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修身, 先养心, 王阳明25种人生大智慧

点击加载图片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王阳明,明代、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先生一生受到家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终究不离儒学本质。其心学,正是儒家学说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到孟子。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心学的精髓之一“致良知”认为,只要心存良知,懂得什么为善恶,知是非,凡夫俗子也可成为圣贤。由此可见,孟子的“性本善”是心学的根基。

“心学”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其核心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和“心外无理”。

关于“知行合一”,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阐释: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知行本是一件事,现在我们却分成了两件事去做。关于“知行合一”更通俗的解释就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你知道了道理就去做好,要做好必须先清楚道理。

《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完这一生

这就是典型的“知”和“行”分离。

你知道熬夜不好,依然抱着手机夜夜晚睡;

你知道没有结果该放手了,却依旧念念不忘;

你知道该好好努力了,只是喊喊口号不见行动;

你是语言上的“巨人”,你不甘于平庸,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做不到“知行合一”,等于“不知”。

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下摘取了王阳明著作中25句语录,品心学大智慧。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第一完人“致良知”解读《王阳明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下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王阳明心学智慧的启示
缤纷周日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解开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悦读阳明】王阳明的人生智慧——阳明心学百句解读
王阳明:心学的最终归宿,致良知;心学的集成,来源儒学思想升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