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前情回顾
谢谢家友们捧场🙏!
LZ 认真阅读了上一篇'连续互通'帖子的大部分跟帖,对于一些问题的回应放在了文末🤔
废话不多说,开始'连续互通'的下半部分
——————
II. 本帖速览
承接'连续互通'上篇,本次介绍'苹果全家桶'的另外6个功能,你会看到:
1. 用电脑做课堂笔记,如何拍摄远处的板书?
2. 想在幻灯片中插入手绘图案,怎么办?
3. 闲置的 iPad 竟然成为扩展屏?
4. 专业数位板 Wocam v.s. 支持笔的 iPad;
5. 让音乐在苹果设备间无缝传输。
6. 。。。
——————
III. 图赏:'苹果全家桶'
▼ 苹果严格的色彩管理,使同一张图片在不同设备上看,几乎没有区别
——————
功能7/12:'连续互通相机'
在 Mac 的文稿中快速插入照片或扫描文档
——————
场景一:
1. 我是一位自闭大学生,上课总是坐最后排。但是!我期待咸鱼翻身的一天,所以上课认真做笔记(上一帖里有好多人纠结 'Pages 用的人少',于是这次我直接拿 Words 做展示)
2. 突然,老师在前排屏幕上展示了一幅重要图片,于是后排的我用鼠标右键启动 iPhone 相机
▼ 大部分更新勤快的 Mac 应用都支持该功能
▼ 启动iPhone相机后,Mac 上的软件会有提示:
3. iPhone 变焦走起,看清板书轻而易举
4. 拍摄成功后,照片立刻插入文档
——————
场景二:
1. 我是软媒 CEO,我决定送所有家友一部 iPhone
2. 我想要把我的签名附在邮件里。仍然是右键菜单,但是选择用 iPhone '扫描文稿'
3. '扫描文稿'模式下的 iPhone 拥有识别纸张、自动校正、消除阴影、增强对比度等功能
4. 各位不久之后就能收到新 iPhone 了
——————
功能8/12:'连续互通速绘'
在 Mac 的文稿中快速添加手绘图案,也可以为文稿添加批注
——————
场景一:
1. 我正在做幻灯片,想在左上角加入'IT之家'的手绘LOGO(使用软件:PowerPoint)
2. 右键启动 iPad Pro
▼ 点击'添加速绘'
▼ PPT 会跳出提示,此时你是无法编辑 PPT 的
3. 莫嫌我画的丑😢
4. 完成绘制后,图片将直接插入 PPT(此处'IT'两字变黑是因为 iPad 上打开了深色模式,白色颜料实际上是黑色)
P.S. 做幻灯片我就不得不安利下 Keynote,在 Keynote 里插入手绘可以拥有炫酷动画
▼ 此处是直接在 iPad 版 Keynote 中画的
▼ 手绘图案的'画线'动画,会重播你绘制图案的过程;这在展示逻辑脉络时很实用
——————
场景二:
1. 我想给这个 PDF 做批注(必须使用 Mac 自带的'快速预览'打开!)
2. 点击右上角的 iPad 图标
3. iPad 会自动跳出该 PDF 以及全套批注工具
4. 批注完后,Mac 端可以马上看到结果
P.S. 在 Mac 原生相册中修图,也可以切换到 iPad 上
——————
功能9/12:'随航'
将 iPad 作为 Mac 的第二个显示屏,支持 Apple Pencil 输入
——————
1. '随航'功能已经被各大自媒体测评过无数次了,本帖讲点不同的东西
▼ 在 Mac 系统设置中,找到'随航'标签
▼ 选择你想连接的 iPad,即可启动(有线、无线都行)
▼ 最终效果
P.S. '随航' 在 iPad 多任务界面是一个独立窗口,神似 Win8 的设计
2. iPad 成为副屏后,Mac 怎么知道我把 iPad 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屏幕排列是能设置的
3. 我想让 iPad 镜像显示 Mac 的内容,这可以在顶部菜单栏中选择
4. 我加 1000RMB 买了带 Touch Bar 的 Macbook,iPad 上就不能显示吗?可以的
▼ '边栏'提供了一些功能键,'触控栏'就是 Touch Bar
▼ 这个布局真的像 TNT,看来是母公司技术下放
5. 我有个窗口想快速投屏到 iPad 上给客户看,应该怎么操作?只需长按左上角的'缩放'键
▼ 此时 iPad 就算不处于'随航'状态,点击'转到 iPad' 就会快速启动'随航'
▼ 窗口马上就显示在 iPad 上了;有种把窗口拿出电脑的科幻感
6. iPad 进入'随航'状态后,之前和 iPad 连接的外设还能用吗?有的能,有的不能
▼ Apple Pencil 相当于鼠标拖拽,触控输入对'随航'是无用的
——————
重头戏:iPad 作为数位屏能否战胜板绘王者 Wocam ?
▼ iPad 在'随航'模式下,就没有 120Hz 的高刷了,因此笔输入并不丝般顺滑,但延迟仍然低
> iPad 相当于数位屏,一边看一边画容易上手,对 Mac 应用的适配很到位;但笔触偏硬,压感级数偏少;
> 使用 Wocam 需要适应手眼分离的绘画过程,且 Wocam 的驱动在多屏幕、多窗口的场景下会有映射 Bug;但很明显,Wocam 的线条要更加自然,压感非常灵敏;
> 两者的延迟相差不大
▼ Wocam 应用程序还提供了可调节的笔触,更加专业
▼ Apple Pencil 在某些 iPad 应用中可以调节压感曲线
——————
功能10/12:'隔空投送'
通过无线的方式,在苹果设备间传输各类文件
——————
AirDrop 多半是各位最熟悉的功能了,严格说这项功能不属于苹果全家桶,两个陌生人之间也能互相传输。本帖稍微提下。
1. 隔空投送找不到对方的手机?三步解决大部分问题:
▼ 进入控制中心,找到这个方块(全面屏 iPhone 右上角,非全面屏底部上滑)
▼ 长按/重按该方块进入'二级菜单',此时可以看到'隔空投送'
——————
2. 哪些东西可以被隔空投送?
▼ iOS 上凡是写着'分享'或有分享按钮的元素都能 Airdrop,比如之家的评论
▼ 选择'系统分享'
▼ 把评论'隔空投送'给 Mac 后,得到的是一张设计过的卡片(之家细节到位,好评!)
——————
功能11/12:'音乐传输'
在不同设备间切换 Airpods、Beats 等耳机连接
——————
1. 首次连接 AirPods,点击'通过 iCloud 连接',你的所有苹果设备都将识别此 AirPods
▼ Apple Watch 视角
▼ iPhone视角
▼ iPad 视角
▼ Mac 视角
2. 小小的 Apple Watch 就能管理所有播放和设备连接
——————
功能12/12:HomePod 相关
HomePod 不仅是一个 Wi-Fi 音箱,还是 HomeKit 的控制中枢
——————
1. 正在播放音乐的 iPhone,只要靠近 HomePod,音乐会马上切换到 HomePod 上播放
2. 同理,拿 iPhone 触屏正在播放音乐的 HomePod,音乐会回到 iPhone
3. 和米家的'智能场景'类似,你家里只要有支持 Homekit 的家电,就能用 HomePod 控制
4. 有人可能会说,'苹果认证的家电都是天价,土豪才用 Homekit',实则不然;支持米家的所有小米系家电,都可以刷入 Homekit !智能住宅不是梦想。
具体刷 Homekit 的方法详见这篇文章
▼ 图片取自超链接的文章,最终可实现 HomePod 控制米家的效果
——————
IV. 总结
这帖写得有点长,能看完的家友辛苦了💦
LZ 未来还会继续分享有关🍎产品的使用体验。
希望能回个贴! 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