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渚古城!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诞生,遗产数居世界第一

就在刚才,良渚古城遗址在第 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登录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经达到55处,位居世界第一!

距今约 5300 年至 4300 年的良渚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之一,也是实证中华文化多源起源的重要代表。

而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也是这一早期「邦国」的都城所在地。

图:良渚遗址分布图@良渚遗址官网

那么,什么是良渚?它又为何能成为世界遗产?

今天,锦囊君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良渚?

尽管共同使用「良渚」一名,但良渚遗址、良渚文化和良渚古城等词汇所代表的内涵却是不同的。

「良渚文化」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的环太湖流域,在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嘉兴、湖州等地均有良渚文化时期的遗址被发现。良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拥有发达的稻作农业体系和无与伦比的玉器系统。

在发达的农业生产中,财富得以累积与分化,权力与财富开始逐渐集中,才有可能形成大规模建设的社会条件,并进一步诞生出国家的雏形,成为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

图:穷游锦囊作者

「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也是这一新石器文化类型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遗址。而在良渚遗址上不断揭示出来的「良渚古城」,则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的中心。

这座规模达到 631 公顷的庞大都城,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史前城市之一。正是与良渚兴起的同一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古埃及、苏美尔、哈拉帕等重要文明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良渚古城拥有完善的城墙体系、发达的堤坝和水利设施,古城内外拥有不同等级的贵族、平民墓葬,而城市中心至今仍矗立着庞大的建筑基址。良渚古城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物证之一,也是史前中国当之无愧的「一线城市」。

图:宫殿遗址@良渚遗址官网

良渚文化的核心元素以良渚古城为中心向外传播,拥有鲜明的良渚特色的玉器不仅遍布环太湖流域,甚至也远播石峁、陶寺乃至三星堆、金沙、二里头、殷墟等更为晚期的各大考古遗址,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文明多源起源、不同地区文化逐渐融合汇流的壮阔图景。

我们如何认识良渚?

从 1936 年由西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施昕更发现以来,良渚遗址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掘、调查与研究,其本身的内涵不断被新的考古发现所揭示,其重要的意义也愈加获得重视。

早在 1930 年代发现之初,良渚即进入了单体遗址考古的阶段,这里出土的黑陶十分类似于山东一带的龙山文化,在当时颇为流行的龙山与仰韶的两大文化框架之下,良渚曾长期被认作是龙山文化的一支。

直到 1950 年代以后,大量类似特征的史前遗址在环太湖流域被发现,成为了良渚文化得以「独立」的重要基础,在 1959 年,考古学家夏鼐将其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

1986 年以后,以反山王陵、瑶山祭坛等重要的遗址发现为标志,良渚进入了遗址群考古的第二阶段。

在这一区域的上百处遗址点中,良渚遗址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良渚遗址群在 1996 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成为良渚保护史上的里程碑。而良渚作为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作为当时重要的中心,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大量精美的玉器也在这一时期出土,营造了我们今天对良渚文化的主要印象,以玉琮、玉璧、玉钺为典型器型的玉器系统,成为人们理解良渚价值的重要依据。

图:反山遗址14号墓玉璧

2007 年,在良渚遗址发现的城墙遗迹是中国 21 世纪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意味着良渚遗址群是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良渚古城所存在的宫殿、内城、外城结构标志着在史前时期,这里已经成为了城邦的中心,意味着权力的集中、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国家的雏形,这是史前文明的极高成就。

对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研究成为第三阶段的重要内容,也肩负起探寻文明起源、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责任。

在良渚的申遗进程中,申报的名称从原先的「良渚考古遗址」(Liangzhu Archaeological Site)演变为「良渚古城遗址」(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也展现出最新的考古发现正被迅速地引入到申遗策略中,并参与奠立了良渚的价值基础。

去良渚遗址看什么?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是良渚古城遗址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属性,在良渚,可以将这一实证过程的不同面向,当做最重要的看点。

文明起源始终是最受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尽管对「文明」的定义仍有不少讨论,但在不同文明起源论中,有一些重要的标志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比如: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国家制度的建立等等。

当然,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古文明拥有各自独特的属性(比如南美洲的古文明没有出现文字),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作为文明的「准入门槛」。因此,传统史学界在理解文明时,也往往从物质、政体、精神三个层面建立技术路径。

我们将从古、墓葬、水利设施等多个方面,来理解良渚从物质到政体、再到精神的文明面貌。

古城

良渚古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之一,它的出现意味着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城乡分野」。

出于对交通、水利、地理因素的综合考虑,良渚古城的选址并不位于良渚文化圈的地理中心,但其西面是富饶的天目山脉,提供了丰富的木材、玉石资源,而东面则是河网平原,可以发展农业和水路交通。

图:宫殿区航拍图@良渚遗址官网

古城是一座以莫角山建筑基址为中心的古代城市,由内向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将古城划分为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这一格局也成为诸多后世都城的重要模型。

我们可以根据良渚古城遗址的布局结构判断出这个重要的城市中心不再仅仅是一处农业社会的大型聚落,而已经发展出了社会分工、阶层分化的城市属性。在良渚古城中心的莫角山是一处因地制宜建造的大型公共空间的建筑基址,是良渚的权力中心,这一公共空间的存在,营造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秩序中心,标志着良渚人已经拥有了复杂的公共生活,支撑其运行着一套独特的政治与信仰体系。

墓葬

关于阶层分化的另一个显著证据,是古城内外的大量墓葬遗存。

靠近城市中心的反山墓地是良渚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代表,拥有大量的精美玉器作为陪葬,其中著名的反山 12 号墓内同时出土了象征信仰中心地位的玉琮和象征权力中心地位的玉钺,其玉器陪葬品的规格之高,无出其右者,被认为是良渚文化的「王陵」。

图:反山14号墓模型

而在外城的文家山墓地(位于瓶窑镇华兴路东侧),则是一处中等贵族的家族墓葬。

外城南侧的卞家山墓葬出土的随葬器物中多有石钺(男性墓葬)、纺轮(女性墓葬),显示出这是一处较低等级的平民墓葬群。

图:文家山墓地

良渚古城内外的墓葬分布、选址、布局及随葬器物都显示出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面貌,社会阶层的分化为这一地区早期国家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水利

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坝遗迹是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这套完善的水利设施遗存解释了良渚人如何在湿地环境中营造出了独特的城市与建筑景观。这套城市外围的水利系统展现出同时期世界范围内罕见的建造技术与管理水平,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案例。

图:山前长堤区@良渚遗址官网

良渚古城的水利设施主要由古城西北方向的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更远处的谷口-高坝区组成,这套庞大的水利系统被理解为是良渚古城的地理边界,它保障了古城的灌溉、饮水、排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堤坝系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史前水利工程,是良渚时期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与科学建设水平的重要物证。

图:梧桐弄水坝遗址@良渚遗址博物馆

玉器

玉石资源是良渚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玉器系统,代表了良渚最独特、最为人熟知的玉器文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玉器构建起了一套相对统一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

玉器是理解良渚文化最直观也是最复杂的切入口。在不同等级的墓葬中,随葬玉器的数量、品质是了解墓葬主人身份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在反山、瑶山两大贵族墓葬中均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其中蕴含着质朴的「天圆地方」宇宙观的玉琮是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类型,被认为是良渚人沟通天地神灵的神器。玉钺则是王权的重要象征,大量出土的玉璧在后世演变为「以苍璧礼天」的重要礼器,影响极为深远。

出现在高等级墓葬中的玉器器物表面,还发现了众多神人兽面纹,这一头戴羽冠、手扶圆眼獠牙的神兽的符号是良渚人最为推崇的精神图腾,是高超的雕刻技艺、复杂的社会结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生动投射。

文字

近年在卞家山等地发现的大量成组的刻画符号是良渚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之一,对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意义重大。

良渚一日游

良渚的旅行行程绝不是枯燥乏味的考古教条之旅,你可以在这片新近开发的遗址公园上寻找到各个重要的墓葬、城墙与遗址,也可以在周边饱览现代建筑、探访精彩的博物馆,或者走进颇具文艺情调的书店与教堂,并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镇上重温熟悉的革命年代。

玩转良渚,已然成为杭州周边一日游的尚佳选择。

第一站:良渚文化村

这处以良渚命名的文化村已经成为杭州城市西北部重要的小城镇和文创产业基地。你可以打卡风格极简、颇有「网红范」的美丽洲教堂(设计路东侧;9:00-17:00,周一闭堂;免费),在村民食堂(古墩路良渚文化村内;6:30-9:30,11:00-13:30,17:00-20:00;人均约20元)中饱餐一顿美味的农家红烧肉,再去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晓书馆(玉鸟路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内;88763685;9:00-20:00),在樱花环绕的图书馆里遨游书海。

参观晓书馆需在「晓书馆」公众号上提前预约,参观时需携带身份证,存包入内

公交372路、389路至良渚文化村站。

第二站:良渚博物院

由英国建筑师 David Chipperfield 设计的良渚博物院(美丽洲路1号;88778900;9:00-16:30,16:00止票,周一闭馆;免费)是良渚遗址最重要的专题展示中心。其外观模仿了良渚玉器的素雅质地,在经历了改陈以后于 2018 年 6 月重新开放,陈列结合了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其内设有《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魄国魂》三大常设展厅,配备有球幕影院及互动区域。

尽管良渚遗址中出土的最重量级的文物(包括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玉钺)如今大多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但良渚博物院仍是了解良渚文化的最佳窗口,全新的陈列结合了多种声光电手段,展厅中甚至还整体搬迁而来一块良渚城墙的原件。

公交478路、491路至良渚博物院正门站,公交313路、348路至良博站。

第三站: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图:来自良渚遗址官网

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区即位于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天;免费)内,包括了西城墙、北城墙、陆城门、莫角山台地、反山墓葬、美人地遗址、文家山墓地、瑶山遗址区等众多展示点。

为了配合申遗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曾经横穿古城遗址而过的 104 国道整体改道至古城遗址南侧,古城遗址的核心区已无法驾车入内。本文调研时,遗址公园仍在申遗前的准备中,预计于 7 月 5 号对外开放。

公交 313 路、348 路至良渚遗址公园南站,可到达遗址公园的主入口。公交348路、451路至凤城花苑站,路东即为文家山墓地,可前往古城遗址西城墙。

第四站:外窑街·里窑街

位于瓶窑老镇区内的外窑街·里窑街(全天;免费)是了解这座小镇过去历史的窗口,历史街区的规模不大,沿途有图书馆、历史陈列馆、老剧场等。

公交 348 路至终点站瓶窑站,沿大桥北路向南约 250 米,中苕溪北侧即为外窑街。

第五站:南山造像

位于瓶窑镇西面的南山造像(全天;免费)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石刻造像群,是一组极为珍贵的元代造像。南山造像共有 13 尊造像遗存,除最西侧的一座为道教造像外,其余均为佛教造像,具有鲜明的世俗化倾向。2013 年,南山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造像没有公共交通可达,可在瓶窑镇区租借公共自行车,沿里窑街向西骑行,途经瓶窑中学大门后左转上坡,向南骑行过桥后可见南山石刻的入口。或者打车前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图 | 玉见良渚——良渚的玉器及其纹饰
“黄河中心说”被颠覆 良渚文化遗址:中华文明的曙光
良渚美玉 | 凭什么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虽不能证明夏朝存在,但中国五千年文明实锤了
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
良渚的曙光:照亮五千年前的文明细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