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铃薯田蝼蛄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大型、土栖昆虫的总称,俗称拉拉蛄、土猴,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有华北蝼蛄、非洲蝼蛄、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四种。北方地区危害比较严重的主要是华北蝼蛄。

01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体圆柱形狭长,30-35mm,灰褐色,被绒状细毛;头小而尖,圆锥形,触角丝状,短于体长;复眼红褐色,小而突出,椭圆形,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前翅宽短,后翅卷缩细长超过纺锤形腹部末端如尾状;前足为开掘足,呈铲形,适于挖土;雌虫产卵器退化。

2、卵

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2.8mmX1.5mm,渐变为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4mmX2.3mm。

3、若虫

形态与成虫相似,翅不发达,3龄后可见翅芽。初孵若虫体长约4mm,头胸特别细,腹部肥大,乳白色,半天以后,头、胸、足渐变灰褐色,腹部淡黄色。2、3龄后若虫,体色接近成虫。8-9龄老龄若虫体长约25mm。

02
二、温湿度条件

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1、温度

早春,平均气温达2.3℃,,2厘米土温达2.3℃,越冬虫开始活动,当气温和土温达18-22℃时,蝼蛄危害猖獗。超过23℃或低于6℃,成若虫潜入土壤深处。

2、湿度

土壤相对湿度为22-27%时,华北蝼蛄为害最重。土壤干旱时活动少。

3、栽培条件

低湿地、盐碱地、重茬地、离村屯近的地块发生重。

03
三、生活习性

1、成虫有趋光性。

2、蝼蛄若虫至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

3、产卵管不突出。产卵於土穴内,穴内存放植物作为孵出若虫的食物。

4、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

5、昼伏夜出习性。一般于夜间活动,晚9-11时开始取食,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

6、以成虫或若虫在冻土层下、地下水位上土中越冬。每洞1虫,头向下。

04
四、发生世代

1、华北蝼蛄的生活史较长,2-3年1代。

2、次年气温上升即开始活动,在地表挖掘成长约10厘米的隧道。

3、越冬成虫每年5月份开始产卵,越冬若虫5-6月份羽化为成虫。

4、一年当中有2次危害高峰,第一次为5-6月份,正是作物幼苗期,危害比较严重。第二次在9月份,一般构不成威胁。

05
五、危害症状

蝼蛄食性复杂,危害谷物、蔬菜及树苗。

1、危害种子

蝼蛄都在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缺苗断条。

2、危害根部

蝼蛄咬食作物根部,危害幼苗,能将地下嫩苗根茎取食成丝丝缕缕状,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

3、危害环境

蝼蛄能在苗床土表下开掘隧道,使幼苗根部脱离土壤,失水枯死。

06
六、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

1公顷3-5个样点,每点1平方米,挖土深度50厘米,平方米0.3头为轻发生,0.3-0.5头为中发生,大于0.5头为严重发生,应采取提前用药预防。

2、施用腐熟有机肥

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可减少蝼蛄的产卵。

3、灯光诱杀

于晚间7~l0时在没有作物的平地上以黑光灯诱杀。尤其在天气闷热的雨前夜晚诱杀效果最好。

4、毒饵诱杀

(1)鲜马粪或鲜草诱杀:在苗床的步道上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土坑,将马粪、鲜草放入坑内,次日清晨捕杀,或施药毒杀。

(2)毒饵诱杀:用乐斯本、辛硫磷、敌百虫拌入饵料(菜籽饼、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在害虫活动的地点傍晚均匀撒于地面上毒杀。

5、灌药毒杀

在受害植株根际或苗床浇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北方果树种植联盟
北方果树种植联盟为您提供北方果树栽培技术、植保方案、土肥水管理以及种植资讯,共同学习、交流、进步!
10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END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农业种植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让你了解常见的地下害虫(一)
蝼蛄的功效与作用 昆虫也有益吗
华北蝼蛄
地下害虫这么猖狂,没点技术怎么行?
地下害虫为害症状与防治
地下害虫最常见的诊断及防治 (精良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