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 | 九鼎篆刻 ● 朱文印部分

△作者:九鼎先生

即将消失的国宝艺术——篆刻

【原创】作者:九鼎

      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含有四种优秀文化综合在一起的表现形式。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诗给人以美的如画的想象,而好的画又能让观者欣赏到诗样的意境。

       中国书法是世界独有的一种文字。各种字体百花争艳。

       印是古代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作为信誉的保证。在长期的使用中被逐步艺术化。篆刻也是在印的使用中发展成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

     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宋代以前,画上很少题字。只是在不显眼的角落写上作者小小的名字。

      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写一段字或者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在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人文画开始了萌芽。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有名称。泛称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

      到了元代。印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胞胎一样,形影不离。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

      印在商周时,有官、私两大类。皆称之为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天子的印独称玺,以玉做。群臣不敢用。百官与百姓普遍使用的'印’,叫印章。

      古代的印章材料,多为金属和玉石。分铸、和凿两种。传说元末画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来刻印。石质材料的广泛使用,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有3700多年的历史。殷商时代便有雏形。

    汉代印章达到鼎盛。史称汉印。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以篆书作印。

     明清两代,印人辈出,以篆书为基础,雕刻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形态。篆刻,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它以印章为基础,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门类。

     篆刻在经历了十余个朝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

     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石材被广泛应用。

     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

       篆刻是在印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艺术形体。

如今,篆刻的用料基本是石头。印文用篆字。分朱文印、白文印。朱文印也称阳文,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字的部分是空白,也称阴文。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

      北京故宫有25方玉玺。是清朝12个皇帝留下的。

      所以说篆刻艺术,是一门国宝级的艺术。

未完待续

本文篆刻作品版权属九鼎先生所有

编辑:清 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品闲章
古人篆刻思离群
篆刻朱文印,完成这一步骤印章才显苍茫古朴
比肩于现代工艺的篆刻艺术
篆刻13刀法
#篆刻艺术 #印章 #篆刻闲章#细朱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