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帕格尼尼说:“小提琴是我的情人,吉他是我的主人!”

帕格尼尼《a大调第三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



“才华横溢的大师你拉错几个音符吧,

那样我们觉得你还像人类。”

——纪念帕格尼尼


动人心“弦”丨帕格尼尼《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应是演奏家,大家如果仔细阅读他的曲谱,可以发现他的思想境界和其他一些大师相比,不在一个境界——偏低,但他演奏技法很高,可以称得上是小提琴演奏巨匠)、作曲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热亚那。父亲是小商人,没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爱音乐,是一个吉他和曼陀铃业余爱好者。父亲教他弹曼托林并请了一位剧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后又与热亚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学习。他幼年充分显露出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来。同时他还学习作曲。八岁就写小提琴奏鸣曲。11岁,在热亚那举行公开演奏会,获极大成功。他13岁开始旅行演出。他十四、五岁时,当时法国著名小提琴家鲁道尔夫?克鲁采尔,也就是贝多芬写的《克鲁采尔奏鸣曲》所献给的那个人,听了他的演奏时被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805年任卢加宫廷乐队小提琴独奏家。1825年后,他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他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表现了高超的技巧。他的技巧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的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拿破仑奏鸣曲》、《爱的场面》、《魔女》、《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另外,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1840年5月27日夜,这位被誉为“小提琴之神”和“音乐之王”的人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八岁。幼年即学琴,后去热那亚和帕尔马学习,九岁首次登台演奏自己的作品,十三岁旅行演出,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显示出惊人的才华。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还将吉它的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由于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极少,绝大部分系去世后出版。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等。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本文作者徐乐娜,原载《音乐爱好者》,2014年;1、莎拉·张演奏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2、英雄、忧郁与喜悦丨帕格尼尼小提琴作品的情感特征;3、黄蒙拉丨接近帕格尼尼时代的全部细节丨必须凌驾于技术之上才能真正忘记它丨黄蒙拉的音乐奇幻历程




从前的音乐家们一度集作曲家与演奏家于一身,台下为自己创作美妙音乐,台上动情演奏自己的作品。他们大概难以想象今天的吉他音乐,除了吉他演奏家之外,还可以出自不会演奏吉他的作曲家之手。然而从十九世纪开始,这种双重角色之间的关联逐渐变得越来越淡化,直到今天,创作与演奏之才兼备的音乐大师更可谓凤毛麟角。 



帕格尼尼当然是作曲家与演奏家最完美的结合体,且不仅局限于小提琴领域。在其有生之年,他的吉他造诣与小提琴同样闻名遐迩。事实上,将五岁的帕格尼尼引入音乐世界的正是同属弹拨乐器的曼陀林,启蒙老师便是他那颇具才能的业余音乐家老爹。两年后,他还学习了与曼陀林定弦相同的小提琴。很快,老爹便“倾囊相授”了,小帕格尼尼先后从师于剧院管弦乐队的小提琴手安东尼奥·塞尔维托(Antonio Cervetto)和贾科莫·科斯塔(Giacomo Costa)继续学习。科斯塔是当地颇具名气的音乐家,他曾为十二岁的帕格尼尼安排公开表演,小帕格尼尼不仅受益匪浅,他的声望也大大提升了。一年后,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求学生涯告一段落,他开始潜心钻研和发展他那传奇般的小提琴技艺。 

帕格尼尼是热那亚人,在接受歌剧作曲家弗朗切斯科·涅科(Francesco Gnecco)的指导时,他便较早地显露出作曲天赋。1795年,他前往帕尔马希望跟随亚历山德洛·罗拉(Alessandro Rolla)继续深造小提琴,可这位大音乐家却声称自己没什么可教了,并建议他学习作曲。于是,在返回热内亚之前,帕格尼尼跟随吉雷蒂(Ghiretti)和帕埃尔(Paer)学习了一年作曲。之后,他对吉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帕格尼尼为小提琴与吉他创作的首部作品完成于十二岁,这实在令人称奇,加上他哥哥亦是既能拉琴又会弹吉他并也曾跟随罗拉继续深造,许多人都认为他的启蒙音乐老师老爹在教授他曼陀林和小提琴之余,也顺便把吉他给教了。当然,这只是推测,并没有实际的记载证实。 



帕格尼尼对吉他的态度似乎一直有些矛盾。他曾说过:“我并不喜爱这样乐器(吉他),只是它可以激发出我许多在小提琴上无法迸发的思绪和想象。除此之外,它没有什么价值。”但他也说过:“小提琴是我的情人,吉他是我的主人。”而实际的情形是,帕格尼尼的吉他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了他室内乐作品的很大比例,更在艺术水准上令当时的很多吉他演奏家钦佩有加。这显然与他所谓的“没有什么价值”背道而驰。 

吉他被公认为吸引女人的利器,而熟练掌握这门利器的帕格尼尼似乎也从中收获不少。1801到1805年间,他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与一位佛罗伦萨的贵妇坠入爱河,只可惜她的具体身份至今未明。1807年,帕格尼尼作有一首柔情蜜意的二重奏,“至迪达女士”(alla Signora Dida)的献辞或许隐藏着这位神秘女人的线索。虽然我们无法知晓帕格尼尼对女人的迷恋有多痴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擅弹吉他的贵妇大大激发了他的灵感,1804到1805年之间至少有两百首与吉他相关的作品问世。 




帕格尼尼还曾分别与德国小提琴家希纳(M. Sina)和吉他演奏家路易吉·莱吉亚尼(Luigi Legnani)合作过他的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作品,但历史上却没有他们公开演出的记录。也许,帕格尼尼并不希望因公开对吉他的兴趣而影响到自己“小提琴大师”的声望。在他大多数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作品中,吉他部分都相对简单并处于附属地位。而每每与朋友或学生合作这些作品时,无论他们名气多响,帕格尼尼都会将小提琴的部分留给自己。然而,一首作于1804年的小提琴与吉他协奏性奏鸣曲中,这两个声部却一反常态地平分秋色、相得益彰。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好奇,“这位迪达女士,或者说帕格尼尼的这位神秘情人,究竟是何等吉他高人?”帕格尼尼的作品在其生前出版得很少,有人说是因为他要隐藏自己独创的演奏技巧,也有人说是因为他要价太高,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但这十八首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却有幸成为其生前出版的少数作品之一,仅是这些作品的吉他部分,便在业余音乐爱好者中大受欢迎。这些被帕格尼尼称为“奏鸣曲”的音乐与“康塔塔”相对,其结构介于古典奏鸣曲式和类似巴洛克时期的多乐章奏鸣曲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帕格尼尼可算是洛卡泰里(Locatelli)与肖邦之间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从洛卡泰里的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中获得灵感、谱写出超越前作的同名作品,而他对高难度演奏技艺的狂热挑战亦让肖邦继承与发扬,成为音乐中令人愉悦和兴奋的要素。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帕格尼尼是拥有无与伦比的高超技艺的演奏狂魔。当今一位著名小提琴家曾说:“尽管他不可能像今天的我们一样,走进录音棚通过电脑修辑出完美的音乐,但我们恐怕也无法像他那样激情四射。”本期唱片的这套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虽小巧却精美,虽不似大多数沙龙音乐那样旋律优美而迷人,却同样引人入胜。那些认为帕格尼尼不过靠炫耀小提琴技艺和无事煽情来赚点赞的人们应该看到,与他同时代的舒伯特、舒曼等音乐大师,都给予了帕格尼尼极高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帕格尼尼,小提琴和吉他
权威小提琴学习【高级阶段】教材目录风景欣赏(第五集)
琴弦上火一样的灵魂: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小提琴与吉他第三奏鸣曲》第1382期
帕格尼尼
魔鬼帕格尼尼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