是正确的”-列宁(Учение Маркса всесильно ,потому что оно верно-Ленин)

“他的名字和事业,将永世留存”-恩格斯(И имя его и дело переживут века-Энгельс)

苏联解体时,这位带领世界无产阶级起来把旧世界打的落花流水的精神教父,列宁的思想导师的塑像被狂热的反对派泼上了墨汁,画上了希特勒法西斯的“万字”符号,但这些人还算手下留情,没有对这位革命导师来个“彻底革命”,更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他实行资产阶级专政,“打翻在地踏上千万只脚”。俄罗斯虽说被称为“战斗的民族”,但比起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的革命群众的战斗精神,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了。马克思像没有被砸毁,而是完整的保留下来了。短暂的狂热过去之后,人们洗去了他身上的污泥浊水,恢复了他的本来面貌。马克思以他特有的姿态,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睿智而炯炯有神,静静的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人群,观察和见证着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实践了他的理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变迁。马路对面,就是享誉世界的莫斯科大剧院,十月革命后,大剧院的外观没有任何变化,苏联政府没有把这个建于1776年的“资产阶级”风格的建筑推到重来,但在内部装饰上,加上了大量的无产阶级元素,尤其是舞台上方的装饰图案,那一面面红旗和号角,像极了“党的代表大会”的会场装饰。2005-2011年间,大剧院经历了长达6年的彻底维修,耗资10亿美元。所有人都以为,大剧院的内部会完全恢复沙俄时期的本来面貌,但当苫布揭开以后,一个“苏联”的大剧院以全新的面容出现在公众面前。

莫斯科大剧院的苏联式的台口

2019年6月5日,我参加了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中俄建交70周年的纪念活动,看到新装修的大剧院,完全和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一模一样,只是这里的红旗更加鲜艳了。看来俄罗斯人宁愿回到苏联也不愿回到沙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沉淀,俄罗斯人对于十月革命不再反感,开始进行冷静的反思。马克思也可以心有慰籍了。

恩格斯的塑像没有其他地方一样和马克思建在一起,而是孤独的站立在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斜对面属于他的一个角落。面对“香火鼎盛”的大教堂,人们似乎冷落了这位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提琴手”,不知这位创建马克思主义的“金主”并在马克思逝世之后帮助他完成《资本论的》伟大人物,看着马路对面“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那些熙熙攘攘的放弃了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回归东正教的人群,作何感想?

莫斯科的恩格斯广场

他的《自然辩证法》和《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现在还有人看吗?他协助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曾经作为伟大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支撑,使这个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而今天的现实是,这场伟大的“实践”失败了,至少是进行不下去了。人们还会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汲取俄罗斯今后发展的养分吗?我与很多俄罗斯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观点是“理论是个好理论,但如果放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就不会成功”。

马克思的塑像在许多地方被保留下来。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就是当年十月革命的指挥部。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农民当家做主的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1918年迁都莫斯科后,这里一直是彼得堡(后来的列宁格勒)政府的所在地。至今,这里还保留着列宁的办公室,彼得堡人在潜意识里仍然以自己的城市是苏联的“发祥地”感到自豪。

圣彼得堡“十月广场”上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塑像

在斯莫尔尼宫的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十月广场”。其中最醒目的雕塑就是隔路相对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半身铜像。彼得堡人把他们保护的很好,马克思像的存在和保留, 说明俄罗斯人没有否认历史,因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毕竟是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实践而来的。十月革命以致后来的苏联,都是俄罗斯国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甚至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作为伟大的导师的马克思和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当然也是俄罗斯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人没有忘记,并把它保存在“国家记忆”中。

作者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大楼

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的大楼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浮雕至今保留完好。这里曾经是苏共的马列主义学院,同时也保留着大量共产国际和马列主义的理论文献。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到这里查档案,每次去,我都要和马克思四目相对,和这位苏联立国和中国革命的伟大思想导师神交片刻,然后进馆工作。从海量的共产国际的档案中,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到马克思主义使俄罗斯,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俄罗斯人没有把用马克思的思想建立起来的“苏联”完全否定,就像没有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一样。

乌里扬诺夫斯克的马克思塑像更像是一位传教士

列宁的故乡乌里扬诺夫斯克的马克思雕像

在列宁的故乡乌里扬诺夫斯克,我发现了一个不太“标准的”马克思像。这座建于1920年的马克思全身塑像,连带基座的高度为8.5米。整个雕像是由黑色花岗岩制成。由于没有找到整块石头,所以它是由不同的石块拼制而成。这座雕塑从造型上不太像其他地方的马克思革命导师和伟大的思想者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披着道袍的传教士。纪念碑灰色花岗岩制成的四面体基座上有一根黑色的柱子,卡尔·马克思的雕像从柱子上突显出来。雕刻家赋予了塑像某种宗教和神话色彩。暗示马克思像神一样肩负着人类世界问题的重担。纪念碑正面刻有铭文:“致卡尔·马克思 1920”。基座的背面是卡尔·马克思的名言:

“思想一旦握了群众,就会成为最大的驱动胜利的力量”。

在俄罗斯,马克思的时代已经过去,过去无处不在的马克思的画像似乎都消失了。只有俄罗斯共产党还在对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父顶礼膜拜,但热度已减低许多,只是偶尔在庆祝十月革命节的集会上举一举马克思的像。对俄罗斯的年轻一代来说,马克思主义虽然已是十分遥远的过去,但他们也绝没有肆意诋毁的意思。俄罗斯人对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它毕竟曾经是社会主义苏联的理论支撑和立国之本。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他的光环逐渐退去,人们从刺眼的光芒背后,逐渐看到了他的本源。看到了真实的,赤裸裸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身,它不再是唯一正确而永恒的真理,而只是人类千千万万个思想家的千千万万种理论之一。学者们可以客观的研究它,研究生们也可以以此为题做出自己的博士论文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永远保留在俄罗斯的历史中,静静的注视着俄罗斯未来的发展与变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发展了马列主义,看看哪些方面完成超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的论述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历史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
俄译本出版说明
黄枬森 || 正确评价列宁和苏联哲学家的哲学贡献
​恩格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