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影灵动的“杨之光派”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杨之光(1930-2016),又名焘甫,广东揭西人。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1959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原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先后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岭南画派研究室主任、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顾问、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



杨之光青少年时期就为了艺术追求艰辛地闯南走北,遍访名师,经历了很多坎坷,受了种种磨难。幸运的是得到了南北两位现代中国画坛泰斗级的大师——高剑父和徐悲鸿的谆谆教诲,受益终身。



高剑父提倡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甚至把一些按照惯例不能入画的新事物如汽车、飞机、坦克、电线杆等纳入表现素材,这些在之前的中国画里是没有出现过的,它使原来“隐逸于山林”的传统中国画艺术走向现实生活当中,作品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尽管高剑父在成就上也主要是山水花鸟,人物画相对薄弱,但高剑父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创作理念对杨之光的影响至深,杨之光曾说剑父先生山水画里的那架飞机影响了我一辈子。



在他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勇于开拓新的题材,可以看到来自高剑父的感召力。


而徐悲鸿“从零开始,从头学起”和“从三角、圆球的素描画起”对杨之光的教诲奠定了杨之光坚实的素描写实基础。



杨之光接触徐悲鸿和师从高剑父老师的时间都很短,但两位老师严打基础、面向生活、融汇中西的艺术主张是一致的,影响了他一生的艺术创作 。



正如杨之光回顾自己艺术历程时所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就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因为我接受过岭南画派高剑父的教育,可我学他并不跟他走;徐悲鸿也影响我很深,但我也不是完全学他,所以我的画又学我的老师又区别于我的老师,我想超过他们,我不属于哪一派,我不跟派走,派不能左右我,我所努力的方向不是为哪一派争光,我搞自己的派,叫“杨之光派”,我不能重复我老师的路,我是融合了古今中外,只要对我有用我就拿过来。



杨之光几十年来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信念,探索了一条师辈和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子。成功地引用了西方的光影效应写实画法,同时对比同...他的舞蹈创作以大量的舞台速写为基石。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之光——岭南画家杨之光笔下的文艺明星依然熠熠生辉
艺术大师的巨作都是源于生活,源于社会的
杨之光:基础要严,创作要宽!
岭南画家杨之光笔下的人物肖像,依然熠熠生辉
杨之光速写集:速写并非只是速写
回味经典,再读杨之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