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古人蹊径之外——谈 汤文选《村头拾趣》之趣

画家:汤文选

作者:吴国亭

  真有意思:一头胖乎乎的小肥猪被主人拴在木栏上,失去了自由。这时几只调皮的小麻雀偏偏还要来戏弄他,嘲笑他,上窜下跳,吱吱喳喳,大耍恶作剧,气得小猪噘着嘴,翘着屁股直骂街。

  嘿,任你怎么着,调皮鬼还是不肯离开,胖小猪真是奈何他们不得。小傢伙欺侮大块头,多好玩!这张《村头拾趣》图简直就是有趣的形象化的童话。

  你当真以为这是画家村头随意“拾”来的生活小趣味吗?不,确切地说那是画家的慧眼加童心的结晶。作者汤文选先生虽是著名的老画家,可是«心未泯,他用孩子的心灵和眼光去观察世界,又用孩子般的感情描述他所看到的世界,生活处处是美好的,有趣的,小动物就是小朋友,小朋友就是小动物,大家都差不多嘛。

  在具体表现上,一只胖乎乎圆鼓鼓的小猪,寥寥几笔泼墨,其扭头侧身的憨态顿现。画家对形体轮廓的把握、水墨的渗化以及墨色浓淡的控制均恰到好处。翘曲的小尾巴如同小孩的小辫子,虽是细节,也精心处質;,画得逗人喜爱。笔致生动的四只小麻雀蹦来飞去,动态各异,跃然纸上,在构图上照顾了上下呼应。

  木栏和绳子的重笔浓墨丰富了色阶层次,细长的线条贯穿着全画的气势,形成“C”字形布局,同时还表现了前后关系,并且与麻雀和小猪在形式感上构成了点(麻雀)、线(木栏和绳子),面(小猪)的对比,通幅作品具备了完整的造型因素。这张画笔墨简练,造型生动,内容有趣,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境地。

  看了这张意趣盎然的水墨抒情小品,我联想到了一个大道理。一般司空见惯的那些水墨花鸟画,除了梅兰竹菊,还是梅兰竹菊,形成了老套式。数百年前封建文人画家那样画,今天还那样画,陈陈相因,千人一面,看了那些画令人真是味同嚼蜡,毫无兴味。

  之所以如此,因为那些画家终日关在书斋画室里不去涉足生活、记录生活、反映生活,头脑空空的,笔墨和感情都是古人和别人的,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是生活上怕艰苦,艺术上缺乏钻研精神,不求进取,思想上惰怠之故。记得日本大思想家中江兆民说过这样的话生活在古人之后,就要在古人开拓的田地之外,另行播种,另行收获。”

  有作为的画家应当把前人的文化遗产当作进一步发展新文化的起跑线,把对现实生活的新鲜感觉、自己的思想感情、艺术观点、审美趣味,连同所掌握的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等等,全都熔铸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博观而约取,积厚而薄发”,芟旧生新,闪熠异彩,就象《拾趣》所表现出来的这样,画家在生活中得到的一种真切有趣的新感受,不断地感动着读者,唤起他们的共鸣和联想,那该多有意思啊!


<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

编著:吴国亭

吴国亭《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

目录

1、一首赞美生命的小诗——小议 徐元清《生命》的哲理命题

2、取材异域自出心裁——面对王晋元《鸟之乡》的思考

3、博采众长精美动人——鲁风《风含翠筿》观后

4、多样统一相得益彰——谈潘天寿《雁荡山花》的画面组织

5、丰繁的美——析方济众《沙鸟聚相亲》的艺术处理

6、笔笔有法度 处处合规律——贾宝珉《朝露》的艺术美

7、有理有气有趣——读 林英仪《秋菊》与《佛手》

8、写意画不是随意画——欣赏《渔阳朝露》

9、老题材 新效果——揭示 鲁风《红梅》的精奥

10、紊乱中有法理 放纵中求控制——赞 徐源绍《紫藤八哥》的造诣

11、色彩墨韵摄人魂——彭培泉《芳魂》的特殊处理和特殊技法

12、言少意足 韵味无穷——张岳健 简练的《花间试晓风》

13、实处相参 虚处浑融——我是怎样画《晚秋》的

14、技艺精湛 雅俗共赏——迟明和他的《鱼乐图》

15、一杯水与一担水——从 孙其峰《双栖图》谈到作者孙其峰的治艺

16、荷塘景色之外——赵怀禹《甘霖》的藏与露手法及其作者简介

17、粉装玉琢,美哉!——宋雨桂的幽美《舞月》

18、意在象中——方楚雄 谈《故乡水》的构思

19、宝贵的一点翠色——徐源绍 融花鸟于山水的《幽溪山雀》

20、精心见妍丽——分析 郭怡孮《文殊兰》的笔墨组织

21、酣沉新颖 以形传神——漫谈 孙鸣邨《长白秋声》的刻意经营

22、野趣流溢的无声诗——吴永康《池趣》中的乡情

23、美在于整体的多样性——鲁风《雨霁》的摞迭法解析

24、醇朴的墨色无声的音乐——赏 王培东《秋之曲》

25、“出偏师”与“不齐之觚”——小议 高冠华《寒塘一角》的构图

26、题材新 手法新 构图新——读 姜舟《雪桃》随想

27、旧貌变新颜——评 李亚《春色》的内容与形式

28、色彩就是力量——观 张少武《春花双侣》小札

29、寓法度于变化之中 ——张世简《牵牛花》的章法分析

30、不要忽视次要的部分——赵怀禹《春在枝头》的树枝处理

31、到生活中寻找创新的契机——于希宁《艳阳天》前的絮语

32、节奏自然 境界完美——从 王晋元《雨后》看绘画的节奏

33、几树梨开春雪后,一湾鱼戏水中天——平治《水中天》欣赏记

34、统调的美感——简谈 陈明《玉兰鹦鹉》的色调

35、技精理明 开径自行——看 王晋元《芳林情》的启示

36、意在笔先 心手相印——黄葆芳《孤山红梅》赞

37、薰风习习 花气袭人——彭培泉《薫风》的新意

38、娟秀与严整的结合——析 赵宁安《初晴》的艺术美

39、独创性在于特殊的处理——谈李剑晨《家园一隅》的题材与加工

40、匠心独运 形趣俱妙——张继馨《竹趣》与《惊雷》的比较

41、春晨雨雾 图美意新——谈《春意》的艺术表现

42、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小谈《孔雀藤花》的主从关系

43、崖畔山花红胜火——创作《山花烧坞》的思考

44、朦胧与精刻的对比美——小议《盛夏》的特色

45、大处落笔 细处精雕——张世简《晴晨》画法臆测

46、简练的画材 幽雅的意境——宋雨桂《碧宵》画法试析

47、言有尽 意无穷——贾宝珉《秋夜》意境浅探

吴国亭画作赏析

编后缀语
几年前,我就考虑编写一本符合读者口味的书。这本书融技法、画论、美学和作品为一炉,体例比较自由,对照精美的图画,作技法介绍、理论探讨和美学原理的阐释,这于学画的或爱画的,搞创作的或理论研究的,专业的或业余的,都可从中各得其所,或赏画,或析文,或以之作临本,或作教材,均可广泛运用,对推动、发展写意花鸟画,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可能会有裨益。我的动议得到花鸟画界和出版界的热情支持,于是便着手组稿,遴选,撰文,编辑,征询专家意见,经过半年之久,现已将此书初步完成了。

编写这本赏析,是遵循以质量定取舍的原则的,不看知名度,也不论与编者的亲疏。编者深知,名气的大小与“天时、地利、人和”等“运气”有关。为名家”锦上添花”本不是我的事;若以亲疏定取舍,有拉小圈子之嫌,遭人唾骂,我也不会干。况且书中几十名作者星散全国各地,我与他们绝大多数同志从未谋面,素昧平生。只能本着,我也愿意本着: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让作品的艺术效果说话,对作者,对读者、对艺术、对社会都要负责。我相信,我的态度读者从入选作品的质量上是看得出来的。

要说质量,除了我本人的几幅不能算作佳作外,书内汇集的全国名家高手作品五十余帧,可说件件是精萃之作。作者中,有名扬四海的画坛巨擘,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更多的则是有实力的中年画家。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一个不漏地把全国优秀画家的精品都收集到,有些同志的佳作未能入选,是很遗憾时,只有留待以后再版时作补充调整了。就入选的作品来看,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不敢说当代全国最好的画都在这里了,但这里的画确能代表当今国内写意花鸟画的最高水平。

尽管选画时尽可能的客观公允,但难免掺有编者的观点与偏爱,尚还有些有影响的画家作品未选入,那是因为大家对他们的作品太熟悉之故,再重复,似没有必要。我之所以着重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中年画家,因觉得他们很多人有功底,路子正,有创见,有潜力,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艺术使命,终年朝乾夕惕地砚田耕耘,名气可不怎么大,而他们恰是我国画坛的中流砥柱。借出书的机会宣传他们的成就,支持他们的事业,为他们作讲解员工作,我是非常乐意的。我想广大的读者也一定会赞同我的作法吧!

前面提到,因对许多作者不熟悉,撰文时只能侧重对作品的直接分析,采取望“画”生义的办法,就画论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很少旁及作者其它方面的介绍。入选的作品,几经筛选,斟酌至再,环肥燕瘦,各擅其胜,“浓妆淡抹总相宜”,若有缺点,只不过是大醇小疵的问题,瑕不掩瑜,故论析时只作肯定,未提缺点,我想若有“不相宜”之处,则留给有眼力的读者去品评吧!
限于我的水平与能力,绠短汲深,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作者、读者指正。
最后,向为热心提供作品的各位画家、乐于为本书写序的严摩罕教授和付研究员单人耘先生以及一心为读者着想而支持出版此书的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同志们一并致以深切的谢忱。

编著(吴国亭) 1988年10月14日于南京

关于瘦金体学习,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样的生命情调与艺术的卓绝——汤文选传略【中】
“他把猪画得如此可爱,堪称前无古人” ——汤文选农村题材花鸟画的新拓展
古人养生联拾趣
写意麻雀的画法
这位老画家的花鸟画,笔墨很老到
画家汤文选:顺其自然,天人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