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风琴触键动作机理漫谈 王朝刚


一、任何一个简单的触键操作都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的刺激与反应过程,是大脑神经系统与动作器官、肌肉之间有机的交互联系。触键指令由大脑发出,通过神经网络传达到相应的动作效应器官,刺激与此有关的肌肉产生适当的收缩,使预定的触键动作得以出现。之后,大脑在接受和处理听觉及动觉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发出新的指令,对操作的方式进行适时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动作系统所有环节的状态和变化都可能对触键的性质和声音效果发生影响。

二、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类型的动作操作都既有差异,又有共性。而共性正是人类得以广泛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基础。无论进行何种目的的动作操作,主体的意念总是集中指向动作的目标和着力部位。如劈柴时注视点在斧刃和木头的接触点上,击剑时注视点在剑尖和目标物的接触点上,写字、画画时注视点在笔尖和纸面的接触点上,等等。如果意念后移,或把注视点放在动作的发力部位,动作的灵活性便不复存在。比如在拳击时注视点是落在拳面与目标物的接触点上,而发力的部位却是在肩关节和大小臂的肌肉群。如果拳击时把注视点放在发力部位上,出拳的速度马上就会降低,出拳的力量也会大打折扣。同理,在手风琴的触键过程中,演奏者动作的意念点越靠前,操作就越灵巧,准确性就越高,力量的传递也就越集中。

三、人身体最灵活的部位是末稍部位。从指掌关节、肘关节到肩关节,运动的灵活程度依次递减。因此绝大多数的精细操作都是由手指来完成的。在手风琴演奏中,最低限度的触键动作只需要几个毫米的空间,几分之一秒甚至几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演奏者只有在这个瞬间敏锐地找到指尖与琴键接触的感觉,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转化为手指按键的轻重缓急,诉诸为指尖的某种感受,才能使大脑发出的指令畅通无阻地传达到琴键上,才能得心应手地控制声音,细致入微的表现音乐,灵活自如地进行演奏。很多学习者不明此理,一个手指按键,全身都在用力,唯独指尖没有感觉,其动作必然会变得笨拙、迟钝,犹如用老刀子切肉。

四、触键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这就是“节约、有效”。有效的含义不言而喻,节约则是指在保证演奏效果的前提下,所有触键操作都要尽可能做到幅度最小、用力最少、指位最低、动作最简洁。由于不熟练、没把握、紧张怯场等因素的影响,演奏者在进行精细的触键操作时往往本能地动员过多的部位和力量。事实上,手风琴演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巧类问题,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用力过度而非用力不足,解决时都要用减法而不能用加法(李曙明先生甚至说要用除法)。

节约有效的触键不能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而要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可能获得:

1.正确处置手臂重量。手风琴演奏中解决动作紧张的关键技术是要学会正确地处置手臂的重量。我们的手臂在自然状态下都是被悬挂在肩膀上的。稍长时间的抬臂和耸肩都会使肩、臂酸痛。这一发现对于乐器的学习和演奏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因为演奏中几乎所有的手臂紧张都和演奏者自觉不自觉地抬起手臂重量有关。有的学生甚至把肩膀也耸起来,这就更是错误的了。聪明的办法是无论手臂处于何种姿态,都必须把触键以外的全部重量挂在肩膀上。

2.巧妙借用自然的力量。手风琴声音的各种性质主要取决于风箱的不同运行方法,触键时完全不需要施加过多的重量,只要有刚好把琴键从张起的状态变为按下状态的一点重量就足够了——这种重量充其量不过只有百十克而已。

任何人在手臂完全放松时,所有手指肯定都是自然弯曲、自然下垂的,这一点对确立触键的手型和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按键时基本的动作主要由指掌关节产生,而按键的重量则是由手臂所提供,用不着使劲去压键;一个音结束时,只要使手指放松,琴键自身的弹力就会把手指送上来,并不需要专门去做抬指的动作。当演奏中手臂达到较高的放松程度后,每一手指都仿佛会降落到琴键上,自然而然地把键子压下去。这种触键的感觉和声音都十分美妙,手指也会越用越轻松,越用越灵巧。

3.尽量减少动作的幅度和用力。只要能够保证手指方便自如地按键,触键动作的幅度应该越小越好。动作幅度的减少不仅有利于节约,而且能够有效地加强快速演奏的能力。因此众多的手风琴家都主张采用贴键(低指位)触键。但是,贴键演奏是在一个大前提之下采用的具体方法,而非触键的绝对化标准。在实际演奏中,触键的动作运行要与音位的动态变化相一致,而不能削足适履,在任何情况下均强行要求贴键演奏。另外,如前所述,贴键的正确要领是通过放松手臂,让手指自然“落”到琴键上,而非强行压到琴键上。

4.下键的深浅要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控。在手风琴演奏中,触键对声音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下键的速度,其次才是下键的深度。因此在练习和演奏时不需要一直把键子按到底,恰恰相反,在演奏轻快灵巧的小音符时,有时只需要将琴键按下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左右即可。在非连奏时,琴键最多只能按到琴键刚刚落底为宜。如果力量过大,下键过深、过重,不仅动作显得笨拙,声音也会明显劣化。

四、手风琴触键在大多数时候应是“按”而非“敲”或“弹”。因为只有各种长短、深浅和快慢的按键才能产生符合音乐要求的有控制的声音来。敲击琴键发出的声音比较单薄、尖锐和虚散,而“弹”只不过是对触键时某些动作性质的形容。感觉最好的触键是在手指“自动”下降过程中根据声音的需要加上适当的控制成分。在非连音和顿音奏法中,不管其时值长短,在下键最深处使动作巧妙地略为停留一下,有助于声音的圆润和丰满。

五、“触键后立即放松”是键盘乐器触键中的共同要求和根本大法,对它的作用怎样评价也不会过头。触键后立即放松,就是要尽可能使触键用力部位和用力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初学者可以通过手腕的轻度拱起和手臂的轻松摇动来体会放松的感觉。更成熟有效的方法是在意念的观照下,触键后迅速把肌群的收缩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只保留最小的重量于琴键,这个过程从动作外观上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但内部却是完全放松下来了。

概括地说,“触键后立即放松”体现了演奏技巧中两项重要的原则:

1. 张弛有致、劳逸结合。肌肉不能长时间、无限制的加以使用。肌肉的及时放松可以促进演奏者整体机能的快速恢复,增加动作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使演奏者得以自如地调节动作的方向和用力,获得舒适的本体感受,进入良好的演奏状态。而长时间连续使用某些肌群,则会过早地诱发肌肉疲劳、僵硬甚至痉挛的发生。

2. 重心交替、自然转移。人体在运动时,其重心总是处在不断移动之中。重心的静止,就意味着运动的停止。重心移动的速度与运动的灵活性密切相关。乒乓球运动员准备接球时,必须让重心在两脚之间频繁变换,才能使身体在瞬间向任意方向快速移动。触键时手臂重心的移动方式与此毫无二致。所谓触键后立即放松,就是要求在演奏进行当中,不能将手臂的重心固定地停留在任何一个琴键上,而要在触键之后通过手腕不同程度的拱起和侧向移动,使重心不断向下一个按键位置转移。

六、手是人体唯一不会紧张和不知疲倦的器官。据专家推算,一个正常人一生中指关节至少屈伸了2500万次。腿、胳膊、脚和身体的其它部位不停活动之后都会疲劳,但双手却很少会疲劳,就是因为它自身很少能够紧张起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演奏者采用正确的触键方法,即使连续长时间进行演奏,也不应当感觉到手的紧张和疲倦。

手指由横七竖八的韧带以及筋膜捆扎起来,手指的肌腱连结着许多带有关节的骨头和驱动它们活动的远端肌肉。手腕和前臂肌腱的运动,是手指曲伸与挥动的主要动力。人们在演奏中总爱说“手太紧了”。这种说法可以意会,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却是含混不清的表述。我们有时感觉手指发紧,那大多是由于控制手指运动的手腕和手臂肌肉紧张过度所致。如果从肩关节开始,把胳膊和手腕整体放松下来,手掌和手指根本就不可能紧张起来。所谓手紧或手指紧的情形,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

本文所论述的触键方法主要是针对右手而言——虽然其中大多也可作为左手触键时的参考。手风琴演奏时左手、左臂担负着控制风箱运行和触键的双重任务。左手掌根大鱼际和腕部分别作为风箱推拉用力时的支撑点,使得腕以上的部分在触键时无法像右手那样自如运动,所以其按键动作主要依靠指掌关节。如果触键动作延伸到手腕以上,便会引起胳膊的紧张,反而降低手指的灵活性。手风琴初学者左手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错误是推拉风箱用力的扩散。推拉风箱是手风琴演奏中唯一需要使用较大力量的部分。由于人类同步用力的动作本能,推拉风箱的用力常常会扩散到左手的触键动作(严重时还会扩散到右手、右臂甚至全身)上来,造成触键的僵硬和笨拙。所以,手风琴演奏中左手的用力范围和动作范围是被严格限定了的,必须在概念上和实际操作中特别加以区别。

明白了触键法的这些原理,我们就能分清触键动作的轻重主次,关于触键的许多问题就会豁然开朗,迎刃而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风琴的基本触键方法
练琴时一再强调的“松弛”该如何把握
触键
钢琴演奏的高指与低指弹奏技巧探微
键钮式手风琴演奏方法浅谈
3种必须要掌握的钢琴弹奏方法,技巧和要点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