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好亲子成长支持项目? | 案例分享



一、项目背景


钟村街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综性社区,辖区内总人口170505人,户籍人口69838人,外来户籍人口100667,相关儿童及家庭23613个,相关的妇女及家庭32402个,户籍人口中14岁以下儿童及幼儿11288人。


辖区内大多数家庭的子女处于婴儿和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家长面临亲子关系建立和亲职教育的困扰。据社工了解,钟村大部分家庭主要是妈妈照顾孩子,父亲忙于工作,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最少的。除此之外,爸爸与子女缺少沟通、管教方式不当等使得部分家庭存在亲子关系失调问题。


爸爸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极端的教育,较少时间管教孩子,还有的就是采取严厉打骂或溺爱包办等方式,父亲与子女关系恶化,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及家庭的和谐。


家庭是社区、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良性的家庭互动,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良性的家庭互动离不开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特别是父亲作为家庭中重要的角色,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与子女缺乏沟通,导致父亲角色在亲子纽带中较为薄弱。



而三至六年级的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生理及心理上逐渐产生变化,例如情绪波动大,有自己的想法且希望更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希望被尊重及被聆听。而父母对子女进入青春期后的变化不了解,导致使用了错误的亲子沟通方式,亲子沟通上出现问题,影响亲子关系。


透过实施“爸气童携”亲子成长支持计划,以改善亲子关系为主线,通过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及管教方法,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让爸爸和孩子在活动中增加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改善孩子因成长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亲子问题,提升亲子关系,使孩子及家长共同成长,并推动家庭参与社区服务,推动社区互助。


二、需求分析


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极少父亲与孩子共同参与服务,问及孩子原因,普遍反映父亲很忙,无暇陪伴自己;父亲很凶,我很少与父亲做游戏;我希望父亲多点时间陪我等等。为此,社工进行了需求调研,邀请了一些家长及儿童青少年进行了访谈及焦点小组,通过需求调研发现:


(一)父亲在亲子关系中存在角色缺失的问题。


父亲主要承担经济支柱角色,很少关心孩子的管教,以母亲管教为主,母亲说教不了孩子,父亲才出面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大部分母亲对管教孩子感到吃力,认为父亲的角色较少在管教上发挥作用,希望丈夫能花更多的时间在亲子管教上。


因此,父亲需要重塑在家庭中亲子教育的角色,发挥管教作用,树立榜样,互补母亲管教的不足。


(二)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有自己的想法,而父亲在亲子沟通中的技巧欠缺。


大部分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情况是孩子跟母亲的关系较好,跟父亲的关系较差,原因是父亲更为严厉,时有打骂,孩子比较惧怕父亲,不知道如何跟父亲沟通,甚少跟父亲说心里话。同时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步入青春期的过渡期,从依赖家长,服从家长权威,慢慢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确定自我,以及有自己的想法。


对于孩子的改变,大部分父亲表示并不了解,或者只是认为孩子是“叛逆”、“不听话”“难以管教”等,而没有认识到这可能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的正常变化,因此未改变亲子间的沟通和互动方式,依旧使用不合适的亲子沟通技巧,导致亲子沟通出现问题。


同时,大部分父亲由于工作繁忙,将教育的责任交给母亲,导致父亲与孩子的沟通较少,不少孩子也反映父亲与自己沟通时语气严厉,回应少,觉得不尊重自己。因此,父亲及孩子有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及方法的需求,透过营造更多互动的机会,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三)母亲希望父亲改变亲子教育方式,拉近爸爸和孩子的关系。


大部分母亲认为父亲缺乏管教技巧及亲子沟通技巧,希望父亲能学习这些知识,而不是说教不听就严厉打骂以约束孩子,更应该通过科学的管教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及引导。因此,父亲有学习管教技巧的需求,通过活动学习并运用管教技巧,以提升父亲对孩子的管教作用。


三、项目计划


“爸气童携”项目是钟村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一个特色项目,从2014年开始了第一期“爸气童携”走钟村,2015年为第二期“爸气童携”好搭档,2016年为第三期“爸气童携”好友营,2017年为第四期“爸气童携”亲子挑战之旅,2018年为第五期“爸气童携”足迹营。



该项目关注父亲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以亲子沟通为主线,通过活动增加父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升亲子关系,达至个人以及家庭的成长和融合。在这里以2018年第五期项目安排为例具体详细描述。


(一)项目目的与目标


1、目的:透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亲子间的沟通和互动,让他们体验良好的沟通方法技巧,增强他们的合作和默契,从而提升亲子关系,达至个人以及家庭的成长和融合。


2、目标:


(1)提高亲子沟通技巧,改善父子之间的沟通,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和提升。


(2)促进父子平等沟通互动理解,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的成长和融合。


(3)促进亲子个人能力提升发展,增强他们的合作和默契。


(二)项目时间及受益人群


1、项目实施时间:2018年3月-2018年5月

2、项目受益人群:辖区内的父子/女。


(三)项目具体活动内容



四、组织实施过程



五、项目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项目成效


1、爸气童携项目促进亲子间互动与亲职教育成长。


在第五期项目中,项目结束后,社工随机抽取了9对亲子参加者进行回访,了解亲子参加项目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参加项目后的改变等方面。


回访中亲子表示通过每场活动学习到恰当的亲子沟通技巧,并能将其运用到亲子沟通中,进而促进亲子关系提升。如黄爸爸表示以前看到女儿做事不好,会容易生气,会骂人很大声。但参加了爸气童携亲子活动之后,我了解到正确的亲子沟通技巧,改善自己和女儿的沟通方式。


女儿做得不好,我不会急躁,尽量轻声跟孩子讲道理,多点耐心,与孩子做朋友。孩子也表示爸爸的脾气变得更温柔了,说话不会更大声。


亲子通过活动中相互合作完成任务,不仅增加了亲子互动,还让亲子更加了解对方,学会尊重对方,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左先生表示通过参加一系列的亲子活动,我发现孩子是非常愿意配合大人的,但有时自己对孩子的期待超出孩子这个年龄的承受范围,我就会觉得为什么看上去这么简单的事情,孩子都做不好。


通过爸气童携活动,我觉得自己对孩子有新认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个愿意学习,愿意听和体贴的人,我需要改善自己和孩子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


2、参与的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得到良好的转变,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社工随机抽取了8对亲子参加者的妈妈进行回访,了解妈妈对于父子参加完项目后的收获和改变。


回访中妈妈表示通过活动,父亲俩的沟通方式、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黄妈妈表示通过爸气童携活动,我发现女儿和爸爸之间沟通多了,笑声多了,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开心,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李妈妈表示自从参加活动以来,发现爸爸改变很多,爸爸领悟到对孩子教育是要平静,面带微笑。并且爸爸也时刻提醒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去跟女儿沟通,才能有效。陶妈妈表示自家孩子参加爸气童携活动已经有四期,孩子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爸爸每期也是抽时间参加,我衷心感谢家综的活动。


他们父子的关系逐渐变好,孩子从害怕到喜欢爸爸,爸爸的性格从以前乱对孩子发脾气,到现在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爸爸变化非常大。


3、爸气童携项目促进社区家庭间的互动和交流。


开展“爸气童携”项目第五期共6场爸气童携足迹营系列活动,为社区家庭提供一个亲子互动的时间和空间,亲子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和学习其他家庭的沟通互动模式,过程中摸索适合自己家庭的亲子教育方式。候爸爸表示自己在跟其他家庭组队完成游戏闯关时发现别的爸爸在孩子做错事情时跟自己的反映是不同的。


左昕做错事情,左爸爸会把孩子拉到一边,笑着跟孩子说刚才的孩子哪里做得不对,孩子很容易接受批评。而自己是板着脸,当面就发脾气了,孩子不听话也在发脾气哭。事后候爸爸跟左爸爸取经,问其问什么?左爸爸表示孩子也是要面子的,特别是在其他队友面前,你要给他面子,去一边解决。


然后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小有些事情他们不一定会觉得错,当爸爸笑着说话时孩子会容易接受,当你凶着说话孩子对你就只剩下怕。在这个小小的游戏环节,爸爸和孩子都在成长,还从其他爸爸身上学到的一些东西,共同成长。



4、提升了亲子家庭的志愿服务的参与意识,初步建立了一支亲子义工队伍。


通过多期项目的实施及亲子家庭的积累,已有35户参与项目的亲子家庭加入了中心的义工服务行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场次76场,服务内容如孤寡独居老人的探访、弱势群体的节日的慰问活动、助残活动、社区爱心义卖、协助宣传等。


在前两期参与的亲子家庭中,有5户家庭成为了后两期的志愿者,协助社工为其他亲子家庭开展项目活动,成为了示范家庭。透过社工的努力,会逐步把这些家庭培育成一支亲子义工服务队,持续为“爸气童携”项目提供支持,促进邻里互助,亲子共同成长。


(二)经验总结


1、了解爸爸和孩子的参与服务的意向。针对爸爸而开展的亲子项目,大家可能会觉得很难,因为爸爸休息的时间不固定,也不清楚爸爸是否愿意参与活动。


开展此类活动社工需要提前了解亲子的时间安排,并依此制定合理的活动时间,同时爸爸更加倾向于与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运动类活动、团队竞赛等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入亲子奖励机制,提高参加者的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让更多亲子可以参与到项目中。


2、注重宣传推广,扩大项目影响力。预备充分的宣传时间,宣传资料要简明扼要介绍项目内容,利用不同的宣传渠道,如村居委、物业管理群等,推广项目,以达致期盼的效果。尤其是需借助学校的力量,加强亲子类活动的宣传推广,扩大参与度及影响力。


3、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不同形式让促进亲子互相了解,反思亲子在家庭中的相处方式和教育方式,从而学习新的沟通和教育方式,进而改善亲子关系。其中,社工会让前期参加的模范家庭成为亲子家庭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如以身说法,以自身实际例子为其他家庭解答亲子教育问题,分享亲子技巧。


4、注重项目成效的收集和汇集。通过爸气童携项目的总结大会总结不足和经验,优化项目。同时将参加者在过程中发生的转变,以及分享的亲子有效沟通教育方式可以总结编辑成册,针对不同的亲子问题有个解决方式,这样发给其他家庭有借鉴作用。


六、问题与反馈


“爸气童携”项目是钟村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特色项目,项目虽然受到亲子家庭的欢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后期发展及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现将不足之处及改善建议列出:


(一)项目宣传渠道较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不一致怎么办?宝妈带动宝爸了解育儿,亲子教育无阻碍
孩子经常熬夜玩手机不上学怎么办?父母忽略这2点,再努力也白费
孩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限制他这么多事情,爸爸的回答让孩子哑口无言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父爱如山 #正面管教 #教子有方
养男孩, 爸爸的位置在哪?(转给爸爸)
爸爸参与育儿非常重要,英国研究发现这可以影响孩子的智商和社会地位
上家长课?让他妈妈去吧!我没空——如果你的先生如是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