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古代中医活了90岁,医学贡献大不说,创制的方剂如今可治流感

河北省历史上有两位名医有庙祭祀,延续至今。一是大家都知道,闻名华夏的战国人扁鹊,再有就是在当地闻名,而在其他地方名气不甚响亮的金元时期名医刘完素,字守真,世称刘河间。金代河间人(今河北省河间市西九吉乡中刘守村)。

自古燕赵出名医,那么多的燕赵医生都没有庙,偏就刘完素和扁鹊有,仅这一点,刘完素在医学界的贡献有多大,造福了多少当地百姓,已是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了。

最响当当的称号,是位列金元四大家之首。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在医学史上是相当牛叉的一个存在,而这个“首”字的担当,更摆明了刘完素在医学历上的地位。筑起他高位的基石,是创立了寒凉派、对五运六气的研究,《宣明论方》等医学书籍的创作,以及一些影响深远的方剂如防风通圣散等。

这么多的事要做成而且成功,当然需要有很多时间和精力。过硬的中医都是养生家,刘完素享有放在今天,也超过了平均寿命的高寿(1110年至1200年),90岁。观他在医学史上的众多贡献,真是没有浪费生命中的每一秒啊!

刘完素的行医之路起步得也比较晚,25岁才因母病不治,立志在医学上穷尽一生。但人生的一个普世道理就是,只要有行动和决心,哪里有什么开始晚了。刘完素用他获得的巨大成就,将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自从决心这一生都治病救人,刘完素首先捧起了内经。

他非常重视《内经》理论,特别是关于五运六气的研究,认为医学的法与术,都出自《内经》中的玄机。“易教体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家要乎五运六气。”所以他认为运气学说在医学理论中尤为重要。

在刘完素看来,运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研究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影响的一种理论。所谓运气,即是说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地有五运(水、火、土、金、木)。他的看法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气运,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疾病。

而比他年龄小点的金元名家、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也提出了和他相近的观点: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就是说,时代不同,具体气候和患病者的体质等情况不同,病情有变化,不能完全再按过去的处方用药。因此,医生在处方用药的时候必须灵活机变,具体分析。

由这一点能想到,虽说当前有很多中成药面世,病人似乎买点药就可以治病,但每个人的病情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完全这样操作,就会脱离医生的辨证论治,对病情的恢复并不利。

刘完素还从《内经》病机十九条及运气学说中受到启示,提出“火热论”观点,一反当时流行的擅用温燥药的习惯,多以寒凉之剂抑阳泻火,独成一派。他的“火热论”和对“五运六气”的独到见解,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正是由此而来。比如清代医家叶天士不仅在温热病的辨证治疗上对刘完素的理论进行吸收和创新,还在内伤杂病的辨治方面对他的理法有继承和发挥。

就我所认识的名医来说,有一位儿科中医,治病理论也沿袭于此。他认为现在的小儿吃得太好,大多数小儿病都是积食化热,所以喜欢用寒凉药物治疗。有些家长不理解,认为娃娃那么小,怎么禁受得起。但怀疑归怀疑,病好才是硬道理。当他们看到自家宝宝确实很快好转,也就噤声了。

著作也是等身,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宣明论方》等书。其中最著名的《宣明论方》,在解释病源上有很多的独特之处。“火热论”正是在这本书中。

《宣明论方》在金元时期盛行于北方,与南宋的《和剂局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后人称之为“南局北宣”。

宋代官方颁布的《和剂局方》用药多温燥,而刘完素生活的北方地区风土刚燥,居民禀赋强壮,兼之饮食牛羊乳酪,脍炙醇浓。而刘完素所处时代又是宋金交战,动乱不安,因而疫病多次流行,这些病症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往往无效,刘完素从中得到很大启示,“火热论”观点因此提出,应用到治病救人中,他往往采用寒凉之药,极为效验。


由此有了神医的名声,门前每天车水马龙,挤满了远道而来的发热患者,甚至一些昏迷的病人是被抬来的。让他扎上几针,服了几付他开的药以后,都奇迹般地恢复了。

有一年,金朝的皇帝——金章宗完颜璟的宝贝女儿得重病,宫里的御医诊了个遍,全都毫无办法,束手无策。气急败坏的皇帝只得下旨,让各州府推荐医生,刘完素就这样被河间府给举荐到皇帝面前。跟往常一样,刘完素一番望闻问切后,开出寒凉药的方子。公主服用后病情果然有起色。刘完素又做加减,依次开出两方。公主服完这三剂药,病就好了。

有了这些成功治疗经历,有“火热论”的《宣明论方》自然深受追捧。不仅如此,由于内经《素问》《灵枢》虽然提到了大量杂病,但方药仅仅记述了十二方,刘完素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素问》的五十一种杂病一一提出治疗方药,使《内经》杂病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宣明论方》一书由此著成。

所谓大师,就是吸收前人的知识,并加以自己的思索与实践,最大程度丰富与创新,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造福于民啊!

在他的诸多治疗方药中,防风通圣散、益元散、凉膈散等方剂,在当时的治疗范围来说,几乎是无病不医的名方圣药。而"防风通圣散"在其中尤为有名,用药达十七味,为表里双解的有效方剂,现代被制成了中成药。

最近流感爆发,据说很多地方的防风通圣颗粒或者防风通圣丸都卖断货了。难道是认为“有病没病,防风通圣”吗?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这样的: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 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方子里面的防风、荆芥、麻黄,都是散外寒所用的,而薄荷、栀子、连翘、生石膏、黄芩,是清里热所用的。桔梗是理肺气。大黄、芒硝是通畅肠道,泻热通便的,滑石是通利小便的,两者配合,使得热邪从大小便排出。

除此之外,方子里面还加入了芍药、当归、川芎,是养血扶正的,而白术则是培土生金,配合甘草和中。这些药配合起来,发汗达表,疏风退热。方中扶正的药物份量均为15克,不算多,所以只是为了防止散寒清热的药物不伤正而已。倒是通利小便,以便热邪排出的滑石用量最大,因此,此方祛邪的力量大,扶正只是配合而已。

具有解表攻里,发汗达表,疏风退热之功效。治疗的症状,是外寒里热,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寒包火”,也叫表里俱实证。

所以针对的是正气充足之人,也就是身体壮实,患了外感,进入了外寒里热的状态,此时的主要症状,是憎寒,壮热,也就是发烧,但是无汗,意即表实,是身体对外寒的剧烈抵抗。

里热的表现,则是口苦咽干,二便秘涩,就是说,大便是干结的,小便也是短少的,如果是正在腹泻,或者大便不成形的,则不可以使用此方。

由此看来,没有一种药物,是所有的人在同一时间都可以服用的,这就是中医辩证的道理。

后人为了纪念刘完素对百姓做出的突出贡献,在他去世后的几百年中,不断地为他修建庙宇,镌刻石碑,歌功颂德。目前尚存的规模最大的刘守真庙在保定,也称刘守真君庙。据说初建于元代(约1200年),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人世沧桑,几经战乱,屡遭破坏,屡次重修。每逢传说中的刘守真生日——农历三月十五日就是刘守庙会的正日子,保定周围甚至北京的老百姓便从四面八方前来祭祀,风俗延续至今。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长按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靠谱吗?| 戳穿医学的谎言
“寒凉”始祖刘完素,曾创六一散、防风通圣丸...
中医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创建“寒凉派”,提出火热病理论
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靠成果来说话的金元医家开拓者
中医素问古籍《校正素问精要宣明论方》元刻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