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元:得四千年前的绝世珍宝

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平陵城附近的断崖上发现了数片漆黑、光亮、有的甚至薄如蛋壳的陶片,经考证,这些陶片竟是4500年前的先民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

黑陶片 图文非一一匹配

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世界,一位在场的考古学家激动地记录下了它们的特点:“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经过严密测量,这些碎片的厚度不超过0.2毫米,“蛋壳黑陶”的名字应运而生。


喜欢顶级玩物的朋友,请加下面微信交流

但是,如此奇特的黑陶薄片,是用来做什么的?未“粉身碎骨”之前,它究竟长什么样?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了一批蛋壳黑陶杯,才使人们对它的真面目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黑陶杯 山东省博物馆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内参》 下面精彩继续

这就是黑陶杯。

距今 4600—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存在着大量黑陶。在所有黑陶器物中,又以蛋壳黑陶高柄杯最具代表性。

它通常高十几厘米,重量却不足一两,最薄处仅0.2米,薄如纸张。

0.2毫米是什么概念?

相信大家都见过医院打针用的针头,最小的针孔是0.5毫米,鸡蛋壳也有0.5毫米厚,这蛋壳黑陶杯可比针孔和鸡蛋壳还要薄一半还多。

黑陶杯 山东省博物馆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圈子》 下面精彩继续

 农民挖土,发现蛋壳杯 

上世纪70年代,时任日照市图书馆文物组组长的老杨没事就骑着自行车去各地调查遗址、征集文物。

那是1978年的某一天,杨组长和文物组的另一位同事共同来到日照东海峪村(现属日照经济开发区北京路街道)调查。之所以到这里来调查,是因为早在1960年,这里就曾发现一个集合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东海峪遗址。

两人到了东海峪村,先到大队部座谈,村里的大队书记先说了一下东海峪遗址的保护情况。

说到文物征集,大队书记突然说,一位牟姓村民手里好像有个黑陶杯子。杨组长听说后,托大队书记帮找人,让牟某把杯子拿来看看。

没一会儿,他拿来了杯子。杨组长一看,顿时兴奋起来,问:这杯子是怎么来的?

村民说:这是有一次自己挖土时发现的,看着杯子黑光油亮,就拿回了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大的捡漏:1.5元买下4000年黑陶,如今却是国博镇馆之宝
史上最强一次捡漏,只用1.5元就得到了4500年前的国宝孤品
蛋壳黑陶为何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专家揭秘只用两个字:极限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05
山东一个农民捡到文物后,上交给国家,开心领取了1.5元的奖金
山东博物馆馆藏 蛋壳黑陶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