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潇洒播诵 | 鱼禾散文《远逝的上窟春》

远逝的上窟春

作者:鱼禾

播讲:肖洒

制作:崔硕

(摄影:鱼禾)

       一种从未谋面的事物。一种从未谋面并已消逝的事物,竟会使人想念吗?但是我真的,在想念上窟春。在风雨初歇的下午,这个古雅而带着蒙尘感的名字,从一本厚厚的古县志里,与我不期而遇。它是一种酒的名字。这种酒,出自荥阳,曾经在唐人的杯子里漾漾地招摇过,只是现在,我已经无缘品尝。    

       大唐时代,人们称酒为春[wine]。试着发出这个带后缀的尖音的时候,我发现它似乎具有今陕西一带的发音特点,咬字狠,重音后挫,有含混的若隐若现的尾音,听上去含几分醉意。是不是当时的京都——长安的口音?已无可考证。当时的官方史书《唐·国史补》中,有一段关于酒的专门记载。这些被记录在册的名酒,都是带有春字的:“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剑南之烧春。”其中荥阳上窟春与郢州富水春,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至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百余年间,并称天下精酿,比起流传至今且名扬海内的剑南春,品质更为上乘。 

       上窟春的出产地,在今荥阳竹川村一带。《汜水县志》载:“竹川,古三窟村也。西北有泉曰太溪、少溪,在逍遥观左;曰永清,在逍遥观前。”三窟之“窟”,就是指这三处泉水。古人以窟量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句:“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信不虚也。”可为旁证。一说三窟为“上、中、下三窟”。若是按照地理方位,则上窟为太溪,中窟为少溪,下窟为涌清。但后人更认可的说法是,三窟是以逍遥观为参照,根据所在的方位命名,则上窟、下窟、前窟分别是指太溪、少溪、涌清。不过,逍遥观为明万历年间所建造,这种称呼当是后人的附会。可以确定的是,其中的上窟,指地处上游、水质最佳的太溪。上窟春,就是以太溪的泉水酿制的酒。    

       竹川一带,曾经雨水丰沛,茂林修竹。《汜水县志·明逍遥观举废记》的记载,几乎让人想象到伤心:“吾汜十里岩邑山拱水环,仅可赏心,独竹川居境之南古称龙泉乡三窟村者,冲佛山之脉,汇百川之精,群峰朝秀,诸涧纳派,相结一地。”竹川曾经那么水灵,百川汇聚,涧水遍布。太溪、少溪、永清(涌清)三窟之水,清澈如镜,丰盛到可以灌溉农田,灌溉满川的绿竹。至今不曾消逝的汜水,几千年来,从这里盘桓而过。想想竹川这个名字吧,一个有竹有河的地方,美得让人难以置信。    

       品质甘醇的泉水,丰茂的植物,易于微生物繁衍的特殊环境,一向是酿成好酒不可或缺的要素。出于对这种酒的好奇,有一天,我约了几位朋友来到竹川,试图去感受当年那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怎样为一种名酒提供了先天的品质。至少会留下一些痕迹吧,比如竹林,泉水,制酒的老作坊之类。从三窟山的峰顶指向汜水的方向,地势由高而低,有一道隐隐约约的河谷。太溪与少溪,就在河谷即将出山的时候,从地层中涌出。两道溪水已经被当地以方池围起,它们就在池底,涓涓地外涌。从池中通出的一道小渠,也就似有若无地向山下流着。从渠的微小和流速的缓慢,可以想见泉水已经细若游丝。这道河谷,正对竹林。涌清泉,就隐藏在这一片竹林里面。    

      站在斜穿而下的公路边上,向下看这一片竹子。也就只有几亩地的规模了。竹子的旺盛已经不见,梢头都有些微微泛黄。我不由得叹了一声。竹子是植物里的高士,对环境是很挑剔的。随着空气纯净度的不断下降和地下水位的不断降低,竹子也就渐渐变得稀少羸弱。据说现在当地在引进培育新品种,想从中找出适合环境的竹子。会有这么一种不挑剔的竹子吗?我不知道。  

      朋友说,看到竹川,我肠子都快断了。    

      是啊,是啊。水和竹的痕迹都在。只是比之当年“一泓澄清,望之如镜,满川绿竹,赖以为灌”(《汜水县志》)的气象来,已经颓败得令人难过;而老作坊,只是我的臆想罢了。看到这样的竹川,谁能够不感到遗憾呢。我一直以为,上窟春还可以重新创制。这么看来,竟然难了。我们可以翻遍竹简,探究秘方,找出它的来历。然而,那个群峰朝秀、满川绿竹、诸涧纳派的方子,怎样才能配得齐呢。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上窟春就像一个曾经在纸上做过的梦,觉醒之后,踪迹皆无。被岁月剥蚀了青春的竹川,或许已经永远,永远地失去了上窟春。    

      或许不单单因为环境。想来如此精致优美的事物,只是生活里的奢侈品,所以,只有当生存安稳的时候才可能被珍惜。然而,荥阳作为东西南北的十字路口,一向是军事意义上的“咽喉地带”,荥阳人的生活似乎总也难以安顿。还有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自古“善淤、善决、善徙”,决口和改道极为频繁。位居黄河南岸的荥阳,头上始终悬着一把水的利剑。历史上,荥阳乃至中原人的逃难,方向总是往西。那是一条指向高处的逃生路,与黄河水的流向背道而驰。在随时准备逃离的心态中,人们对于生活的安排,常常是临时的、将就的、粗糙敷衍的,谁也没有心思,再留给上窟春。它遗落在漫长的岁月中,就像一个心怀委屈离家出走的孩子。    

      大唐那些放肆的文人,多是好酒的。他们该是领略过上窟春的滋味吧。是不是就为得到一坛美味的上窟春,那位贪杯的李白,才舍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在荥阳郁郁而终的李商隐,曾有过“隔座送钩春酒暖”的爱情,也有过“心断新丰酒,消愁又几千”的绝望。诗人手上的酒,会有一杯,竟是上窟春吗?这种含有泉水叮咚之声的酒,曾经怎样点燃了他们心中深藏的诗意?以唐时制酒生产力之有限,上窟春这样的珍品,比今之茅台,恐更为难得。是否曾有连绵如水的车马,从不同的方向逶迤而来,只为等到一瓮好酒,拉回去做人生的消遣?    

     想象中,这样的酒该是以陶制的坛子密敛,在深藏了多年之后,被一双爱惜的手小心翼翼地打开。对饮时,化不开的窖香一瞬间洇满了屋子,让千年之前的某个时辰分外地浓情。

(摄影:鱼禾

作者



鱼禾,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化学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散文集《摧眉》《相对》《私人传说》、系列读书随笔《非常在》等六种,有大量散文、小说、文艺评论刊发、转载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天涯》《散文·海外版》等专业文学期刊,全国重要文学奖项“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获得者。

朗诵



肖洒,播音指导,研究生导师,金话筒奖提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诗歌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理事,“学习强国”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兼任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执行会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演讲与口才分会副会长。

点击⬇观看

潇洒播诵《道德经》全集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60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娴‖竹泉村风情
【周国平散文朗诵】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散文朗诵《卖酒记》作者:董凯 朗诵:何晓霞
声音之美(来听听24首散文朗诵)
抒情散文朗诵:《今夜让我静静的想你》
“食在淅川”饮食文化散文之四十五: 淅川特产系列简介 16滔河乡冷水鱼17羊肚菌18水源地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