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几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
userphoto

2023.03.16 河南

关注

GIF


上周,带二宝去逛超市,突然被海鲜区那边传来的声音吸引。

走近一看,一个看上去3、4岁的小男孩正颤抖着把手放在大闸蟹的壳上,而他的妈妈,则用力拽着他的手臂往前伸,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有什么可怕的,螃蟹都不敢摸,真是个胆小鬼!”
小男孩委屈的眼泪快要掉下来,手指边往回缩边小声回应:“妈妈,我害怕,我害怕...”
我们总是不可免俗地对孩子有所期待:希望他勇敢,希望他多才多艺,希望他懂礼貌……
但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不适当的年龄,要求他做到这些,就是父母的不对!

GIF


在孩子3岁前,这6件事千万别逼孩子做。


01
逼孩子勇敢,只会让他更胆小


还记得小时候因为怕黑而睡不着觉吗?记得小时候脑子里稀奇古怪的可怕的“鬼怪”吗?
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总会有一些害怕的东西。
同样,作为初来乍到的宝宝,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程度有限,所以当然也会害怕很多东西——怕小狗、怕小丑……
只是苍白地告诉孩子“有什么可怕的,要勇敢”“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咋这么胆小”,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让孩子越来越胆小。


有位妈妈为了锻炼孩子的胆子,鼓励孩子勇敢,甚至让老公特地买了一只孩子很害怕的小乌龟,放在孩子面前,并拿着孩子的手去摸小乌龟。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小乌龟并不可怕。
这哪里是鼓励,这分明是逼迫呀。
用挫折来让孩子生出勇气,是最无效的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最应该被关注的不是孩子后退的行为,而是小男孩的感受。那一刻,他心里该有多希望得到妈妈的爱和理解呀。
在孩子3岁前,我们要做的是:
◆ 不轻视——不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而是说“妈妈看到你非常害怕,告诉妈妈,怎么了?”
◆ 不强迫——不说“别的小朋友都去了,你也快点吧”,而是说“等你准备好了,妈妈陪你一起去,好吗?”
◆ 不回避——不说“你怕小狗?那以后咱们都躲着点它”,而是说“来,妈妈抱着你远远地跟小狗打个招呼吧!”


02
逼孩子分房睡

网上看到一位母亲,听说“3岁分床, 5岁分房”,决定跟5岁的儿子分房。

可一到睡觉时间儿子就哭,一会儿说自己的房间有鬼、一会说有妖怪。
她把儿子哄睡后就离开了,夜里儿子醒了就哭,她每天半夜跑过去安抚,自己也很崩溃。
“听说分太晚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还会导致性早熟。我是否要再狠狠心?”她求助网友。
美国儿童睡眠研究专家James J. McKenna说:“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孩子的独立能力,是通过和父母分房睡来获得的;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了亲子共眠有负面的影响,除非它是有心理问题的家庭关系的一部分。”
孩子分房睡的年龄不要一刀切,要根据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而定。孩子自己睡,是迟早的事,也许它就发生在妈妈没有做好准备的某一天。
好好珍惜跟孩子共眠的时光吧!
等他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黑夜,等他甘愿自己睡时,就是最好的分房年龄。

GIF


03
逼孩子外向


我们小区里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儿,总在花园里一起玩。其中有个内向的男孩,每次出来玩都被妈妈催:

「快跟大家说你也想一起玩儿,快去啊!」「你活泼一点,扭扭捏捏干什么?」
这几年下来,在妈妈「内向、不合群」的数落下,男孩的交际能力非但没进步,反而说话开始结结巴巴了。
《安静,就是力量》的作者说:我们一味地吹捧外向,其实是犯了严重的错误。
内向只是性格的一种,不等于胆小、懦弱,只是孩子更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罢了。
其实,内向孩子的洞察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更优秀。过多的社交和热闹,对他们反而是一种消耗。
这位妈妈的逼迫和负面标签,压得孩子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更加重了他融入群体的恐惧和焦虑。
纪录片《零零后》里有个从小到大都内向、孤僻的女孩。
幼儿园老师劝她融入集体,她却说:
「我就喜欢自己玩儿,我觉得一个人玩儿挺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GIF


十年后,长大的女孩也有了朋友,但还是享受一个人的孤单和自在。
存在即合理。
比起外向,我们更希望孩子拥有真正的快乐。


04

逼孩子分享

有一次,邻居带孙女晴晴来我家玩,看中女儿的保龄球玩具。
婆婆大手一挥道:“喜欢就拿去玩!”
女儿不答应了,就去抢。晴晴则嚷着:“奶奶说了我可以拿走。”两个孩子于是抢、打、闹起来。
婆婆掰开着女儿的手说:“你怎么能这么小气?晴晴是客人,要跟客人分享……”
女儿哭起来,邻居赶紧拉着晴晴回去了。
我们大人的心爱之物尚且不愿意无私分享给他人,何况孩子呢?
2岁之后的孩子有了物权意识,自己的玩具、零食等,哪怕自己不玩、不吃,也不许其他小朋友染指,看起来自私又霸道。

GIF


如果强迫孩子把心爱之物分享给别人,不仅不利于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家长的指责还会引发孩子的恐惧和焦虑。
维护孩子的心爱之物,就是维护孩子的正当权利。想让孩子学分享,要尊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瑞士经济学家恩斯特·费尔研究了229名3~8岁的孩子。发现3~4岁的孩子最“自私”,只有不到9%的孩子愿意分享;7~8岁之后,孩子的分享比率才达到40%。
所以,千万不能一刀切地逼迫孩子学分享。
6岁之前的孩子,可以允许他“自私”,先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满足。再引导他与小朋友交换,或者家庭成员彼此分享做示范,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只有孩子慢慢意识到分享的美妙,他才愿意主动分享。


05
逼孩子多吃

在饭桌上,我们经常看到的画面就是:
孩子已经说了吃饱了,但父母还是担心孩子没吃够,总要催促着再吃一点;甚至拿着筷子把孩子拉回来,能多吃一口就多吃一口...

GIF


事实上,孩子在1岁半以后,就有意识感知饥饿和饱腹了,如果孩子说吃饱了,家长就没有必要再喂了,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吃撑。
孩子吃多少饭,要尽量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强迫他多吃。
要知道,吃太多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影响肠胃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


06

逼孩子写字

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写字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
一是因为写字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它需要对文字进行有意观察、分析,将文字分解为多种笔划,再综合、概括其笔顺、结构,由大脑将信息和指令传送到手,在手、脑、眼的协同作用下,最后再将各种笔划组合成文字。
二是孩子的手关节没有完全发育,手部肌肉力量也很差,不能胜任需要持久用力的动作。
过早的让孩子重复练习写字,孩子的想象力与也会被限制,如果孩子写不好,还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建议:

  1. 建议孩子多涂鸦,不逼孩子写字,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2. 多给孩子讲绘本、讨论等,丰富孩子脑海中的知识印象。


教育学家说: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才是教育规律。
如果孩子是一棵小树,那么就让他自然生长,必要时施以援手,而不是处处干涉、紧逼,这才是优秀父母应该做的事。
有耐心、有悟性的父母,才能收获一个枝繁叶茂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岁前,别逼孩子做这5件事,后果可能危害一生
搞笑GIF:孩子,你玩手机太厉害了!
十二生肖的个性特征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睡”,两个妈妈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盛平《小乌龟找妈妈》指导老师:施民贵
孩子6岁以前,有4件事最好不要去逼迫孩子,不然,受伤的是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