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仁眼科专家李亮:病理性近视诊疗大全(收藏)

眼科就诊患者中约70%存在屈光不正等视觉问题。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大学甚至达到70%~90%。我国近视人口已超过3亿,其中病理性近视约占总人口的1%。


那么什么是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病理性近视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怎样进行病理性近视眼科检查?下面就给大家一一详细介绍。


眼睛


 

人眼是感知光线的复杂器官




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特殊区域




如果把人眼比作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是胶卷,它能将光波转化成神经冲动,然后由大脑对其进行解码,将信号转化为视觉图像。眼的其它结构,协同视网膜完成这项功能。

视网膜




视盘:视网膜上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是视神经的始端


黄斑:人眼的光学中心,视网膜中心的特殊区域,发挥视功能的重要部位,识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


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前者颜色鲜红、较细;后者颜色暗红、较粗


屈光不正


 

正视眼


远处物体发出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A];近距离目标聚焦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后[B]。为清晰成像,人眼可调节晶状体的弯曲度,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C]。





 

近视眼


近视眼眼轴(眼球前方与后方几何中心的连线)增长,远处物体发出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前[E];近距离物体方可聚焦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F]。由于人眼无法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度而清晰成像,需配戴凹透镜片(发散透镜),减弱眼的屈光力,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G]。





近视的病因


 

遗传因素


种族因素:黄种人发病率高、白种人次之、黑种人最低


家族因素:单纯性近视(多因子遗传)、病理性近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环境因素


长久紧张视近作业、照明不足、户外运动减少、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有机磷农药污染等。




近视的分类


 

依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眼轴过长


曲率性近视:角膜和/或晶状体弯曲度过大


指数性近视:屈光间质的折射率过高


 

依近视度数分类


轻度近视:<-3.00D


中度近视:-3.00D~-6.00D


高度近视:>-6.00D





 

依近视性质分类


单纯性近视:


绝大多数青春期发病


与视力负荷过重明显相关


随年龄增长逐渐稳定


近视度数一般为低度或中度


远视力大多可以完全矫正


近视力及其它视功能大多正常


遗传因素不明显或不肯定


病理性近视:



青春期前即已开始


持续进行性加深,发展快


屈光度多大于-6.00D;


眼轴明显伸长,多大于26mm


视网膜变性,进行性加重


视功能明显受损,远视力更差,近视力亦可异常


视野和对比敏感度异常


多有遗传因素并伴合并症



视光学小知识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发生偏折,该现象称为屈光。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用屈光力表示。它的单位是屈光度(Diopter,D),屈光度是焦距(米)的倒数。例如:一个透镜的焦距为0.5m,则该透镜的屈光力为1/0.5=2.00D



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是一种可致失明的严重眼病,但它仍未被普遍认知。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介绍,让大家对PM有更多的了解。


平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无症状时,每6~12个月复查一次眼底

当发现视力突然下降,眼前出现黑影遮挡或者看东西变形时,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PM主要症状


 

一般表现



注视远处物体模糊,常眯眼,夜间视力较差,对比敏感度轻度下降。


 

早期表现



飞蚊症—眼前出现黑点飘动。飞蚊症一般由玻璃体变性,产生不透明混浊物投影在视网膜上引起,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在光线明亮或白色背景衬托下,更为明显。很多飞蚊症长年存在,不影响视力,临床上重要性不大。


 

晚期表现


晚期继发视网膜脱离,视力突然下降,视野出现帘幕样阴影遮挡,对比敏感度下降。



如果眼前黑影突然增多,或固定于一处,并伴有闪光等其它异常表现,加上视力明显下降,视野出现缺损,要警惕出现视网膜脱离的可能,应立即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晚期继发黄斑病变,看到的物体扭曲变形。黄斑区CNV常见于眼轴大于26mm、屈光度超过10D的PM患者,视功能将明显受损。



晚期继发黄斑病变,中心暗点—视野中央出现黑影遮挡。


PM眼科就诊流程


 

医生问诊:



患者的性别和年龄?


目前眼睛有什么不适?发生时间、发展及治疗经过?


以前是否患过眼病?治疗经过和效果?


目前配戴框架眼镜还是隐形眼镜?眼镜的屈光度是多少?


亲属视力怎样?既往病史和家族眼病史?


 

视力检查:




视力是人眼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的能力代表黄斑中心凹处视觉敏锐度

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PM患眼远视力较差,异常程度与屈光度相关,近视力亦不同程度低下。


 

屈光检查:




检测眼屈光不正的性质和程度,了解眼屈光状态和最佳矫正视力,确定所需镜片的屈光度,即验光。


PM视网膜后极部弥漫性病变,矫正视力多小于0.7;累及黄斑区视细胞层,矫正视力多不足0.5。


 

眼压测量:




正常人群中眼压范围是10~21mmHg。眼压过高,可导致视神经损害,引起青光眼。


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的6~8倍,多见于40 岁以下及眼轴超过26.5mm者。


 

眼底检查:




医生通过检眼镜等工具,直接观察患者眼底视网膜情况;有时也会通过眼底数字照相拍照,了解并记录患者眼底情况。



豹纹状眼底: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弥漫性萎缩变薄,暴露变细的橘红色脉络膜大血管和血管间色素,呈豹纹样。


漆裂纹:后极部视网膜下不规则黄白色条纹,如同旧漆器上的裂纹,为玻璃膜扩张形成的网状裂隙,可诱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和黄斑出血,是视力进一步受损的先兆。



脉络膜和视网膜萎缩。后极部视网膜广泛多发不规则形黄白色局限性萎缩灶,边界清晰伴斑点状色素沉积。



Fuchs斑。黄斑中心凹旁微隆起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灰黑色暗斑,约1/3~3/4 视盘大小,是视网膜下出血和色素细胞增殖的结果。



视盘:视乳头增大,呈椭圆形,长轴垂直,稍向颞侧倾斜。


近视性弧形斑:由于眼轴增长,后极部巩膜局限性扩张,视盘周围脉络膜受到牵引,从视盘旁脱离,相应处巩膜暴露,形成黄白色弧形斑。弧形斑多居颞侧,呈半月形,大小不一,大者可延伸至黄斑区,并与后极部萎缩区连成一片。视网膜颞侧血管离开视盘后变直变细。


 

眼普通B型超声:




利用眼内各种组织声学特性的差异,采用不同扫查方法,接收超声波在两种不同组织界面处产生的反射、散射、衰减等信号,显示组织及其病变的形态。医生常开具眼普通B型超声检查测量PM眼轴长度,并除外发生视网膜脱离之可能。


正常眼轴长23.5~24.0mm,每伸长1mm ,增加约-3.00D近视。PM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延伸,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发生局限性扩张,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巩膜膨出,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OCT可提供清晰的视网膜断层图像,用于测量视网膜厚度,有效观察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微小病变。



正常黄斑中心凹。



黄斑区视网膜前膜,伴牵拉性视网膜劈裂。



黄斑区视网膜全层裂孔,孔周神经上皮层囊样改变;局限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中心凹局限性 隆起,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伴少量积液,RPE层连续性中断。



地形图显示黄斑中心凹鼻上方CNV病变区视网膜局限性隆起。


 

荧光素血管造影(FFA)


向静脉快速注入荧光造影剂,循环至眼底血管中,通过眼底照相持续拍摄视网膜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检测视网膜血管和血液循环状态。


当医生怀疑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时,会建议患者做此项检查,主要了解黄斑区有无新生血管、是否存在渗漏等。



正常。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造影晚期背景荧光消退后,病变处仍呈现相对强荧光,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处渗漏呈现淡荧光,出血处始终遮挡脉络膜背景荧光。


 专家介绍 

李亮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200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系,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学系,获得眼科学博士学位。从事眼科学临床工作4年余,在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撰写及申报工作,期间共发表国内外期刊论著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外SCI论著2篇,国内核心期刊论著1篇。


来源:同仁眼科基金会(ID:tongreny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度近视有无治愈的希望?
高度近视危害多,眼底改变别大意
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27 近视眼
视力跟生命一样可贵,5种致盲性眼病请牢记!
18岁前,这种近视最危险
【Retina China 2019】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最新认识,眼科大咖为你高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