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逻辑清晰 或成强势股摇篮

金百临咨询 秦洪

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企稳的态势。尤其是周五,更是缩量拉出中阳K线。受此驱动,医疗器械板块也渐趋活跃。其中,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体外诊断的部分头部股出现了震荡中有再创新高的态势。比如说安图生物、凯普生物等。看来,医疗器械板块有望成为A股新的强势股集散地。

进口替代逻辑强,推动业绩高成长

对于医疗器械板块来说,其间的投资逻辑是较为清晰的。比如说我国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比值过高,基本上是7:3的比例。而全球只有5:3的比例。美国更是1:1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医药领域,过分依赖药品,而非医疗器械。但体外诊断、康复等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则是大医药行业必不可少的领域,所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变革、用药质量提升等产业趋势的形成,未来我国药品占比下降、医疗器械占比提升的趋势较为清晰。

更为重要的是,受制于历史、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高端产品,仍然主要是进口为主,包括影像领域,也包括体外诊断领域。比如说在体外诊断领域,化学发光的体外诊断产品市场容量的90%是进口产品。而随着我国医药制度的改革深入,未来的体外诊断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容中,所以,降低进口产品比重,不仅仅可以减少外汇的消耗,也可以降低二、三级医院的成本。毕竟进口产品的单价高,且服务响应能力欠缺。

因此,在近年来,我国相关各方加大了进口替代的力度。在2019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明确到2020年底,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22548台,其中新增10097台,分3年实施。《配置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要实施阶梯配置,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超常装备梯级配置,这意味着对公立医院来说,不得唯进口不要,唯高端不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要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来定。而目前大批的二级及以下医院,和非临床急救型的医院科室,引导优先配置国产医疗设备。

这恰恰是国产医疗器械在近年来主打的市场,因此,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国产医疗器械不需要再度担心进口医疗器械设备的渠道下沉的销售策略的变革。因此,未来国产医疗器械设备将在二、三级医院顺利拓展。而且,在拓展、应用过程中,大量的生产也会提升技术水平,毕竟反复应用、大规模应用,对产品的质量提升有着直接的推动力。所以,未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将迎来极大的发展契机。

关注两类品种

正因为如此,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保持着快速的成长趋势。以化学发光的体外诊断细分领域为例,目前有150亿元的市场容量,且未来增速保持在20%以上。但是,国产设备只占10%左右的市场容量。所以,随着进口医疗器械制度的变革,以安图生物、迈瑞医疗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将分享更多的市场容量,从而助力此类个股的业绩大幅增长,这可能也是此类个股在二级市场估值高达40倍市盈率以上的产业逻辑支撑吧。

所以,在操作中,建议市场参与者可积极跟踪两类品种,一类是在部分领域,已经与国际进口生产厂商同台竞技能力的医疗器械类个股,主要是因为他们可以顺利完成进口替代,降低二、三级医院的购置成本,提升响应速度。此类个股主要包括迈瑞医药、安图生物等为代表的体外诊断,也包括开立医疗、凯利泰、大博医疗等为代表的医疗设备、骨科类等品种。

另一类则是已完成进口替代,目前已渐渐成为家庭消费支出的医疗器械类个股,比如说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此类个股的逻辑就是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对医疗器械类产品的需求渐趋刚性,所以,此类产品初步具备了消费品的特征,因此,未来的市场趋势、成长空间尚可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掘金医疗器械4大分支龙头公司(医疗器械篇之七) 今天唯三红着的板块,前两位就是食品、医疗器械。 节后...
医疗器械行业再迎政策利好 市场前景是否值得期待
去“GPS”,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国产化浪潮
深度梳理医疗器械,数千亿美元市场,龙头强者恒强
为什么这么多园区开始关注医疗器械产业
上海医博会首日:数字化医疗与智慧医疗机遇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