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初四僧】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故宫博物院藏

纵横专刊

 清初四僧 


本期推出“清初四僧”。此专题已于2014年整理推出,当时共编辑四画僧目录510条。此次主要以四画僧存世作品中品质较优者编选具代表性的进行整理,同时也有部分增补。依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四人为序,陆续推出。

在中国绘画史上,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并称清初的“四画僧”,他们的艺术成就,为清代沉寂已久的画坛引入了一股清流,开创了时代的新风。这四位因遭逢时代剧变而遁入空门的画僧,取得的非凡成就,与他们波血泪交集的生平有着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作品均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与当时主流地位的画风大异其趣。四位用袈裟掩裹着精神苦痛的画家,影响了扬州画派的兴起,并在以后三百年多来为后人所景慕。

浏览往期

01

 心经

02

 千字文

03

石门十三品

【清初四僧】之

石 涛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名言有“一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

目   录

  01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02

  书画册十二帧二种

  03

  山水册三种

04

  山水十四品

05

  花鸟七品

06

  郊野墨色图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07

  陶渊明诗意图册  故宫博物院

08

  石涛书法及题跋精选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

纸本,墨笔,纵42.8厘米,横285.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01


《搜尽奇峰图》卷,清,石涛作,纸本,墨笔,纵42.8厘米,横28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作于康熙三十年(1691),应当说是他画中精品。图前以他独特的隶书题写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九个字作引首。再看画卷:一小溪分隔两岸,石壁耸峙,群山巍峨。山间云雾飘渺,下面有一水蜿蜒流淌。水上架小桥,两小艇载着人垂钓其中。渐入深山,路道盘桓,峰峦起伏。山间林木茂密,村舍瓦屋掩映于其间,有两人晤谈屋中。后渐开阔,水流潆洄,汇成大湖。湖畔孤岛,小桥连岸,坡岸有高士席地,水中有舟载客而来。显然这是人间寻常的生活,恬静平淡。作者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石涛善用点,是其一大特征。整幅画面显得苍莽而凝重,深得元人意趣。尽管他在卷后自谓“不立一法,是吾宗也”,其实还是脱不开传统技法。

此图是他50岁云游京师所作。图中有一段对长城的描绘,这不仅是长城图像首次在山水画中出现,同时,也印证了此画的写实性以及作者所提倡的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美学观。该画在表现上,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点染尽在无意,而在整体上却把握了峰峦层次,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特别是,它的构图虽然充塞满纸,却丝毫不失疏朗空灵,这的确是只有搜尽奇峰才能炼就出的本领。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全卷欣赏

13年来,我们一直做的是中国书画的大数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僧人画家的书法
石涛的山水——搜尽奇峰打草稿
竹石皆有生命
石涛山水手卷《奇峰怪石图》赏析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高清欣赏
石涛《搜尽奇峰图》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