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时间加班熬夜 踩中了哪些肿瘤习惯?

  “996”,踩中了几个“肿瘤习惯”?

  超时工作,其实并不是单单工作时间较长而已,“996”的年轻人,常常要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饮食不规律、三餐靠外卖的情况也很多,能规律锻炼的更是凤毛麟角。

  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以下五种生活方式,就是医学专家眼中的“肿瘤习惯”。

  1:压力过大

  许多患癌的人回顾发病两三年前,曾经历过人生经历重大变故,心力交瘁。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压力大会削减免疫机能,抑郁症使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症几率明显提高。所以,保持愉快心情,减少心理压力,不仅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患癌后康复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2:长期烟酒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吸烟是肺癌主要危险因子,并与食道癌、胃癌、头颈癌、前列腺癌、大肠直肠癌、肝癌等16种恶性肿瘤有关,二手烟对周围人也是伤害。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不抽烟的人要避免二手烟。过量饮酒会增加罹患肝癌、口腔癌、咽喉癌与食道癌风险。

  3:迈不开腿

  不爱运动,身材肥胖也是癌症的偏爱。体脂过多会诱发胰岛素抵抗,促进雌激素产生。食道癌、胰腺癌、肠癌、停经后乳腺癌、肾脏癌和子宫内膜癌都与超重有关。正确适量的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还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量。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适量运动可以调整血中雌激素,降低女性肿瘤的发生率,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癌的发生。

  4:管不住嘴

  脂肪与乳癌、大肠癌及前列腺癌关系密切。肉类摄入过多是不健康的习惯。加工类肉食中添加剂过多,虽在食品安全范围内,但长期大量食用也有致癌风险;而新鲜水果、蔬菜摄入,豆类、坚果都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5:生活不规律

  早在2007年,WHO就已经将熬夜定义为2A类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类食物同属一类,睡眠不规律,长期晚睡,少睡,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

癌症被公认为是人类的杀手,很多人被确诊为癌症后,感觉被判了“死刑”,内心十分恐慌。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三分之一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肿瘤可治愈,三分之一的肿瘤可以通过治疗手段控制。随着肿瘤学科的发展,诊断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广。我国的《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已将癌症列入了慢性疾病名单,不能再把癌症与死亡划上等号。

 除了癌症之外,有很多疾病也是不能治愈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慢性疾病,但是群众对这些疾病的认知要客观得多,不会因此而产生恐慌心理,因为大家知道可以通过有效的药物控制其发展。在发达国家,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超过70%。如美国的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达到了95%以上,甚至比部分疾病的生存率都高。在我国,早期肿瘤患者大多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中晚期肿瘤患者,虽然不能完全消灭肿瘤,但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措施的干预,也可以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很多患者长期无症状地“与瘤共处”。

  1/3癌症可早期发现根治

  大部分癌症的发生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要十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通过规范的防癌体检,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的。但中国癌症患者确诊时七成以上是中晚期,因为癌症的症状隐匿,群众对其认知不足,很多症状被忽视或被误治。

十大癌症症状,容易被忽视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如乳腺癌,甲状腺癌,各类软组织肉瘤。颈部肿块有可能为淋巴结转移病灶。而皮肤或黏膜出现的经久不愈的溃疡,也可能是肿瘤的表现。

  2、突然变深长大的“痣”或疣。

  伴随身体多年未变的“痣”或疣突然颜色变深,范围变大,有表面破溃出血、瘙痒、压痛等症状,要警惕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3、吞咽不适感,如哽咽,疼痛感。

  吃干食下咽受阻,出现梗噎,打嗝;或进食后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可能与食道癌有关。

  4、不想吃。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很多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患病初期,出现类似症状,大多被误认为是胃炎,反复治疗无效才想到做胃肠镜检查,已经到了中晚期。肝、胃、肠、胰腺等消化道肿瘤都会出现以上症状,持续性加重。

  5、排便改变。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大便带血。大便突然次数变多,或者本来有节律的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变细,不成形,或出现黏液血便,血便(晚期伴有恶臭),有可能是肠癌的表现。很多人便血被当作痔疮误治,肠癌多排暗红色血便,有时伴有坏死物质;而痔疮为便后鲜血。

  6、嗓子变哑。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喉癌、下咽癌,以及其他肿瘤转移侵犯喉返神经,都会引起声音嘶哑,经久不愈。而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可要警惕肺癌的可能。

  7、鼻出血。

  鼻涕回吸时带血,听力减退,耳鸣,背气,鼻塞,有可能是鼻咽癌,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头痛。。

  8、阴道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非月经期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者是停经后出血;夫妻同房或妇科检查时出血,都是比较典型的妇科肿瘤的症状。

  9、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肾癌患者,70%有无痛性血尿,而膀胱癌则为75%。40岁以上的人,当出现无痛性间断血尿,应排除泌尿道恶性肿瘤,针对性做相关检查。

  10、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除了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初期很少发热,但到了中晚期常伴有肿瘤热,多为中低度热。肿瘤是消耗性疾病,消耗的糖类、蛋白质远远大于机体合成,病人会出现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等症状。

  B 排名前八的肿瘤,这样体检

  1.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第一。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最好的检查方法,胸片检查不能代替CT。4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吸烟人群建议每两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

  2.乳腺癌: 医生触诊 乳腺B超,40岁以上的女性必要时每年乳腺钼靶检查一次。

  3.胃癌:50岁以上的人可每两年查一次胃镜。既往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粘膜肠化病史的病人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4.结直肠癌:粪便隐血 肠镜;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去做一次肠镜,如果无异常,可间隔5-10年再做一次。有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史患者每年做肠镜检查。

  5.肝癌:甲胎蛋白 肝脏彩超,如有乙型肝炎病史,每半年作一次检查。

  6.食管癌:食管X线钡餐,胃镜,胸部CT。

  7.甲状腺癌:医生触诊 甲状腺B超 甲状腺功能。

  8.宫颈癌 : HPV(人乳头状瘤病毒) 妇科体检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宫颈分泌物检查,婚后或有性行为的女性,若结果为阴性,每隔5年再查一次。高危人群则要定期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39岁不幸患癌的年轻人,该怎么办?
身体出现这“4痒”,不是大病就是癌!其中1个是肝癌、肠癌的信号,千万别以为只是皮肤小毛病
夜不睡喝滚水 警惕9习惯你就是癌症“候选人”
10种看似普通,实则危险的癌症早期信号
肠癌来临,排便时会有“3多”,吃饭时会有“2短”,具体指什么?
排便出现4种情况当心肠癌,医生:这6个好习惯可预防近50%的肠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