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艺复兴史话之一︱神的化身行走人间,米开朗基罗

昨天文章里有一些小错误,今天改了重新发

文艺复兴,复兴什么?首先是人性

   什么东西才能最深刻的阐述人性?  

  除了艺术,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吗?


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独立,欧洲仿佛从梦中苏醒。而这是一个注定要改变世界的年代,各路人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伟大的年代致敬。

 

罗马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以典雅而理想化的人体雕塑,吸引着天才的头脑对古典文化的追溯和探求。人体蕴含着一切的美,米开朗基罗......最杰出的艺术天才,近乎神在人间行走的天才,所追求的,是通过对人体的精确刻画,来探索通往艺术巅峰乃至天堂之路。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的顶峰,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结束的标志。他的美学源于人本主义,却也同时超越了人本主义。他关心的不仅是表现复杂的人体,还通过人体显现复杂矛盾的精神世界。他的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没有两个人物的形象是重复的,艺术风格统一,却找不到僵化固定的模式。

 

天才在创造了其他神话之后,便将神话的解释权留给了后人,须知二次创作也是构成伟大的原因之一。

 

米开朗基罗14岁时进入雕塑家贝托尔的学校--美第奇家族的掌门人洛伦佐赞助。米开朗基罗得以结识了很多围绕在洛伦佐身边的艺术家,在与这些艺术家的交往中打开视野,迅速成长。《圣母哀悼基督》、《大卫》和应邀前往佛罗伦萨绘制的《卡西那之战》都使得米开朗基罗的声望如日中天。

《圣母哀悼基督》



《卡西那之战》草图


1503年,尤里乌斯二世继任教皇,1505年,他将米开朗基罗迎往罗马,为其修建身后长眠之地。


按照米开朗基罗的预想,陵墓的整体设计呈现出基督世界的秩序感,最高一层原本应为两名在末日审判是引领尤里乌斯二世从坟墓飞升的天使;中间那层留给预言者和圣徒;最底下那层留给奴隶。奴隶塑像的数量应该在20个上下,一个个放置在胜利者群雕像两侧的方形壁柱上,这些奴隶隐喻不知悔改的人类,灵魂被束缚永不解脱。人可能是自己的奴隶或是囚犯。人怎样才会更自由?死亡会不会是释放放自由的过程?如果没有死亡的存在,人类是不是不懂得生命和爱的珍贵。米开朗基罗始终在作品里思索其哲学意义。

 

1508年,尤利乌斯二世命米开朗基罗中断正在修建的陵墓修建工程,返回梵蒂冈,由此开始了西斯廷壁画的创作。西斯廷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建筑,夹在梵蒂冈教皇宫殿与圣彼得大教堂的中间,是教堂举办重要弥撒仪式的地方,选举新任教皇的会议也在这里举行。可以说梵蒂冈所有高阶层神职人员的聚会所,教皇也常在这里接见各国重要国王大臣,可以说也等同于教皇的私人会客室。


尤利乌斯二世并不在意米开朗基罗炫耀他的天才,他本人绝非肤浅的威权统治者。尤利乌斯二世也浸淫在艺术中长达30年,深知艺术的能量。他创造了一个时代,激发那些艺术家最宝贵的潜能。他留给后世拉斐尔画室、西斯廷教堂,当然还有圣彼特大教堂,以及许多无以伦比的艺术品收藏,他知道梵蒂冈会永远被冠上华丽和绚美之名。由于这两位伟人的相遇,西斯廷教堂作为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而遗世独立。难怪300年后歌德曾感叹:“没有到达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是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

《 西斯廷教堂壁画全景图》


通过一道小门步入教堂,壁画呈现给世人的视觉冲击确实震撼,为了符合传说里古代所罗门的圣殿,穹顶的长度38.5米x14米,墙的厚度为3米,距离地面超过20米。米开朗基罗所作的穹顶壁画表现的是希伯来史传和耶稣的先祖的故事。基督教圣经分为“新约”和“旧约”两部分,传达的信仰和情感也不尽相同。新约是耶稣宣示的道理,充满人性的爱和温暖。而旧约里大部分是希伯来古老的神话,是洪荒之初的神话,充满了蓬勃张力,但却很难用理性描绘。米开朗基罗一直思考,人类在混沌中是走向文明吗?是在走向理性吗?穹顶壁画由“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灾难与救赎”三部分组成,共分为9幅画面,立体恢弘,米开朗基罗以神一般的手,赋予湿壁画的泥土以永恒的生命。


西斯廷穹顶壁画中,没有花草树木的位置,只有众多具有雕塑美感的人体纵横交错,在这里,米开朗揭示了一个对中世纪具有深远意义的论题——除了人体之外,并不存在其他形式的美。这无疑是对文艺复兴最深刻、直接的诠释。

 

 在西斯廷教堂期待什么?唱诗班?天使团?不,不需要这些,需要的是扪心自问,我们是谁,我们想要什么,又能得到什么?


教堂被周围的漆画窗帘环抱着,像帷幕一样的艺术挂毯不仅是为了美观、信众抱团取暖。此外,这是代表生命这一伟大剧场的方式。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人类的视野豁然拓宽、世界观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新地缘政治,使教堂古老的传教传统燃起激情,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类的剧场中扮演一个角色,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是包含了整个世界的伟大故事,这故事就在西斯廷的壁画中徐徐展开。


米开朗基罗为我们揭示,在入口处上方有一团模糊的人像,他从一端飞向另一端。米开朗基罗不关心那些正在被创造的东西,与其他画家不同,他关心那些正在创造的动作,然后动作嘎然停止。就像创作者在犹豫,给众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是在造就星辰,大海?还是他所创造的宇宙?这形象也有些像米开朗基罗本人,在回首看他创作的穹顶画,嗯,还不错嘛…

《上帝创造世界》


西斯廷穹顶画最重要的作品是《上帝创造亚当》。亚当慵懒的斜卧在一个山坡上,右腿伸展,似乎刚睡醒无力起身,亚当缺少成就自身和荣耀的内在火种。火种即将被造物者赋予,手指就在亚当手前的一毫米处。此时此刻,我们正在见证接触的这一瞬。亚当伸出右手,通过上帝的触碰发现造物者的用意,一跃而上取代造物者的位置。亚当的身体是米开朗基罗人体美的典范,肉体的壮硕饱满和精神的纯真纯净,再一次体现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含义。


下图就是观看穹顶的重要位置,恰恰就在我们面前,都无法前进到教堂的地点。门控将观者与内殿隔绝开来,我们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被驱逐出来。穹顶上的绘画显示出周围世界的拥挤和混乱。人类离开优渥的生活,也将证明自己并非神的宠物以及自我存在的价值。


 

撒迦利亚预言从东方来的一道光,还有其他的先知和预言家们将引领我们走向天堂。那些英雄们为确保路上的安全披荆斩棘。而穹顶的中心,有一个人即将从天上掉下来,掉入我们中间,这是最重要的时间结点。诺亚下方明亮的颜色和撒迦利亚先知身上的祖母绿、明黄、猩红去消除阴霾昏暗。


所有这些把我们带到巨型拱门的坛前——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它是在世界发生重大改变后的1534年画上的。宗教改革使当时的教会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可怕的名声能使欧洲婴孩止啼。在这样隆隆巨变的时代,米开朗基罗选择用绘画发声展现命运。画面中天国和地狱就在眼前,获得救赎的生命向上升起,受到诅咒和惩罚的生命堕入地狱的深渊。看着这堵伟大的墙,像是在聆听一场视觉的交响乐。米开朗基罗在这里仅仅是绘画人体,391个形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承受着不同的苦难、不同的殉道形式。继完成《创世纪》后米开朗基罗又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岁月洗礼,他对生命有了更深沉的悲悯。


这幅画面中有一名黑人和白人同时被拯救,这种不分肤色不分种族能够团结在一起的想象,在那个时代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画作中表现的艰难、困苦和挫折并没有什么,人类正因为此而突破自身,成就自我。米开朗基罗使雕塑变成哲学,使工匠的技术变成思考。他的诗中有一句:“心灵还穿着肉体的衣服!”,足证他看待肉体如同一件无法使心灵自由的衣服,如此憎恨又如此眷恋。


天才艺术家努力把灵魂深处内在的力量通过外部表现出来,那些克服障碍的、胜利的人有着运动员一样的体魄。他所画的人体都是以男性为蓝本,即使呈现的女人也拥有男性肌理的形体美,可能米开朗基罗就没见过女人的裸体。他说“男性的身体展现出威武,对称,力量,狭隘的心灵看到才会激发出肉欲的想法”。他认为,男人是上帝依据自己的身体用泥土捏出来的,男人的身体是完美的典范、最好的艺术语言。


在画面下方受苦的耶稣已经成为天堂的主人,并主持这场盛大的party。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一个俯瞰世间的天堂。在这里,他迫使我们思考,严格的说来,我们都在穹顶画的下面,就是在世界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缝隙内,我们有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内心,问出那个近乎无解的问题:who am I ? 生而为人,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与基督教教义完美融合的登峰造极之作,就在这里,他描绘出史上最伟大的故事。如果我们没有在这种震撼人心的作品前思考,又怎会发现人类心灵能够深邃到何种地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今天 1512 年 11 月 1 日 西斯廷教堂穹顶向公众开放
人体解剖图
为了雕刻好男性躯体,米开朗基罗竟然开始学习解剖……
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教堂的壁画时使用黄金比例了吗?
意大利游记(21) 梵蒂冈博物馆-西斯廷教堂-《最后的审判》
艺术宝库梵蒂冈博物馆(下) 环球之旅(2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