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生产小曲(白药)?为你揭秘酒药制作全过程,细节毫无保留!

教科书式讲解酒药制作全过程,纯手工码字!

酒药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设备较为简单,具有保藏容易、使用简便、使用量少、糖化发酵力强等优点,不仅适合企业,也适合民间应用。在江南绍兴一代,老百姓常常在伏天自制酒药用以酿酒。现在以绍兴白药为例加以介绍。

白药制作工艺流程

原辅材料选择与制作:

①新早籼米粉的制备:酒药制作前一天磨好米粉,细度以通过50目筛为佳,磨后摊开冷却,以防米粉升温发热变质。要求碾一批,磨一批,生产一批,以确保米粉的新鲜度和酒药质量。

②辣蓼草粉制备:每年七月中旬,取尚未开花的野生辣蓼草,除去黄叶、杂草,当天晒干,趁热除茎留叶,粉碎成末,过筛后装入坛内备用。采收辣蓼草必须选择晴天时日,以确保当天晒干。如果当天不能晒干,色泽变黄,将会影响酒药的制作质量。

③种母选择:有的厂家把种母称作“娘药”。生产时,挑选上一年生产中发酵正常、糖化发酵力强、温度容易掌控、产酸低、酒的品质好的酒药作为种母。

④水质要求:采用酿造用水。

⑤生产准备:为确保酒药的生产质量,制作酒药时必须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环境卫生和设备用具的清洁工作。对酒药生产用具,包括陶缸、陶坛、缸盖、竹匾等一切器具,必须严格做好清洗和暴晒工作,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制作酒药用的新稻草应去皮晒干。谷壳要求用新鲜的早稻制作而成。

操作流程:

①配方:糙米粉:辣蓼草粉末:水=20:(0.4~0.6):(10.5~11)。

②上臼、过筛:将称好的新鲜米粉及辣蓼草粉倒入石臼内,充分拌匀。加水后再经充分拌和后,用木槌捶数十下,目的是增强米粉的黏塑性,然后取出在谷筛上搓碎,移入打药框内进行打药。

③打药:每臼料分三次打药,然后装入70~90cm、宽50~60cm、高10cm的木框中,上面覆盖软席,用铁板压平,去框。再用刀沿木条(俗称划尺)纵横切开成方块,分三次倒入悬空的大竹匾内,前后、上下滚制成圆形。然后加入2%~4%的种母粉,通过不断翻滚进行接种,然后过筛使药粉均匀地黏附在新药上。碎屑并入下次配料。

④摆药:采用缸窝培养酒曲。先在缸内放入新鲜谷壳,然后铺上新鲜去皮稻草,将药粒分行摆放,粒间留有一定间隙。摆好后由专人检查,并盖上草缸盖和麻袋,进行保温培养。保持室温为30~32℃,经14~16h,品温度升至36~37℃时,即可去除麻袋。再经6~8h,手摸缸的内壁有冷凝水,并散发出特有的香气,此时即可将缸盖移开。同时观察检查菌丝的生长情况,如酒药表面还能看到辣蓼草粉的绿色,表示药坯还嫩,不能将缸盖全部打开,应逐步移开,使菌丝继续繁殖生长,即以此来调节酒药的培养品温,促进根霉生长。直至药粒上的菌丝手摸不粘手,像粉状小球一样,才可将缸盖打开以降低品温,此时,酒药充分接触空气,品温迅速降低,菌丝也随之逐渐萎缩,再经3h左右即可出窝,凉至室温,经4~5h,待药坯结实即可出药并匾。

⑤出窝(缸)并匾:将酒药移至匾内,每匾约盛3~4缸酒药,注意不要太厚,以免升温过高而影响质量。原则上以酒药不重叠并粒粒分散为好。

⑥进保温室:将竹匾移入不密封的保温室内。室内设木架,每架分档,档距为30cm左右,并匾后移在木架上。气温在30~34℃,品温保持在32~34℃,不得超过35℃。装匾后经4~5h进行第一次翻匾(即将药坯倒入空匾内),至12h,上下调换位置。经7h左右,第二次翻匾和调换位置。再经7h后倒入竹簟上先摊两天,然后装入竹箩内,挖成凹型形,并将箩置于高出通风以防止升温,早晚倒箩各一次,2~3天移出保温室,随即移至通风处,再培养1~2天,每天早晚各倒箩一次,自投料开始培养6~7天即可晒药。

⑦晒药入库:正常天气在竹簟上需晒3天。第一天晒药时间为上午6~9时,品温不超36℃;第二天上午为6~10时,品温为37~38℃;第三天晒药时间及品温与第一天相同,然后趁热装坛、密封备用。装药用的坛子要提前洗净晒干,坛外刷石灰。这里尤其注意第一天晒药时间要短,温度要低。

PS:如果大家喜欢,请多多关注、多多点赞,我会在下节讲解 酒药的质量如何鉴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制作黄酒曲药
黄酒三要素——酒药
米酒和酒曲的做法
黄酒工艺学
南方农村人都熟悉却不敢碰的路边草,是一种良药,还可以做佳酿
辣蓼草怎样做酒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