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总结版)3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

一、我们如何安顿好自己的无限心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中国哲学的境界)

儒释道三种哲学:三条出世的路

儒家:无所为而为

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佛家:无心而为(出心不出世)

将三者合起来就到了宋明心学,即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

中国人出世的路不是宗教,而是哲学。

二、什么是心学?

心学开端于孟子。孔子论道的核心观念是仁。由走向心学这一步是孟子,孟子是中国哲学心学的一个真正的开创者。

1.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主张人性善

荀子是从生物层面上立论的,他讲的是人的生物性、自然性。

孟子是从心学层面上立论的,他讲的是人的超生物性、超自然性(去除了自然性的人性)。

(1)荀子的人性恶及其理论的问题?(用于对比孟子)

荀子是对孔子学说的另一种解释的道路,他认为所谓道德在人的心里没有什么根据,只是头脑的聪明发明出来的限制利益斗争的规则,这套规则就叫做“礼仪”,所以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荀子抓住了礼来谈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

但荀子学说是存在问题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可能遵守礼遵守的很好,但心中并没有那个仁心。于是可能会演变为表面上恭敬有礼,温柔敦厚,然而实际上是把道德规则当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格叫做乡愿人格)。因为荀子让我们相信道德在人心中没什么根据,只是头脑的聪明发明出来的限制利益斗争的规则,我们遵守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

在荀子的学说中养成了中国国民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叫我们国民性的病症—乡愿。我们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2)孟子则认为道德来自于我们的心。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叫心之善端,端就是根源。孔子讲仁,那么仁的根据在哪里呢?在我们心里,叫“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2.西方主张个人主义,而中国主张一体之仁,仁心感通

 欧洲人中世纪生活在宗教团体即教会中,他们都说团体中的个人。基督教衰落,他们都从团体中出来,变成个体的人,然后他们按照理性选择确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契约原则,用理性来订立的契约。所以个人主义原理是欧洲社会近代以来直到今天的欧洲社会的基本原理。

中国人虽承认形骸间隔,但又通过一体之仁连在一起。仁心感通万物,中国的宇宙观由此而来,陆象山讲“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3.西方的物质宇宙与中国的道德宇宙

西方研究自然科学,相信一个物质的宇宙。

中国则给出了一个道德宇宙,即仁心感通万物那个宇宙。按照中国的宇宙观,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生命趋向于生命情感。我们认为无机物的存在是为有机物创造条件的,有机物存在,于是生命出现,于是出现植物,动物,出现人。我们离开无机物也无法生存,所以瓦石之类无故的被毁坏,我们会生顾惜之心。佛家讲有生命的东西都叫做有情物。最高的有情物是人,人饱含着生命情感,人的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叫做仁。于是仁心感通万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中国人讲宇宙的本性叫“天地之大德曰生”,德就是它的性质,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命。正如周易讲生生不息,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

至此我们讲了心学在孟子那里的开端,找出了那个“心”的存在。这个心不是西方哲学当作理性的认知能力,理性的认识能力是头脑的事情。孔子讲的仁,后来孟子叫做恻隐之心,这个心不是理性的,而是生命情感。

4.心外之理与心本身的理

头脑的理性的认识能力是帮我们在外部世界中趋利避害的理,是心外之理。

而中国心学则讲:“心即理”,心外无理。心是天理所在的地方,天理即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就是说那些由我们的生命情感迸发的、当下呈现的理才是天理所在,而这种心之理即我们内心的良知。

心即理(阳明学第一命题),上承孟子的心学的萌芽。孟子说真理不要到心外去求,讲“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事万物的真理我们本心具备,不要到心外去求。又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做学问就是要将自己放出去的心找回来。

孟子的学说在他同时代的人理解的人极少,荀子的学说被大家接受,所以孟子的心学开始被淹没,到后来才被人们重新记起来,这当中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禅宗

 5.禅宗—用佛家的语言说的心学

中国思想从两汉时期一直到唐朝完成一件事情—让佛学中国化。由此中国思想有了一个方面叫佛家,儒道佛三家,佛家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就是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禅宗。

禅宗是修行的一种道路,佛教的各种宗派就是修行的不同法门。

禅宗就是心学,是用佛家的语言说的心学。

禅宗的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走向成佛的根本问题是----佛在哪里?人人都有佛性(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所以修佛的道路就是-----直指人心。禅宗所把握到的心是什么?(就是佛性)

金刚经思想的核心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在佛教中叫做相,相也就是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人都区分出一个高低贵贱。这些相是客观的,但我们不应停留在里面,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做住相,如果不住相了,则本心起来,叫而生其心。本心起来就是这个心见了佛性。我们平时的心是假的,支配着我们形成了种种欲望、期待、焦虑、希望、恐惧、绝望等等的这个心,业力造成,因此叫业识。业识由五个方面构成叫做五蕴(色受想行识)。

:表示我们的五官接触外部事物,或外部事物给我们的感觉、知觉、表象。

:感受。

:有了苦和乐不同的感受,于是就会惦念,欲望由此而来。

:想了以后要达到自己欲望的目标,叫做行。这叫意志。

:意志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它需要辨别、区分,叫分别识。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构成了我们平时的性格,业力所成,所以叫业识。我们就在此心之中,就在业识之中了。如何破呢?这就我们需要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就是指我们的本心,又是宇宙,这叫大其心。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就是守护和滋养我们的心,它不是针对头脑的。中国哲学养心,要把我们的心养的和天一样大,要达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总之,禅宗把握到的心即是人人都有的佛性。如何见性呢?这需要我们做到“应无所住”,由此“而生其心”,即让我们的本心起来(本心起来就是这个心见了佛性),于是便成了佛,叫即心即佛。每个人都只能自度,其他人能做的只是启发你而已。

弘仁法师为慧能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当下大悟,连说五个何其(没想到)。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法就是事物,万法就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的真实的意义只向我们的佛性呈现,平时我们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意义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你见到了佛性之后,万事万物的真实意义才向你呈现。

禅宗的心学讲我们本心起来即是佛,即心即佛。他讲述了中国思想以前没讲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境界:众生平等。众生之间差别很大,出生门第不同,资愚不等,性格有很大的差别,男女之间还有性别的差别,这都不至于让一个人可以被别人低,因为他佛性在。所以每个人都要堂堂正正,自作主张。这样禅宗的思想就为宋明心学做了准备。

中国哲学的第二个高峰-----宋明时代的到来是因为一个根本的问题需要解决。宋明新儒学分了两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两派对立,但目标一致,中国人心中之贼要去破了。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我们中国人如何树立起独立的人格(即道德自觉的主体),彻底的打破主奴关系的文化。

王阳明后来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你最多叫贩夫走卒,我叫引车卖浆者流,不妨碍我们成为大英雄,那叫收拾精神,自作主张。这个目标就是宋明新儒学的共同目标------破心中之贼,打破主奴关系的文化。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伟大的启蒙运动,禅宗为它做了准备。我们有了根据,因为禅宗告诉我们人人皆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心(即心即佛)。于是才有了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所以第三个问题:什么是阳明心学?

三、什么是阳明心学?

1.阳明心学第一个命题:心即理

王阳明学做圣贤,开始时时按照朱熹给的方法走的,结果格竹七天,一场大病,余无所获。然后他开始学老庄,学佛学,领会禅宗。终于在龙场的一天夜里顿悟。他突然明白了儒家的格物致知的学说,其实我们自性具足,不要去看外部的事物,不要求外物之理,心外无物。顿悟之后的王阳明开始教学,教他的心学,他就走了一条相背于朱熹学问的道路。

王阳明之前的陆象山也是顿悟的,顿悟后说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即己分内事,己分内事即宇宙内事。”

我们中国人要解决一个破心中之贼的问题。

程朱理学指点出的路是:先从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当中去领会天理,然后把它说明白,让全体中国老百姓都懂他,然后来克服自己的个人私欲。这叫做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朱熹破心中之贼的方法和道路。问题在于天理如果在人心之外,脱离人性,它就是僵死的教条。它就没有力量,即使你认识它,也一样对你的生活和行为、生命事件毫无影响。如与父母对簿公堂的子女也知道孝之理,头脑里知道但没用,这个理在他的心之外,他照样跟父母对簿公堂,争夺财产。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所以陆、王讲:天理在人心里。心之德----明德就是良知。《大学》说明德,在王阳明那里叫良知,“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比如我们坐在公交车上见一老者摇摇晃晃费力的站着,我们就会内心感到不舒服,从而站起来让座;又比如我们见到一只被飞驰的汽车撞飞的苟延残喘的小狗,我们会感到一阵悲悯,因为我们感受到一条生命在逝去。我们的良知便在当下呈现了。良知就在我们身上,就在我们的心里。再比如任何一个人犯了错或做了错事,他一定会有为自己的这个行为做辩护的愿望,这就表明他有羞恶之心,也即良知。

当下呈现,说明他不是头脑中的推理,他不是经过了概念判断推理,而是说他的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时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现了。所以这不是头脑的事,而是心的事情,良知不是在头脑里,而是在我们心里,这个心里面就是我们的生命情感。

头脑里面的是概念判断推理。而良知是我们生命情感的本身的存在。

**头脑与心是有区别的

如一个人失恋后找朋友倾诉,朋友跟他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此人听后觉得有道理,头脑想通了,因为它完全符合理性。他的头脑决定把这件事放下,他的头脑刚刚做下这个决定,他的头脑又一阵的难受起来。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下了眉头叫头脑想通了,却上心头,心里又来。这就是头脑和心的区别。由此我们知道心更根本。在心里面活动的是生命体验,生命感受。我们不可能用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把我们心中的生命情感消解掉。心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平时你看不到,它在关键的场合突然爆发出来,叫做当下呈现。

按朱熹所讲,天下先有孝之理,而后才有孝之心。然而与父母对簿公堂的子女,他们当然知道孝之理,问题在于没有孝敬之心了。而这个心就是情感,就是生命情感。

王阳明把这个关系颠倒过来了,把孝之理和孝之心的关系颠倒过来了。他讲天下因为有孝敬之心,才会有孝之理。宰予问孔子,服丧三年时间是否过长。孔子反问他,如果你的父母去世的话,你吃得好穿得好(食夫稻衣夫锦),你会心安吗?宰予说:安。孔子说:汝安则为之。宰予离开后,孔子忍不住说了一句话:予之不仁也。孔子用心安与否做标准判断出宰予这个人仁不仁。所以儒家的核心观念“仁”,它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生命情感的真相。我们对父母的爱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过父母亲给我们的关爱和恩典。由此如果我们还不去回报,我们会心安吗?孝敬之心就是这么来的。它不是来自于我们的头脑对一份道理的认识,而是来自我们对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的亲身感受。由于有这份亲身感受,我们就想要去回报,不回报就会心不安。这个安与不安不是头脑的事情,而是心的事情。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就是良知的呼声。“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良知是天理的灵觉,它才是真正的力量。头脑是压不过它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生活了。第一个关系就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你就在此关系中,你的心就来了。然后再扩展了,兄弟的关系、夫妻的关系、朋友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有五种,叫五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把这五种关系拿掉,我们说还有一个individual,在中国思想中是属于不可理解的。马斯洛说人有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价值的实现于中国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中国人每一个个人在人生的历程中或成功或失败,这些成功或失败的价值最后都落实在我们跟亲人的关系中,也落实在我们跟民族的关系中。你在人生的舞台中取得了成功,你就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了吗?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他要让父母知道,告慰父母,让妻子或丈夫知道,让孩子知道,这是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和落实。为人父母后我们突然明白为人父母的责任,开始为下一代而奋斗。这是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地方。个人主义不适合于中国,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方式、人生价值境界在儒道佛里,而不在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学里。

王阳明讲的心是良知所在的地方,良知不是理性认识,而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真相的领会。因为有孝敬之心,才有人的孝之理,而孝之心就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我们感受到父母给我们的恩典,我们想要去回报,这叫孝敬之心。无此心即无此理。

此即为“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

2.阳明心学的第二个命题: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全部学问如果概括的话,就三个字:致良知

致是什么意思?良知是有声音的,所以致良知就是听良知,致就是听。根本的关键处就在听,怕的是你听不到。有时候受到干扰了,你就听不到了。干扰来自种种,一种叫私欲,还有一种叫做理性的逻辑。理性很发达也让你听不到,良知是超越逻辑的,放下你那个逻辑的心,逻辑的头脑,放下你的私欲对你的支配,你才可能听。

我们如何去听呢?这需要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这个听就是行),离开行(即生命实践)永远不可能听,在头脑的理性逻辑思考中是听不到良知所发出的声音的。我们请我们的年轻一代都坐在教室里,然后给他们讲一番做人的道理,绝不解决问题。所以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下一代听到良知呢?叫他们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听)良知的当下呈现。

3.阳明心学第三个命题:知行合一

致良知。如何致?致就是听、如何听?知行合一。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听到良知,知和行不能分作两件事,它本不是两件事,它是一件事。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公交让座为例)我在公交车上见一老者颤颤巍巍的站着,于心不忍,这便是良知当下呈现,由之而有了让座的这个行为。良知的当下呈现是我让座这个行为的起始,而让座行为的做出便是我良知的完成。这一切都是在生命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的学习并不能使我们的良知当下呈现。心学这个学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学了就要习,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是叫我们去身体力行的。行有未到处,一定是知没到。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实践之功夫,而不是单纯认识的活动。不然知是不曾知,如果你不能实践,就是你还没知呢,一知就行动,因为心向往之(我们的良知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要这样做)。他说不然知是不曾知,未曾知过,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

如我们学书法练毛笔字。按照王阳明心学,不要求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的功夫。现在你一练习书法就想书法大成,有人欣赏。错了。你要做的只是浇灌你的树根,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枝想。种树时你在想它应该开出灿烂的花朵,应该有茂盛的叶,应该有很好的枝,你就带着这样的目标去种树了,殊不知花也罢叶也罢枝也罢是树根只要扎的深,它自然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你求的。你如果练书法不图字好看(这是第一个前提),你如果办企业不图晋升五百强,你把这件事情认认真真做,用敬了,这叫功夫。在根子上落手,那叫浇灌,只要树根浇灌的好,只要根扎的深,它还怕什么呢?冬天一定会来,这棵树的花叶都要凋零,那么光秃秃的树枝死了,没关系。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又花繁叶盛起来。如果那个树的根扎的不深,就冻死了。就是这个道理。

王阳明心学运用到我们生活中来,它是实践、知行合一。如何知行合一?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听良知,良知乃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根本。它和天在一起,良知就是天理。听成百上千的圣人箴言,学会很多道理,我们依然会在心的层面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我们去听从我们内心的良知的声音。

如果我们用王阳明心学来阐发孟论,我们别忘记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为你有止于至善的目标,就是你有人生目标了,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叫定静安虑,定静安虑来自知道目标叫知。知止而后能定,人才定下来了,我们现在年轻人就定不下来。定而后能静,不管周遭怎样的混乱,你静。静而后能安,有信心有自信。安而后能虑,把事情考虑的周祥,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拓展:零碎的知识

1.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你要摆脱众相对你的迷惑,这一步叫出世,藏观金器。同时金子本身不脱离种种的器,你要求金子本身也要在种种的器里面求,于是第二层意思来了;第二,禅宗叫我们修行,就拿烦恼来修,烦恼即菩提。烦恼与智慧同出一源----心。我们的烦恼证明了我们的无限心,证明了孟子讲的心,没有此心即无烦恼。怎么修呢?烦恼成了我们修行的材料,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禅宗。如风吹水,自然成纹,你生活在世界上,怎么会不遇到风呢。烦恼是波浪,水还是水。大海汹涌澎湃,而海水的总量依然不增不减。所以禅宗让我们抓住烦恼来修自己的心。

2.我们指出了心学中心的存在,我们将之丢失,又将之求回来,孟子说这叫学问之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个心的亡失实在是很容易发生,也比较自然。如由童心进入长大后的功利境界,知道了趋利避害,即丢失了本心,人生也就不自在起来,正如中国老百姓所说: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我们现在教育下一代的方式是让他们早早的不自在,越早越好,双语幼儿园,奥数学习班,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利害得失,知道自己的前程如何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所有的知识、经验、手段,让他们丢失其心,然后再把它求回来,很难。他们到自己要求的时候是三十几岁之后,80后来了,80后正在反思自己的三观问题。

50后的上一辈对80后有一个不可推卸的精神上的债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心”再求回来,人要安心立命,我们下一代最缺失的不是知识,技巧和运用逻辑符号的能力,而是缺乏人生的基本的信念。慧根与智商不同,两者之中慧根更为根本。我们应如何看待我们下一代成功的标准?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奋斗,我们想脱贫,想发财。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留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我们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曾经在根本上帮助他们营造他们的精神家园与否呢?我们教育当中缺失了最根本的东西,我们追求的卓越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基础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

   3.佛性并不是空寂,佛性是人生不朽之价值的总和,其中一个方面叫爱情。

仓央嘉措写到:“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仓央嘉措用这首诗把爱情收归了佛门。我心即是宇宙,何为宇宙----人类生活不朽的价值,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我们来到这世界做一次人就是展开我们的人生,就是要进入这不朽的价值。佛学让我们活的更好,而不是让我们拒绝生活。

于是(王阳明心学在宋朝的先驱人物)陆象山说:“宇宙内事,即己分内事。己分内事皆为世界宇宙内事。”与异性相恋不只是属于个人自己的事,它是宇宙内事。失恋之伤心亦属于宇宙内事,而不是你个人的偶然的不幸。我们年轻的一代,要有心学的修养,就是这个道理。

心学不是心理学,心学在于使人改变人生态度,来访者的人生态度在根本上没改变,他们只是受制于这个时代的驱迫,时代将那些价值标准、成功标准全部给了他们。有人问,在今天讲王阳明心学有什么现实意义?这就是----我们能不能还我们中国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王阳明临走之前留下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不管周围怎样的黑暗,我们的心是光明的。

没有禅宗或者没有慧能,即没有后来的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所以隋唐时候的佛学,他的最高成果禅宗为宋明心学准备好了思想材料,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4.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未见本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亦未见本心。还没有见性,成佛。慧能的偈句要比神秀的高。

神秀是说我们本来有一个干净的心,然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可能要沾染上灰尘,那么何为修行呢?神秀用这首偈句表达他对修行的理解,它的理解是不断地擦灰,即不断地把我们的心跟外部世界隔绝开来,要保持这种隔绝。因为外部世界充满了烦恼。在这层意思中,他把心和烦恼对立了起来,这个对立错了。我们上午讲过,烦恼就来自于我们的心,智慧也来自于我们的心,智慧与烦恼是对立的,但他们同出一源。你不能将这二者对立起来,二元对立,这是其中一个错。还有一个错,他把修行看成是对烦恼的拒绝,这意味着把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求个人的治疗,那叫小成佛教,只求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不是释迦摩尼的智慧。大智慧就是大悲悯,你没有悲悯就没有智慧,我们不能将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我们应拥抱众生的烦恼,把众生的烦恼也看成自己的烦恼,把众生的罪过也看成自己的罪过,这才是大乘佛教。智慧就是悲悯,而非聪明,没有智慧的聪明很可怕,就是这样判断慧根的,因为悲悯和智慧是同一件事情。你的心大了,打破了形骸之间隔,否则怎会有悲悯。

慧能的偈句针对了慧能的偈句的毛病,针锋相对,将二元对立的东西无掉了,将心与外部世界的对立无掉了。无掉了之后并非什么都没有了,有东西来。但这时候的慧能不知道,他的偈句其实表达了金刚经八个字的前四个字:应无所住。也不要把自己这个本来干净的心当回事住在那里了,那叫着了净相,这也是住相。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莲花生长在污泥中,智慧从烦恼中来。世界上如果本无烦恼,要智慧干嘛?所以要彻底,慧能彻底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所住。无了之后你不能停留在无里面,你说出了空,不能停留在空里面,那叫执着于空,又是烦恼,你还要将空再空掉,那叫空空。要回到人世间,再入世。     

禅宗讲修行要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界。如何更进一步?回到生活中来。这时候的慧能尚未见性,因为后四个字-----而生其心他还不知道,但他已经到了悟的前夜了。如果说神秀只在门外未入门内,那么慧能是已经站在门槛上了,他只要再跨一步就进去了。

弘仁法师看到其偈句后,用鞋子把它擦了,这个动作有禅意。慧能的偈句表达的是无的境界,擦掉实际上对这个无再无一次,将这个空再空一次,空空。弘仁法师见慧能“腰石舂米”,第一句话就说了:“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斯夫。”三更时分,弘仁法师为慧能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当下大悟,连说五个何其(没想到)。

何其自性,本自清静;

何其自性,本无生灭;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就是自本性,即自本心,就是而生其心那个心,也就是佛性,人人都具备。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无论我们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乐进也罢,恐惧也罢,都不至于撼动它。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万事万物的真理,我们自性本来具备。这恰好是如孟子所说的那句话:“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真理不要到本心之外去求。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法就是事物,万法就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的真实的意义只向我们的佛性呈现,平时我们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意义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你见到了佛性之后,万事万物的真实意义才向你呈现。这就是五个何其。

我们讲慧能顿悟的这个例子,也就是在说金刚经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一来,叫自本性起来,就成了佛,叫即心即佛

禅宗通过慧能奠定了基础,禅宗就是佛教中的心学,他对心的领会,叫自本心,也就是佛性。佛性人人都具备,但是平时没看到,因为心没起来,你看不到不是用眼睛看。佛教中讲观想,此观者不是眼睛看,而是本心起来。这个本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把小我放下来叫去除了人我别。我们非常重视自己这个我,我们不断地拿出来跟别人比,如果发现别人比自己高则心生嫉妒,如果发现别人比自己低则心生傲慢。我们不断拿出来跟人家比的那个我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但不是自己的自性。所以禅宗修行第一件事就解决这个东西,减去这样的小我。去掉人我别,放下那个本来不是你本来面目的东西。

慧能跟嘲笑他的和尚说了:切不可轻视初学者,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的罪。人类文明、社会文明中的种种的病症有一个总的根源:轻视别人,所以叫无边无量的罪。佛家把文明的病症的根源点的非常清楚。

有人问慧能何为功德,慧能回答: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是我们心灵所达到的境界,那叫见了佛性了,自见本性,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人与人打交道,人与人打交道的原则应该是平等,所以说平等是德。合起来叫功德。

所以修禅宗/学习禅宗第一件事情要守戒,一切宗派都是如此。即所谓戒定慧。禅宗守什么戒:戒轻视他人,没有这一步就谈不上后面的定慧。禅宗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提出了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的根据在于“人皆有佛性”。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所以佛教严格来说不是宗教,他是无神论的,释迦摩尼是普通的人,我们有汉字佛范翻译梵文中那个单词叫Buddha,Buddha的本意是觉悟者。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所以永不可轻视任何人。所以老百姓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没有希望的,因为他身上有佛性在。

5.阳明心学第一层意思,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我们现在做事每每凭借的都是心外之理。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合起来叫做四书,第一本就是《大学》,《大学》这本书对于我们中国人的哲学修养是第一本要看的书,这叫初学入德之门。《大学》相传由曾子所作,它本在《礼记》中,二程将《礼记》中《大学》这一篇专门抽出来让他成为一本单独的、独立的书。《中庸》由曾子的学生子思子(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所作。

我们先讲《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纲领,大学,即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即学做君子。孔子说自己“15志于学”,有志于学问,学做圣贤,学习圣贤的境界。15岁之后叫大学,15岁之前叫小学。小学在古代是,一个孩子在孩提时代逐渐的要教他识字、算数、骑马、音乐,还要教他洒扫应对、待人接物。到了十五岁就是大学,就是要学习做君子。于是就要读这本书—《大学》,《大学》就是大人之学。第一句话就讲出了三条纲领。

何为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一个动词,我们本有明德,但我们没看到它,它被遮蔽了。再把它拿出来,启发出来,彰显出来,叫做明明德。明德就是心之德,德用英语来说是virtue,就是一个事物的特征属性或德性,它不等于伦理学概念,每个东西都有它的virtue,如我们两条腿的virtue是跑步弹跳,我们头脑的virtue是思考、学习,而我们心的virtue叫明德。如何明?在亲民,明明德不是个人关在书斋里面自己苦思冥想,它的功夫途径在于体察体会人民生活。因为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到15岁就要领会百姓的生活,人民的平常的生活,里面有道。这叫亲民。然后止于至善,就是最高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这叫至善。这是王阳明对至善的理解,至善就是使我们的心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跟天理一致,叫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极就是标准。我们的本心、明德一旦明了,就回到明德中,叫明明德。明明德修养的途径就是亲民,就是领会人民生活,指向的目标是: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这个心中所想到的东西无一不是天理之标准,不掺杂任何的小我的私欲、个人的偏见,清洗干净,把偏见、私欲清洗掉,这叫做纯乎天理之极,这种状态就叫做至善。

这是大学的三纲领。下面还有八条目。具体怎么来做呢?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就是在生命实践中见到自己的本心/良知/天理,于是致知,然后采取用敬的功夫达到诚意,由此而正心。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讲:王德峰讲心学
王德峰——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观后总结自用
心学微言
明心见性II: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王德峰:阳明心学何以成为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出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