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什肯纳齐的钢琴艺术
文/张烨凯尼诺夫

       有人这样评价他:阿什肯纳齐和布伦德尔是当今仅有的两位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的钢琴家。也有人这样评价他:这个人是20世纪最让人失望的钢琴家。

       当年吉列尔斯在西方世界一炮而红之后,他给狂热的听众和媒体留下了这样的话:“想要见识真正的强人,就去瞧瞧里赫特吧。如果让我推荐一个强大的年轻人,那么他是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1958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由于种种原因,阿什肯纳齐被哈拉塞维茨压倒,屈居第二,身为评委之一的米开朗杰利愤然拒绝签字,跑到华沙的小酒馆里借酒浇愁。

        但是,还有更多时候,人们几乎遗忘了他。当他们厌倦了和他同辈的波利尼、阿格里奇,年轻些的佩拉希亚、普列特涅夫,甚至更年轻的基辛、刘易斯、安兹涅斯,才会偶然想起,原来还有个矮小的老头叫阿什肯纳齐。

       两个极端的评价,让所有不熟悉阿什肯纳齐的人都感到迷惑。凤凰卫视对他的采访,也都只留下大量毫无用处的信息。阿什肯纳齐究竟是一位怎样的钢琴家?这里,身为阿什肯纳齐粉丝的我将用理性的眼光为各位筒子们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一、演奏风格

       有资料是这样评价阿什肯纳齐的演奏风格的:细腻,诗意,精致。我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评价。首先,他是俄罗斯学院派的代表,后来又没有师从风格比较精细、对特定作品内涵挖掘得很深的大师(米开朗杰利、科尔托等)。其次,听他本身的演奏,我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在分句中朴实的风格,那是比较自然的朴实,而不是德奥的严谨,和科尔托弗朗索瓦之流的浪漫更是毫不搭边。第三,他并没有大量运用自由速度。

       详细地说阿什肯纳齐的分句和速度控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不修边幅。在大的格局上,他有自己的思考(比如肖邦夜曲中的快慢和渐强渐弱),但是在细节的停顿、速度处理上面,他一贯采用自然流利的做法。

       如果说阿什肯纳齐有什么精细的地方,那就是他的音色。在低音区,他的音色偏“空”、偏“肉”,听起来有一种让人揪心的魔力(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中音区和高音区圆润精细。这和许多钢琴家都不一样——他是各个音区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音色,而其他很多钢琴家则是所有音区都是一样的音色。比如绝世大神里赫特,他是所有音区都十分结实饱满雍容大气的;而霍洛维茨,在转投DG之前一直都保持着极富爆炸力的音色;米开朗杰利,兼具里赫特以及阿什肯纳齐中高音区的特点,但一样是所有音区的音色都是一个特点。

       花大笔墨写阿什肯纳齐精细而多样的音色,并不在于说明他有多精致,而在于告诉大家,他唯一精致的地方就是音色,除此之外无他。

       我一直认为,音色是爱乐者聆听时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部分,但对一个钢琴家而言,若要评论他的风格与水平,音色其实是一个很次要的东西,真正关键的还是在分句和速度控制。比如弗朗索瓦,他的音色其实很糟,到了立体声录音技术很成熟的70年代,他的琴声听起来还像历史录音那样不堪入耳,可是在分句和自由速度的运用上的强大功力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浪漫派钢琴家的杰出代表。又如米开朗杰利,米大神对音色的追求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可是人们对他的评价普遍倾向于“哲学性浓厚”,而非“浪漫至极”。

       综上所述,阿什肯纳齐其实是一位风格自然朴实的钢琴家。浪漫?精细?噢,那不过是度娘在吹水罢了。更有甚者还说什么阿什肯纳齐是“伦敦派”(子虚乌有)...啧啧,笔者被囧翻了。拜托,老兄,了解了解究竟有哪些流派&听完了再发话,OK?

二、作曲家作品分析

       我觉得阿什肯纳齐是个疯子。他似乎把可以弹的人都弹了个遍,甚至芬兰现代作曲家劳塔瓦拉这种现代得不能再现代,一般钢琴家都很少碰的作曲家,他也碰了。那么,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作曲家中,他究竟擅长哪些?又“玷污”了谁?下面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1.巴赫。

       巴赫是阿什肯纳齐近几年才碰的,原因有二:一,作为一位主攻浪漫主义的钢琴家,他已经厌倦了那些熟悉的面孔,而开始探究巴赫的数理乐趣;二,手指被诊断出退行性关节炎(也算是钢琴家的职业病了)之后,他扛不动复杂的作品了,巴赫在技巧上相对简单,可以接受。他的巴赫的录音有两个,一个是六首帕蒂塔,另一个是十二平均律。帕蒂塔反响平平,然而十二平均律却可以一听。他的十二平均律无比经典地表现出他朴实的风格,四平八稳,不加感情不加个人化处理,只是忠实地把音符和逻辑交待出来。整体偏安静,个人很喜欢这种宁静的气质。但是也有不少人说,他的十二平均律让人昏昏欲睡。总体来说,他的巴赫还算过得去,但和瓦尔哈图雷克等巴赫传统名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2.莫扎特。

       阿什肯纳齐只录过莫扎特一类作品:钢琴协奏曲全集。俄国钢琴家在莫扎特贝多芬等德奥作曲家领域向来表现平庸(除了里赫特和吉列尔斯),但阿什肯纳齐靠着对莫扎特的完美演绎颠覆了我们的印象。可以说,莫扎特是最适合阿什肯纳齐的作曲家之一。四平八稳的架构,优美的旋律,自然优雅又不失活泼的情调,实在太适合阿什肯纳齐来演绎了。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分句和速度朴实的特点,把莫扎特作品的架构搭得很自然流畅,同时用精致的音色表现出莫扎特轻巧自然流利的情调。整体听起来,他的莫扎特优雅自然而深刻,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演绎,可以与安达、巴克豪斯、埃德温·费舍尔等传统名家媲美。

       3.贝多芬。

       如果让我来评价他的贝多芬,我会用四个字去概括:天堂地狱。

        他和帕尔曼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是绝对毋庸置疑的上品,堪比肯普夫和梅纽因组合以及海德塞克和费拉斯组合。

       在名家云集的贝多芬钢奏领域,他出人意料地开拓了自己的一片地盘。阿什肯纳齐录过贝多芬钢奏全集,据反映他的晚期贝钢奏表现不佳,早期也不是很突出,但在贝多芬几首著名钢奏的演绎上,他相当出彩。悲怆、月光、田园、暴风雨、华尔斯坦、热情、告别,每一首质量都很不错。虽然不见得使了很大劲来表现贝多芬的激情,但他一扫自己精致的、偏“肉”的触键风格,把这几首作品处理得干脆利落、爆发力强,让人听起来十分过瘾。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悲怆、月光、华尔斯坦、热情这四首作品,足以位列最佳演绎之中。

       《迪亚贝利变奏曲》是2007年70大寿时录的,水准还不错,但是比不上波利尼。

       如果我们把阿什肯纳齐的贝多芬小奏和几首著名钢奏比喻为天堂的话,那么,他的贝多芬钢协绝对是地狱中的地狱。他正式出版的三个贝多芬钢协全集,都恶评如潮,而我本人观看的由他演奏、海汀克指挥音乐厅管弦乐团协奏的贝多芬钢协视频,也极其平庸。这种平庸充分暴露了俄国钢琴家演奏德奥作品的通病:初听上去没什么大问题,但一细听,什么都觉得怪异,结构搭建、分句、细节处理,处处让人囧上天。

       大奏平庸。可听性不高,也属地狱。

       4.舒曼。

       我很诚实。我本来就不太听舒曼。何况是并不属于舒曼名家的阿什肯纳齐的演奏。不过向来很认真地在美国亚马逊上看买家的乐评的我还是不会放过阿什肯纳齐。下面就转述一位来自亚马逊的资深舒曼粉的评价:

       阿什肯纳齐的舒曼也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说,在偏技巧性的作品中,他有很好的表现,比如交响练习曲,该舒曼粉认为,阿什的交响练习曲堪比里赫特大神;但在比较富有感情的作品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把握舒曼的特点(好吧我不太清楚舒曼的特点是怎样的),没办法把作曲家的情感传递给听众。

       听过他早年的舒曼钢协,一般般。

       5.勃拉姆斯。

       又是阿什肯纳齐帕尔曼组合。又是小提琴奏鸣曲。又是巅峰。

       至于勃拉姆斯的其他钢琴作品,啊哈,我们就当阿什肯纳齐没弹过好了。

       6.肖邦。

       全集,又是全集。身为世界上录全集最多的钢琴家,阿什肯纳齐怎么会放过肖邦?他甚至连肖邦那些本应该被人遗忘的垃圾得不行的艺术歌曲都也录了……让人无语。有人说他是肖邦的名家,对此我并不同意。首先,肖邦弹得好的人太多了,阿什肯纳齐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其次,他的肖邦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并不像科尔托、鲁宾斯坦、弗朗索瓦那样全面扎实,也不像李帕蒂那样弹得不多但是每一首都惊为天人。

       他的玛祖卡、三首钢奏、练习曲是上佳演绎,绝对不可错过。尤其是玛祖卡,也许是自身的流亡经历影响,他很深刻地表现出了玛祖卡中的悲剧性。练习曲和波利尼的类似,都是学院派,但感情更丰厚。不过这里我要暂且歪楼,推荐另一人的肖邦练习曲:弗朗索瓦。太颠覆了!太感情了!太魔幻了!吸引力太强大了!赞赞赞!回到正题。阿什肯纳齐的叙事曲、谐谑曲、圆舞曲也很出彩,虽不像前几类作品那样立于巅峰,但可听性很强。

       夜曲是我要重点讨论的。他的夜曲也算是较好的演奏,但只能算是准一流,和波利尼的水准差不多(个人观点)。拿阿什肯纳齐的夜曲和波利尼的夜曲比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倒不是因为水准相近,而是因为风格异同十分有趣。夜曲再度呈现了阿什肯纳齐的经典风格,总体朴实,大结构有想法,细节自然平实不修边幅。在大段大段的切分上,很有特点,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也颇为巧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音符与音符之间完全自然处理,少了很多色彩。声部平衡做得很好。总体来说,他的夜曲是比较沉静稳重的,恰好对上笔者的口味,但相信不少肖邦粉丝不会喜欢。至于波利尼,他恰好是反面,大结构绝对理性冷静,但是在细节处理上又很有个性,让人颇为迷醉。将这两版处理手法恰好相反的夜曲比较着听,不失为一种乐趣。

       前奏曲一般般。还是听索科洛夫和阿劳的吧。

       钢协,当你有了齐默尔曼阿格里奇鲁宾斯坦波利尼,干嘛还要理会阿什肯纳齐?即兴曲,太平庸。噢,波兰舞曲,那叫一个软蛋啊,被波利尼完爆,我们扔垃圾桶好了。

       7.李斯特。

       阿什肯纳齐的肖邦总体不见得是顶尖,但依旧有竞争力,这让我们期待他的李斯特了。可是你知道他的手是熊掌吗?老头子自己都承认了,因为手太小,李斯特对他来说,很艰难。他的超技似乎反响很平淡。好了,李斯特名家这么多,我们没必要听一个自己都承认弹不好李斯特的人弹吧?

       8.柴可夫斯基。

       《四季》弹得很好,其他没什么。柴一?噢,my,很一般,那种粗野气沧桑感出不来。

       9.拉赫玛尼诺夫。

       来了!来了!重头戏来了!身为资深拉赫粉的我要大吼一句:如果阿什肯纳齐的拉赫玛尼诺夫还不好的话,那全世界弹拉赫玛尼诺夫的人都下地狱吧!!!

       套用冯骥才的一句话:他是第一,没有第二,第三差了十万八千里。不然,他怎么做得了国际拉赫玛尼诺夫协会的会长呢?

       前奏曲。唯一在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全集上可以与阿什肯纳齐竞争的就是魏森博格。魏森博格技巧完美,演奏辉煌灵动,但缺少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阴郁本色,而阿什肯纳齐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著名的Op.23 - 5,魏森博格弹得很雄健活跃,然而阿什肯纳齐触键明显偏软。初听不习惯,但是听完拉赫本人更加软蛋更加阴郁的演奏,我豁然开朗。遵从作曲家的意愿还是第一位的,所以,阿什肯纳齐顺利压倒魏森博格。据说近几年鲁甘斯基(1994老柴亚军,冠军空缺)的不错,我还没听过,不知道能不能媲美阿什肯纳齐呢。

       钢协。录拉赫钢协的牛人很多。拉赫本人就不用说了,拉二有里赫特大神,拉三有霍洛维茨,拉四有米开朗杰利大神,他们都对阿什肯纳齐形成了强大压力。二三四每一首都有很强的竞争者,但从全集来看,阿什肯纳齐还是当之无愧的头名。他三次录制拉二拉三,两次录制拉一拉四,有很丰富的经验。而拉氏本人把情感藏得太深,一昧快跑,可听性很差。阿什肯纳齐与普列文以及海汀克分别都有全集,但我们不能够照着唱片公司的出版品就放入囊中,而应该有所针对地选择。拉一:普列文;拉二:普列文或早年康德拉辛;拉三:毫无疑问海汀克,普列文那次阿什肯纳齐表现很失准,早年和费斯图拉里的太嫩;拉四:普列文。唯一在全集上对阿什肯纳齐构成威胁的应该是鲁甘斯基,但是拉二和拉三第三乐章火候稍稍欠奉。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他的演奏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老一辈诸如鲁宾斯坦,新人诸如王羽佳,通通被阿什肯纳齐秒杀。然而,鲁甘斯基的演奏更为狂放,充分表现出帕狂张牙舞爪的气质,而该柔和之处也可媲美阿什肯纳齐,总体更胜一筹。

       第二钢奏。还是霍洛维茨好些,不过阿什肯纳齐也属顶尖。

       双钢组曲。不听阿什肯纳齐和普列文合作的听谁呢?

       音画练习曲。那个阴郁啊,那个鬼魅啊,那个妖娆啊。阿什肯纳齐对拉赫的理解太深刻了,完全颠覆了自己朴实平静的风格,音画尤其如此。。。你简直不会相信这样的音画是一位朴实派的钢琴家弹出来的。

       科列里主题变奏与肖邦主题变奏。这两首不是很多人都录制过。和阿什肯纳齐抬杠的还是鲁甘斯基。你别说,这个40左右的年轻钢琴家还真特别擅长拉赫玛尼诺夫。在科列里主题变奏上,阿什肯纳齐的火候还是更到位的,肖邦主题变奏鲁甘斯基赢了,因为老头子似乎没碰过。

       大提琴奏鸣曲。拉赫的大奏实在太不出名了,所以老爷子竞争对手没几个。他和哈勒尔有一个录音,听不出太多所以然。我觉得是作曲家写得烂的问题。如果要找竞争者的话,那就是阿格里奇和米沙·麦斯基组合吧。

       10.普罗科菲耶夫

       我不怎么听普罗。主要是不习惯。不过普遍评价他的普罗钢协很经典。

       11.斯克里亚宾。

       同样不听。外界评价是,他的斯克里亚宾奏鸣曲可以和里赫特霍洛维茨对撼。

       12.拉威尔。

       还是不听。现代的音乐家都比较难接受。据说年轻时弹的《夜之加斯帕》很厉害,其他的没什么。

       13.肖斯塔科维奇。

       又不听。不过知道阿什肯纳齐录了前奏曲和赋格全集。听说反响不错。

 

       总体上看,阿什肯纳齐擅长的作曲家如下:拉赫玛尼诺夫,莫扎特,普罗科菲耶夫,斯克里亚宾,肖邦。他演奏的作曲家风格跨度很大,但最擅长的应该还是晚期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三、唱片选粹

1、DECCA单张正价。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指挥:海汀克。

2、DECCA单张中价。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指挥:普列文。

3、DECCA小双张。拉赫玛尼诺夫双钢琴作品集(其中还包含音画和科列里)。另一位钢琴演奏者:普列文。

4、DECCA小双张。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全集和第二钢琴奏鸣曲。

5、DECCA小双张。肖邦玛祖卡全集。

6、DECCA小双张。肖邦练习曲全集和奏鸣曲全集。

7、DECCA小双张。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全集。指挥:夏尔·迪图瓦。

8、DECCA小双张。贝多芬著名钢琴奏鸣曲集。(悲怆、月光、田园、暴风雨、华尔斯坦、热情、告别)

9、DECCA环保装。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10CD。指挥:阿什肯纳齐。双钢协和三钢协客串:巴伦博伊姆、傅聪。

10、DECCA硬盒装。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4CD。小提琴演奏:帕尔曼。

 

四、结语

       现在是作出终极评价的时候了。我相信之前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虽然身为阿什肯纳齐的粉丝,但我还是公允地对他不少水准较差的演奏作出了批判。但是回到最后,我仍然认为,阿什肯纳齐是最被人们忽视的名家。和里赫特、米开朗杰利相比,他的确差了一个档次,但他依旧足以被我们称为“大师”。我甚至认为,相比肯普夫这类名家,他也绝对不落下风。

       我之所以认为阿什肯纳齐是大师,原因如下。首先,他的基本功很扎实,不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肯普夫老了以后技巧退化得非常严重,比如舒曼《童年情景》的“Cathcing me~”这一章,左手很明显跑不起来,呆滞死板,完全表现不出小孩子飞奔的景象。然而70岁的阿什肯纳齐在手指罹患退行性关节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扛下长达70分钟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可见其技巧之扎实。其次,在音色表现领域,他和米开朗杰利、齐默尔曼一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人们注意到音色在欣赏音乐时的重要性。再者,他擅长的作曲家已经够多了,拉赫、莫扎特、普罗、斯克、肖邦。

       我很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阿什肯纳齐。因为他录的曲目太多太多了,制造了大量水准平庸的垃圾录音。对于一个钢琴家而言,这的确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阿什肯纳齐的垃圾录音虽然多,但优质录音也不少了,而且都堪称巅峰之作。我只能说他拼命录全集很不聪明,虽然赚到不少版税,但是坏了自己的名声。我们换另外一个角度看,很多所谓的名家其实曲目选择方向非常窄,比如肯普夫,贝多芬很厉害,但其他的不见得非常出众;又如古尔德,巴赫一绝,但是其他的弹得也少,水平也差;弗朗索瓦,除了肖邦德彪西拉威尔就没有别的了。和他齐名的布伦德尔也一样。倘若他们都像阿什肯纳齐这样大量录制曲目,恐怕金字招牌早就变成草垛子了。所以,我们不应该为了垃圾的曲目去过分地批判阿什肯纳齐,更不应该偏激地说他水平低下。

       再提一个问题,那就是阿什肯纳齐对钢琴的态度是很虔诚的。他为人很低调也很谦虚,并不避讳自己的缺点(比如扛不动李斯特),也不会很高调地和媒体互动。这样,他毕竟还是有更多时间去研究曲子的,这弥补了他演奏的作曲家过多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缺憾。鲁宾斯坦就逊多了,除了肖邦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居然弹肖邦也不敢碰练习曲!!),又偏偏喜欢这弹弹那弹弹,练琴时间又少(整天都去泡妞调情),制造了可与阿什肯纳齐等量齐观的垃圾,可是人还无比高傲自大。相比之下,阿什肯纳齐做到谦虚、虔诚,这还是很识趣的。

       希望这篇关于阿什肯纳齐的文章能够给练琴的同学一些启发,也希望有意深入聆听某位钢琴家的朋友能够放下对阿什肯纳齐的偏见,去欣赏他的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十大钢琴家介绍
【馨闻旋律·一周集萃】追忆傅雷
《企鹅古典唱片指南》三星戴花,尽显小提琴与钢琴的“珠联璧合”|帕尔曼&阿什肯纳吉《贝多芬:小提琴奏鸣...
阿什肯纳齐《贝多芬
拉赫玛尼诺夫 音画练习曲(阿什肯纳齐)
阿什肯纳齐演奏肖邦练习曲 Op.10 No.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