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美朵云 | 朵云轩120周年藏品特展063朵云轩再造本《十竹斋书画谱》

朵云轩倾三十余人之力,历时四年,以国图、辽博和一些私人藏家所藏明版为底本,整理付梓,于1985年10月再造完成《十竹斋书画谱》新善本。朵云轩这部新善本的再造,也为我国图书出版业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朵云轩珍藏

十竹斋书画谱


大美朵云


十竹斋书画谱  朵云轩藏

纵28厘米 横30厘米 饾版套色

《十竹斋书画谱》系明代胡正言辑印成集的中国版刻史上第一部餖版彩色套印画本。全帙凡八谱十六册,雕印精雅。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自万历己未(1619年)第一谱《书画册》起,至崇祯癸酉(1633年)第八谱《果谱》止,选辑雕印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
胡正言,字曰从,别号默庵道人,安徽休宁文昌坊人。三十岁以后,他流寓金陵,筑室于鸡笼山侧北极阁下,“尝种翠筠十余竿于檐间,昕夕博古,对此自娱,因以十竹名斋”,自号“十竹主人”。
胡正言“天性颖异,多巧思,所为事无不精绝”,精研六书,贯通五经,熟谙医道,擅长金石篆籀之学,清姿博学,尤擅众巧,能制墨,精绘事。当然,为胡正言在艺术上赢得广泛盛誉的还是他彩色雕版套印上的成就。


中国雕版印刷发展到明代,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而胡正言则是这个时代里,集大成而卓有建树者,时人杨文骢赞叹道:“胡曰从氏巧心妙手,超越前代。”郑振铎也在他的《略谈中国之彩色版画》讲到“至胡正言出,而彩色套印之风乃大炽”,并且认为其彩色套印本《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二书“实为当时之杰作,乃我国版画史上不朽之双璧。精工秀丽,莫可名状,在套印技术上尤有独到之处。”


《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是胡正言主持编辑,并亲自参加实践的两部彩色套印的木版水印作品,堪称木版水印史上的丰碑,将雕版印刷艺术推向新的阶段,正如胡正言的好友李克恭所说“化旧翻新,穷工极变。”标志着集绘、雕、印技艺于一体的木版彩色套印技艺——“饾版”术的成熟。


事实上,胡正言为“饾版”术臻于完善付出了大量心血。据程家珏《门外偶录》载:胡正言常年雇良工“十数人”,对刻工“不以工匠相称”,与他们“朝夕研讨,十年如一日”, 使得“诸良工技艺亦日益加精”。由于“饾版”术要求很高,分版、雕版、对版、着色、刷印,每一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在落稿和付印前他还要“亲加检校”,以保证雕印质量。正是如此用心,胡正言的木版彩色套印技艺才能达到杨文骢所谓“幅幅乱真” 和“定以为写生妙品,不敢作刻画观”的前所未有的化境。


《十竹斋书画谱》是以“饾版”术印制成的具有教材性质的彩色画册,融诗、书、画、印艺术为一体,是雕版印刷史上的巨制鸿构,有“画苑之白眉,绘林之赤帜”之誉。凡书画、竹、墨华、石、翎毛、梅、兰、果八谱,每谱两册,全帙共十六册,蝴蝶装。每谱有序言,除《竹谱》附写竹诀,《兰谱》附起手式,其余各谱均四十幅,一图一文,以书配画,交相辉映。


一为书画册。花卉竹石、翎毛蔬果二十幅,均有对题。谱前有芒砀山人王三德《胡曰从书画谱引》。在湘道人《竹图》的对题中有“己未秋日录于草草庵,海阳程胜”的题记。

左右滑动查看


二为竹谱。卷首有《梨云馆竹谱》,分“写竹要语”,“写竹括”和“写竹法”。前半为一画一题,凡竹图二十幅,分作“廻风”、“喜霁”、“带雨”、“凝露”、“贮云”、“笼烟”、“快雪”、“印月”、“怡老”、“启新”、“飞白”、“聚翠”、“紫蓧”、“朱帔”、“崖影”、“石床”、“飨松”、“访菊”、“友梅”、“佩兰”等。后半则为画竹“起手式”和画法程式。在“喜霁”对题中有“壬戌秋日书于青踈阁,林古度”的题记。

左右滑动查看

三为墨华册。谱中图呈圆光型,对题有绿色“十竹斋琅干笺”竹纹边框。画、题各有二十幅,画面着色细润,气韵生动。对题中有胡正言“甲子秋书于香雪斋”和杨文骢“甲子立秋日书”等记。

左右滑动查看

四为石谱。画、题各二十幅,图有墨石、彩石,但均以套版为之。册中有谢三秀“乙丑伏日竹窗雨后漫书”的题记。

左右滑动查看

五为翎毛谱。画、题各二十幅,有杨文骢于“天启丁卯立秋日”所题《翎毛谱小序》,非常精彩地评介了胡氏所施饾版之法:“胡曰从氏巧心妙手,超越前代,以铁笔作颖生,以梨枣代绢素,而其中皴法、染法、点法,及着色之轻重、浅深、远近、离合无不呈妍曲致,穷巧极工。即当行作手观之,定以为写生妙品,不敢作刻画观。”

左右滑动查看

六为梅谱。画、题各二十幅,胡正言以“芳信先传”、“飘飘欲仙”、“冰壶掩映”、“君子之交”、“铁干支春”、“暗香浮动”等为题,作风梅、早梅、雪梅、竹梅、老梅、月梅等二十图,各有书法对题。

左右滑动查看

七为兰谱。前有涂日昌“兰谱序”和画兰“起手执笔式”,此谱图解兰花,并附小注,颇为详尽,但无题赞。多为墨印,间有彩版,此谱可为之初学之范本。图二十幅,多是临摹赵孟頫等名家之作。

左右滑动查看

八为果谱。画、题各二十幅,其中“三元”、“朱橘”等图,雕版设计巧妙,可谓匠心独运。

左右滑动查看

胡正言辑印《十竹斋书画谱》,广交名人时贤,亦自作书画付梓。全谱序、画、诗作者或书法题写者,多达一百五十余人。谱中所辑作品大多是由当时名家如吴彬、倪瑛、魏之克、米万钟、吴士冠、文震亨、高阳、高友等创作的,也有二十多幅画稿是临摹自赵孟頫、唐寅、沈周、文征明、陆治、陈道复等著名书画家的;胡正言自己也曾为谱画稿、题诗,画有“白莲”、“墨梅”、“芝草”三图,诗有“题梅花”、“题兰竹”两首。画谱中所题诗句,笔调清新,咏物抒情,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诗人们喜爱画谱的心情。题诗大部分都是书写者自己所作,也有借用前人诗句题咏的,如胡正言用唐释无可的咏兰诗题《兰竹图》,西湖仙郎何伟然用徐渭咏榴诗题《石榴图》,竹冠道人应麟用刘禹锡题开元寺枸杞诗书《枸杞诗图》等等。全谱书法篆、隶、行、楷诸体皆备,最多的还是晚明文人流行的行草。这些书迹,大都兼有晋、唐、宋书家的风韵,亦可为后人临池所借鉴。
醒天居士的《题十竹斋画册小引》把胡正言的爱好、特长及画谱刊印的初衷和艺术水平都进行了叙述:
“王宰十日一山,五日一石,岂肖形之难哉?山有情,石有态,磅礴得之为难耳。近代画手,千临百摹,如里媪捧心,不揜儿寝,而目食者争售之,大轴小图,祗为壁疥。新安胡曰从氏,清姿博学,既精六书,尤擅众巧。所制隃糜硾茧与所镌法语名言,皆出新裁,赏鉴家多宝爱之。乃竹斋多暇,复创画册。所选皆花果竹石,有关于幽人韵士之癖好者。而写形既妙,设色尤工,至于翠瓣丹柎,葩分蕊折,花之情,竹之姿,与禽虫飞懦之态,奇石云烟之气,展册淋漓,宛然在目。盖淡淡浓浓,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诚画苑之白眉,绘林之赤帜也。然王宰之画妙出毫锥,胡君之画妙出梨枣,是磅礴之心,较王宰更难;而成功之捷,较王宰更简更易,岂不尤奇哉!余故喜而叙之,愿与好事者同赏,仍俟具眼者定价焉。时癸酉年中秋前二日,醒天居士书于十竹斋。”
《十竹斋书画谱》刊行不久就引起广泛的注意,开始有人仿刻了,以至胡氏声明道“原板珍藏,素遐真赏,近有效颦,恐混鱼目,善价沽者,勿虚藻鉴。”明季以降,重印、翻刻者多达数十种。朵云轩木版水印1981年计划再造《十竹斋书画谱》善本时,明版印本存世已极其罕见。朵云轩几经周折,访查上海、南京、扬州、安庆、北京、沈阳、杭州、广州公私藏家十六处,费时两年,方选定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旧藏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李文信旧藏本为主要底本,参以顾子刚、王孝慈旧藏本,精校遴选,择优补配,并辑入周邨所藏本一幅,遂将各家明版残本,荟萃一编,俾成完璧。


《十竹斋书画谱》的善本再造,精雕细琢工程浩大,凡画186幅,书170幅,总356幅。摹绘刻印诸事,三十余专家技师,历四个寒暑,认真揣摩,精校细核,穷工极巧,务求形神色彩,幅幅逼真;及至字迹墨汁、钤记印泥,亦专事定制,以再现明本沉着古雅神韵。
朵云轩1985年重梓完成后,1989年红木箱册页特装本《十竹斋书画谱》被选送参加莱比锡国际图书艺术博览会。那古色古香的红木书箱衬托着“明刻本《十竹斋书画谱》朵云轩重梓”这宝绿色的法书,雍容端庄,向上半提的箱门露出了里面分层放置的八本书画册,色彩烂漫的锦缎封面裹着柔软光润的宣纸,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奇异的光辉。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吸引住了在场的几十位评委的眼睛。有的抚摸着手感十分好的宣纸问这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有的详细询问它的印刷过程,大家对它古雅的锦缎封面,独特的册页装形式、考究的版面设计,简洁完美的画法和令人神往的书法赞不绝口。显而易见,人们被含蓄精雅的中国传统艺术美折服了。评委们觉得“金奖”不足以表彰这部书的成就,提议“GRAND PRIX(法语,意为大奖)!”这是我国参加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第一次荣获了唯一的国家大奖——书籍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朵云轩再造《十竹斋书画谱》善本,为我国出版事业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谱中的一幅《橙柿图》,就需要17块雕版,叠套刷印多达四五十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造《十竹斋书画谱》善本卅周年之《十竹斋石谱》全欣赏
三百五十岁的荣宝斋和它的“绝活”
木版水印复制的国画“赝品”,几可乱真,连原作者都分辨不出
躲在上海延安路上的朵云轩,120年来究竟是如何“一招鲜吃遍天”
“骗过”鉴定师,朵云轩内有神技 | 非遗新体验
120岁朵云轩首次大规模晒出“家底”“大美朵云”特展揭幕,一百二十件库藏精品藏着半部中国美术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