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怎么过寒假,反映了父母的层次(转给家长看)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学校会放假,但是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

在寒假期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不能松懈,而孩子的寒假是如何度过的,也反映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层次。

1

寒假,家长既轻松,又烦恼

放寒假了,家长们是既轻松,又烦恼。

轻松的是不用每天早晨着急忙慌的送孩子去上学,每天晚上声嘶力竭的催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上学期间,每天早晨真的是所有家长最着急的时候,催孩子起床就要催好久,好不容易醒了,让孩子自己去刷牙洗脸,家长得空去准备早餐,等早餐准备好回来一看,孩子还在卫生间发呆呢。

好不容易坐上餐桌吃早餐了,孩子又慢慢悠悠的吃着,家长心里着急但是嘴上还要好声好气的哄着孩子吃快一点,吃饱一点。

好不容易把孩子按时送到学校,家长们才算松了一口气。

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更是家长们的一块心病,每次辅导孩子写作业都会觉得自家孩子是个笨蛋。

放寒假了,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次解放。

但是也有烦恼的事情,寒假孩子不用上学,整天待在家,没了老师和学校的约束,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约束玩疯了的孩子。

想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又怕孩子学习压力太大,放任孩子在家,又怕孩子无所事事在家犯熊。

这个寒假孩子该怎么过呢?这又是家长们头疼的一个问题。

2

三流家长偷懒放纵孩子

孩子平时上课忙,难得放长假,孩子在家玩疯了,家长也认为孩子上学辛苦,好不容易放假的确应该放松一下。

于是,孩子大晚上不睡,还在玩的不亦乐乎,早上都日上三竿了,孩子还在被窝里睡得正香。

家长想着,冬天这么冷,孩子大早上起来也没什么事干,就让孩子多睡会吧,好不容易放假睡睡懒觉,没事。

于是孩子天天都在放松,作业?那是什么?反正开学还早,以后再说吧。

家长想着,好不容易不用天天监督孩子写作业,这几天就让自己和孩子都轻松一下吧,作业过完年再写也不迟。

孩子太烦太闹,把家里折腾得乱七八糟的,家长就打开电视让孩子看,或者拿手机让孩子玩游戏,孩子保证能一天坐在那不捣乱。

在家长不作为的放纵下,孩子将上学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全抛之脑后,家长的一时偷懒,却让孩子把原本的好习惯全忘光了,短短一个月,就让孩子染上一身坏毛病。

家长只顾着自己轻松,想着孩子不要来烦自己就好了,反正开学孩子就会自动变回原样,但是坏习惯一旦养成,再想给孩子掰回来哪那么容易。

寒假的确是用来放松和休息的,但是如果寒假期间,孩子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睡睡懒觉,经过一个月懒散的生活,孩子开学想迅速回归他原本的状态,很难。

3

二流家长严苛对待孩子

有的家长想,寒假不能放纵孩子,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严格要求孩子,保证孩子不染上一身臭毛病。

一些家长在“教育焦虑”思想驱使下,盲目依赖假期补习,使得“剧场效应”愈演愈烈,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小胖墩”“小眼镜”日渐增多,孩子疲于应付!

父母本是一片苦心对待孩子,希望孩子更优秀,学习成绩更好,但是疲惫的孩子却不理解,于是他们埋怨父母,他们越来越不开心,本该活泼开朗的小孩越来越沉默。

寒假是孩子休息调整的时间,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也确实进入了疲惫期,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并不愿意补课,他们更想享受快乐的寒假。

家长就不顾孩子意愿,给孩子报上了各种补习班,希望孩子抓紧放假时间,将学习成绩提上去,本来该是休息的寒假,孩子反而比上学还累。

家长们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为孩子的寒假生活操碎了心,他们不淡定,不从容,总是一副焦虑的样子,仿佛孩子放松一会儿未来就完蛋了。

家长们大把大把为孩子花钱,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在这些家长眼里,寒假绝对不是用来放松的,而是用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的。

4

一流家长让孩子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

而聪明的家长,他们总是能平衡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寒假期间,一方面让孩子得以放松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他们会督促孩子假期要及时完成寒假作业,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落下。

他们会趁着寒假,带孩子出去旅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过世面的孩子眼界会更宽阔。

他们会陪孩子阅读,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悲欢离合,感受文字的魅力,喜欢阅读的孩子思想更深邃。

他们会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在欢乐中享受了美好的亲子时光。

他们会和孩子一起运动,让孩子感受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体育竞争精神,让孩子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让孩子更坚强。

快乐假期,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孩子在假期里过的有意义、有价值、有乐趣。

假期漫长,如果能让孩子劳逸结合,依着兴趣“玩中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高效的学习效率,灵活的逻辑思维,宽广的眼界视野…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为他们新学期的持续进步,蓄积力量。

假期多陪孩子读读有益书籍,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指导孩子完成好假期作业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真正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寻找快乐、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知识,而假期,才是让孩子生活更丰富多彩的最佳时期,孩子习惯培养的主导是家长,而不是老师,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也不是突击行动,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孩子成长的记忆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只有学习二字,童年一去不复返。

所以,一流的家长,会让孩子过一个健康、充实的的寒假。

版权说明:本文经「教师E家」(ID:jiaoshiEjia)授权转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文收藏(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
【家庭教育】这些事千万不能靠老师,只能靠父母!
孩子,家长教育责无旁贷
教育孩子除了成绩还要关注什么?
教育若只靠老师,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了!很残酷,却很现实
孩子为何成绩不好?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