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据中心成能源革命新剑客——绿能本地消纳、配套投资、综合能源服务三招构建秦淮数据集团“三流合一”新路...

一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太阳能面临输送和消纳难题,一边是处于未来重要战略地位的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行业有着全天候不间断的能源供给巨大需求。一边是随着能源需求扩大,能源供给面临新的负荷管理增量,一边是中立、开源和全适配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可利用自身的专供能源配网为“大网”的削峰填谷进行综合能源服务。

“发”、“输”与“用”如何形成合力,为能源换上“智慧”内核。6月1日,《中国能源报》刊载的《主动融入能源革命 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与数据中心融合发展路径》一文,通过与秦淮数据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居静深度对话,就处于新基建重要战略地位的数据中心行业如何与能源革命进程相结合、探索巨量配网需求、可再生能源输送与消纳、促进“三流合一”以及实现能源综合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居静是中国超大规模数字基础设施开发的先行者,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累计参与开发超过1000MW的园区规模,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风口相遇

“业务流”融合“能源流”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是集中化、标准化和模块化。而从“业务流”的角度来看,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是“中立开源化”、“业务即适配”。但打造数字时代全业务适配的超大规模中立数据中心,也应重点考虑打造能支撑该类数据中心能源使用需求和效率的“能源流”。

近几个月来,随着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核心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首次提及,数据中心行业站上行业发展和舆论声量的风口,其在数字经济和未来数字文明中的底座作用不言自明。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报告显示,从数据流量增长看,随着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落地,2021年中国人均移动数据流量比2015年增长18倍,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会从2016年的16ZB上升至163ZB,海量数据将推动数据中心向超大规模发展。

可以预见地,未来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在一个限定的地域内将在线、离线业务混合部署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使用全新技术的弹性网络架构,规模上至少应容纳30万台以上的高性能IT硬件设施,并提前锁定支撑至少100兆瓦的IT扩容能力。

如何为如此大规模的单体数据中心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平价电力呢?要知道,数据中心作为高载能产业,能源成本在整个10年生命周期的运营总成本中比例超过一半。

居静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随着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加大能效相关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特别是鼓励中立第三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化发展,积极探索建设可再生能源发输用一体化零碳信息基础设施运营,也将进一步从需求端根本上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

具体来看,就是由企业在数据中心所在区域自建可再生能源发电场、自建用户变电站,直接将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转换为风电、光电,供数据中心运转使用。

这种做法一举多得:将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配网能力集中,进行巨量配网;节省传统依靠配网长途传输电力所产生的大量配网建设成本,避免长距离带来的电力损耗,获得较低的发电成本。

三箭齐发

“业务流”反哺“能源流”

在《主动融入能源革命 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与数据中心融合发展路径》一文中,秦淮数据集团在积极探索企业充分参与可再生能源改革的路径方面受到关注:参与电站开发,寻求清洁能源投资,打通“发-输-用”零碳数据中心100%清洁能源本地供应及消纳。

结合能源供给侧改革趋势,数据中心企业将着眼点放在如何通过自身的“业务流”反哺“能源流”,在“信息流”愈发完善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三流互补”、“三流合一”。

《中国能源报》上述文章认为,应重视可再生能源与数据中心的深度融合发展。而绿能消纳、配网投资和能源综合服务将成为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三招”。

首先来看绿能消纳。该文认为,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在能源革命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依靠补贴、并网难、弃风限电等问题。归根结底看,可再生能源供给与消纳还未完全与数据中心等发展日益成熟的、大规模的、有持续载能需求的战略新兴产业形成合力。

以秦淮数据集团在山西的实践经验来看,其位于山西大同的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为例,依托当地丰富的风光电等新能源优势,随着2019年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一二期的投入运营,已成功实现将本地富裕的风电和光电就地转化成为高效的计算产能,有力推动了京津冀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为从“输能源”到“输算力”的践行者。

配网投资方面,该文认为,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直接投资。数据中心企业直接参与可再生能源投资,不仅可以分担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原始资金压力,还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周期短的特点,通过既有配网体系,为数据中心企业直供绿色平价电力,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

而随着能源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智慧”能源网络构建进程加快,“三站合一”等具体措施不断落地。数据中心深度参与供给侧改革、加强综合能源服务能力也是顺应潮流的趋势。例如,在电网负荷管理上,数据中心能够参与部分地区的“削峰填谷”,实现智能化和精细化的调峰管理。在位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数据中心,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配套的能源供给就像一个超级电池,春夏季为数据中心大量散热所需的电力提供能源。秋冬季时,寒冷的气候为数据中心提供自然冷源,而多出来的电力资源则可以为各家各户提供清洁供暖的能源。

居静在接受《中国能源报》专访时认为,随着能源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公平化,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核心产业之一,在实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方面将大有作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据中心鲜为人知的十大事实
秦淮数据集团 亚太新兴市场领先的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平台
跑步入场、光伏巨头隆基股份3个月签约11个氢能项目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以绿证交易破局风光基地经济性之困
耗电量将接近4000亿千瓦时!
从南通转至张北 首次数据中心与电力系统间协同调度实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