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世光花鸟艺术创作

田世光花鸟艺术创作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田世光(1916,10—1999,7),号公炜,北京人。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田世光先生字公伟,祖籍山东乐陵,世居京西海淀六郎庄。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田世光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田世光一生致力于中国花鸟画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造诣深厚。他使失传了300年的宋元画派工笔重彩花鸟画画派得到新的发展、突破,并在艺术创作中发扬光大。他以饱满的热情不断深入生活,体验自然。通过写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创作了大量充满蓬勃生机、富有不朽生命力的花鸟画,深受人们的喜爱,为复兴传统工笔重彩花鸟画做出了巨大贡献。工笔重彩艺术是有宋一朝非常显著和独特的艺术奇葩,是宋元画在中国绘画艺术史占有特别位置的最大功臣之一,以宋徽宗为代表的画家的崛起又充分奠定了这一基础。但由于明清文人画的昌盛,工笔重彩被边缘化乃至失传,这成了日后乃至当今对工笔重彩艺术的认识贫乏的最大原因。

'七七'事变前夕,故宫三大殿古物陈列所所长钱桐牵头成立了国画研究馆,招收当时各美术学校毕业的学生,田世光于1937年从京华美术学院毕业后,考入了古物陈列所,作了第一期研究员,后升为助教、讲师。

钱桐亲自向研究员们教授古典诗词;张大千、黄宾虹、于非闇被聘为导师,黄宾虹那时在北京国立艺专授课,每周来古物所讲授画理。古物所存有故宫、热河行宫及颐和园收藏的历代画作,由工友每天上午将藏画取出,供研究员们分三科进行观摩,下午复由工友点清封好,锁入库房加封保管。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抗战胜利。田世光十分珍惜此一学习机会,对馆中徐、黄画派的花鸟画名作苦心临摹,既学黄荃的结构精密、色度浓丽,也学徐熙的着色柔润,兼收两家之长,尽得宋元勾勒画派技法之精髓,逐步形成了造型准确、色彩绚丽,在鲜艳中含有幽雅气氛的独特风格。在古物所的8年时间里,先生遍临了该所收藏的历代名作,这对他一生的创作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940年先生开始在京华美术学院任讲师,1943年到1945年,在北京国立艺专教课。他治学严谨,创作勤奋,十几年内没在夜里l点钟以前睡过觉。

抗战前夕,田世光有幸认识了张大千先生,大千先生对他的花鸟画很是欣赏,准备拜门收徒,适值“七七”事变,大千先生去敦煌主持莫高窟的临摹和研究。当抗战胜利,张大千先生再返北平时(1946年春),田世光正式拜在大风堂门下(指拜在张大千大师门下)。拜师礼在颐和园长廊东头的养云轩举行,田世光向大千先生行了传统式样的三跪九叩的拜师礼。同时拜门的学生还有梁树年、王学敏、俞致贞等。

当时,张大千先生就住在养云轩,因为离得近,田世光常去,为先生理纸磨墨,聆听先生的教诲。大千先生留着一缕长髯,作画时像大将上阵似的,袖子一挽,运腕提笔,笔墨到处酣畅淋漓,让人看着真痛快。为了作画,大千先生可以连续工作,废寝忘食。先生后来回忆说,大千先生这种献身艺术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这些门人弟子,从他那里回来,作画都增加了劲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世光 国画石头
田世光工笔花鸟作品欣赏
田世光 国画作品 1
田世光梅花作品欣赏
这花鸟画真是精美绝伦,神采奕奕!
【国画】田世光.绘画精选(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