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大迹象,说明你正培养一个“输不起”的孩子,长大后难有作为
userphoto

2023.05.05 河南

关注

有位宝妈跟我说,她家孩子特别害怕失败。

比如和别人下五子棋,必须赢过对方。

若对方赢得多,他就会把棋往地上一扔,大吼大叫说再也不玩了。

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导致别的小孩都不愿意和他玩。

就算宝妈劝说,输赢很正常,不要太在意。

但孩子就是听不进,每次玩游戏,要么不玩,要么就得赢。

如此“输不起”,这孩子将来能扛事么?

宝妈很是焦虑。

我之前听过一句话:“输不起的孩子,也赢不了。'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因为太在意结果,往往忘记了过程带来的收获。

没有一个累积的过程,最终又如何成功呢?

其实我们身边,“输不起”的孩子还真不少。他们不仅仅表现得“必须赢”,还会有以下这样的特征。

输不起的孩子

我看性格系列相关的书时,就发现一种性格——失败陷阱。

有失败陷阱性格的孩子,他们会很害怕失败,并且会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这样的孩子,他们面对事情,往往输不起。

若有3大迹象,说明你正培养一个“输不起”的孩子。

  • 夸大消极,缩小积极

有一类孩子,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且,还很敏感。

比如上交作业,老师夸他字写得好看,文采也好。

只是提出一个小缺点,说下次交的时间再早一点就好了。

他就会把优点全部忽略,满脑子都是老师指出的不足。

然后特别悲观地想:“老师是不是很生气,会不会因为这个问题再也不喜欢我了?”

与朋友相处也是,如果他犯了一个小错误,就会纠结很久:“朋友会不会对我有看法,是不是再也不愿跟我玩了?”

有失败性格陷阱的孩子,会过分抓住自己的缺点不放,并且难以承受这种失败。

  •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要孩子报名表演。“不行,别人比我都表演得好。”

要孩子参加比赛。“不行,我比不过他们的。”

失败性格陷阱,还会让孩子觉得,身边的人总比他优秀,自己不如别人,因而习惯性逃避退缩。

  • 不敢尝试

害怕失败的孩子,喜欢呆在舒适区,与其承受失败带来的后果,还不如不尝试。

遇到难题,他们最擅长做的,就是逃避。不拖延到最后一刻决不行动。

长大后难有作为

《性格的陷阱》一书指出,有失败陷阱性格的人,他的行为模式归根结底都是逃避问题。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

明明有着高学历,或者有着极强的能力,但他们却“屈才”在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上。

像我认识的一位学姐,研究生毕业后,却在一个小打印店给人做打印文件的工作。

他们不愿挑战、磨砺自己的才能,其实本质就是为了逃避,害怕失败。

因为逃避,他们还喜欢在各个领域跳来跳去。

不管提到哪个行业,他们都懂一点,但却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

为了逃避,他们在工作上没什么进取心,消极对待。

迟到、拖延、态度不好、不愿提升自己等等,导致一份工作总是做不久。

有失败性格的孩子,长大后真的难有作为。

失败陷阱性格是怎么养成的?

没有孩子,天生就觉得自己会是一个失败者。他的性格,很大部分跟以下这些原因有关。

  • 被贬低过多

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你真是太蠢了……

父母若常说这样贬低的话语,孩子慢慢就会将它们内化成自己的特征。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真的觉得,自己很笨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

  • 总是被比较

你看看你哥哥,那么优秀,你怎么就不能学着点呢?

邻居小孩啥都会,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

若长期被比较,孩子就会不自觉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优点比。

他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从而觉得,自己永远也比不过别人,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 没有设定边界

孩子总是失败、难以成功,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没有给他设定足够的边界。

比如孩子做不好一件事,算了算了,我来帮你吧;

孩子不想写作业,那行吧,等会再说。

我们没有给孩子设定规矩,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孩子没有形成自律,也就容易懈怠懒惰,不能发展出应对难题的能力,从而经常失败。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失败陷阱”

有一个效应叫“跳蚤效应”。

研究人员将跳蚤放到桌面,它能弹跳得很高。

后来研究人员将跳蚤放到带有盖的玻璃罐中,并且逐渐降低盖子的高度。

跳蚤为了避免被撞疼,也一次次降低了自己跳的高度。

当玻璃罩接近桌面的时候,跳蚤便不再跳了。

最后,研究人员将玻璃罩拿走,但跳蚤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生机勃勃,只愿趴在桌面不动弹。

跳蚤效应,也叫自我设限。

如果孩子只关注到了失败,或者遇到失败只感觉到了疼,那么他就会像跳蚤般,给自己设限,降低跳跃的高度。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正确面对失败,既输得起,也赢得了。

那我们就要帮助孩子避免形成失败陷阱的性格。

  • 少贬低、少比较

我们贬低、比较孩子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因为羞耻而奋发图强。

但若时常这样做,孩子只会活在比较中,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

他难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只会时刻关注自己的缺点,反而更难成功。

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要了解到,这样的方法,真的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我们需要多肯定孩子的优点,让他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他也就更有动力和勇气,去迎接挑战。

将否定的语言变肯定

既然提到肯定孩子,那你可能会说:孩子做得不好,我也要肯定他吗?

《亲子沟通密码》一书指出,当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时,我们不妨用积极的语言,正面引导他。

女儿有时候一不如意,就大吼大叫。

我听后,会很生气地说:“你这样是不礼貌的,我不喜欢。”

女儿听后,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但还是会很逆反,情绪里带着愤怒。

后来,我尝试将否定的语言变成肯定,告诉她,妈妈喜欢你小声地跟我说。

听到这话后,女儿的态度马上就缓和下来,然后告诉我,她到底怎么回事。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不妨也多用肯定代替否定的话语。

比如将“我讨厌你顶嘴”改成“我喜欢你冷静地告诉我你的想法”;

将“这么大还不会收拾书包吗”改成“你长大了,我相信你能收拾好书包”;

将“你怎么这么笨”改成“再多思考一步,我们肯定离成功更近”。

多用肯定的话,孩子便会在这些话语里,变得积极乐观,充满力量。

  • 给孩子赋能

很多孩子输不起,不敢面对失败,是因为他内心的能量不够。

他的能量,来源于每一次“赢”,而只要输,能量就会被消耗掉。

当孩子内心充盈,有足够的能量应付失败时,他也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输赢。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给孩子赋能。

《小狗钱钱》中,提到一个“成功日记”,就是记录每一天自己做成功的事情。

任何小事都可以,至少5条。

比如肯定地对孩子说:“闹钟一响,你不用我催就起来了;虽然觉得作业很难,但你依然坚持思考,没有拖延就把作业都做完了;不用我提醒,你主动收拾好了书包……”

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能找到孩子做成功的5件事,每天告诉他。

这会赋予孩子力量,让他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做得好、做成功的地方。

孩子得到能量,便不会再纠结失败,从而处于积极正面的情绪中。你身边有这种“输不起”的孩子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血质?抑郁质?孩子的教育“主要看气质“!
不同气质的孩子成人如何教养:胆汁质的孩子
!!!这五个迹象暗示孩子自卑
宝宝的气质类型
父母的优点那么多,为何孩子好的不学,净学坏的?如何避免孩子养成坏习惯?
为什么你会那么在意别人眼里的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