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五千年演义》(2)虞舜教化


2.虞舜教化

清人绘帝舜像。

虞舜教化

在古冀州平阳之西南数百里有一个小小村落,叫姚墟,其中一户人家姓虞,是颛顼的后代。舜就出生在这户人家。

据《史记》,舜的父亲是瞽叟,母名握登。

舜,名“重华”,传说目有双瞳而得此名,舜是其谥号,《谥法》说:“仁圣盛明曰舜。”

瞽叟和握登生了两个儿子,舜是其次子,生于姚墟,故姓姚。自小聪明睿智,排行第二,所以又叫仲华。

据《竹书纪年》,舜“母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故名重华”。

此外,舜的形体还有许多奇异之处:他的掌心,有文如“褒”字,前额突出,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而方,龙颜大口,口大可以容拳,龙颜而日角。

展开剩余90%

风雨童年

舜两岁时,生母去世,父娶了继室。后母后来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叫象,女儿叫敤首。有了亲生子女后,后母对舜兄弟俩经常打骂,还挑动舜的父亲对兄弟俩无端责罚,兄弟俩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舜的哥哥受不住折磨,过早死去。

舜十岁左右,有个叫务成子的修道人主动教舜和其他孩子读书。务成子知道,舜苦尽之后,将来必成大器。

舜的后母不想让舜去读书,在邻居的安排下,舜给邻居家放牛,同时跟随务成子学习读书、写字和做人的各种道理,以及天文地理及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就这样舜一边放牛一边上学,随务成子读了三年书。后来舜又师事尹寿子。

由于舜的仁孝感动了上天,他在历山种田时,有大象跑来帮他耕地,有鸟儿飞来帮他清理田间杂草。

孝感动天

舜帝青年时代就以至孝而闻名。舜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瞽叟续娶,继母生了个弟弟名叫象。“父顽,母嚣,象傲”,就是说,他的父亲瞽叟不辨是非,继母言语荒谬,继母所生的弟弟象骄慢成性。一家人都容不下舜,时时想谋害他,多次欲置了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对弟弟不失兄道,爱护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对他们给予帮助。

舜没有怨恨家人,对他们一如既往。舜的宽宏气度感化了家人,最终使他们改恶从善。后来,舜的事迹被列为儒家“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

德播世间

舜十几岁时就被赶出家门,他独自一人来到历山耕种。他虽然历尽困苦艰难,但仍将自己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和财帛接济父母和其他贫困的人。有人效仿他来到历山耕种,舜就把自己耕过的土地让给别人,自己再开垦荒地。到历山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受到舜的感化,和睦相处,礼让成风,都知道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到历山开荒种地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大的村落。

舜在雷泽捕鱼时,也有人为渔场发生争斗,舜就把鱼多的渔场让给别人,自己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捕鱼。在他的带动下雷泽的人都能互相谦让,争相把好的渔场让给别人,再没有了争斗。

舜曾经在黄河之滨的诸冯村制作陶器。那里的人造的陶器十分粗劣,舜用心投入,制出的陶器既美观又耐用,而且表里成色相同。陶工们都向他学习,因此河滨出品的陶器都不粗疵而特别精细。所以他的陶器深受人们喜爱,许多制陶的人们都愿意向舜请教,舜也乐于将技术授给他人。很多买陶人不惜远道而来,争相求购,然而舜始终一丝不苟,而且连价格也不肯抬高,只求十分之一的利润。制陶人在舜的言传身教下受到感化,风气也日渐淳厚,他们在制作上精益求精,不再粗制滥造,也不再牟取暴利。

《尚书‧大传》说:“舜不登而高,不行而远。”许多人慕名迁徙到舜居住的地方。于是,舜居住的地方,一年就成了一个小村落,两年就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就成为拥有好多人口的城市。

《史记·五帝本记》这样评价舜帝:“舜耕于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无论到哪里,他高尚的德行都能够感化周围的人,人们都愿意追随他。

舜居住的地方,都会兴起礼让的风尚。故司马迁赞叹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帝尧问于舜,《御世仁风》明万历四十八年凤阳刊本插图。

用心辅政

帝尧多次寻访贤人以让天下,大臣们推荐了舜。帝尧对舜设置了多种考验。

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内在的品德。又让九个儿子和他交往相处,以观察他的处世和才干。尧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还赐给他牛和羊。

婚后舜带着尧的两个女儿,住到妫河边的家中。舜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弟弟、妹妹,更加恭谨。尧的两位女儿,也没有傲慢之心,克尽妇道。

看到舜如此显荣,舜的父母又是妒忌,又是恼怒。象则想着霸占这些财物。他们三人又想加害舜。于是心生一计,让舜修理粮仓,从下面放火烧仓。这天舜带了两个斗笠,火起时,舜双手各持一个斗笠,飞下粮仓,安然离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让舜清理水井,等舜深入井底时,他们立刻把土石往井中填,帝尧二女授舜百龙衣,舜穿百龙衣,凿一横穴而出,逃脱此难。

事后,舜仍然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弟妹。由于舜的孝心至诚,终于使父母醒悟,象也逐渐改邪归正。

有一次,帝尧命舜考察洪水泛滥之处。舜率众人经过一处山林时,此地杳无人迹,古木蔽日,从人道:“此种山林之中恐有猛兽,请留心!”行不数步,果听得林中有狼嗥之声,大批群狼从林中窜出,众人惊恐,便是大司农亦止步了。舜道:“怕什么?不要紧,跟我来!”于是分开众人,径自上前。群狼窜到舜面前,又都转身窜向林中而去。大众诧异道:“用什么方法遣退狼群?”舜道:“并无方法。”又转过一个山峰,陡见两只猛虎,雄虎看见众人,大吼一声,响如霹雳。众人以为必死无疑,但听见舜忽向猛虎说话道:“我们奉天子之命,到此地考察洪水,想拯救万民,不料遇到了你。你赶快回入洞中,勿得在此阻碍大路,恐吓行人,你知道吗?”说完之后,那雄虎若有知觉,领了雌虎,衔了小虎,钻进洞去了。大司农等问舜道:“哪里学来的厌虎之术?”舜笑道:“某何尝有厌虎之术?不过刚才狭路相逢,然而它是兽,我们是人,人总应该有人的气概,所以我奋着勇气,随便说了两句。不想居然有效!是天子之恩威远远庇护着吧,哪算得一种本领呢。”众人听了,无不佩服舜的识见和镇定。事后,大司农等将这次舜在山林虎狼不搏及烈风雷雨不迷的情形报告了帝尧。帝尧道:“那么更可见了,不是天神呵护,就是诚感万物。镇定坚固的精神,更不必说了。”

帝尧派舜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人们都非常愿意听从;又命舜总理百官之事,舜举贤任能,因材器使,数月之内,无一废事;适值诸侯朝觐之年,帝尧命舜招待四方宾客,舜态度严谨和睦,招待的非常周到。各方诸侯见了舜的威仪,听了舜的谈吐,都生敬仰之心。帝尧因此愈信舜的才德。

帝舜像,出自明仇英绘《帝王道统万年图》册页。

谦让天下

帝尧决定择日在太庙让位于舜,舜听了,坚辞不肯,后经帝尧和大臣们多次劝说,才同意作为'太尉’摄政。舜摄政二十八年,尧去世,天下百姓无不痛悼。舜悲痛至极,服丧三年后,他想到大家要提继位这事了,便想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方以避丹朱。他悄悄地别了家人,独自一人背了包裹,出门向东南走,逾过王屋山,渡过大河,直向帝尧坟墓而来。在帝尧墓前叩拜后,就向近旁南河之南的一个地方,暂时住下。此时丹朱亦想到:“父亲当日既然苦苦的要拿天下让给舜,舜三十余年的治绩已深入人心,不如我亦避开了。”他与大司畴、大司马二人商量,二人非常赞成。于是丹朱亦避开了。

舜听说大司畴等正派人四处寻找自己,于是急急的再向南而行,但还是被人认出了。舜一日正往南走,遇见大司畴等百官来迎接,百官道:“天下属望,都在太尉一身,如果不肯答应,则天下无主,何以对天下之人?又何以对得住先帝呢?”舜很感动,无法推卸,就说道:“我寻到贤人以后,再将天下让给他。”众人于是簇拥舜北上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帝舜登位后,励精图治,成为一位德播天下、泽被四方的圣君。后来,他仿效尧的做法,将天下禅让给了大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的好故事:中华五千年演义(2) 虞舜教化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的人格魅力
【小古文】第35课《舜耕历山》
读《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有感而发!
品读史记(卷1-02): 五帝本纪第一【2】
30岁才看懂的尧舜禅让腹黑版,过程惊心动魄不输权利的游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