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黄庭坚赵孟頫为什么都提倡书法要有古意而不是新意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古意应作何理解为当?”古意不是古人之意,是一种美学境界,好像雄浑、大气、苍茫一样,是一种美学的境界,古意也是一种新意。如果没有新意,谈古意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具备了新意又合乎古人的精神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古意”。

书法作品更有“古意”,是进入书法古典艺术美境界的重要标志之一。

你所说的黄山谷跋《谢紫丝趿写帖》“笔势往来如铁丝纠缠,诚得古人笔意。”说的就是柳公权得到了一种古人用笔有力的境界。所以,为黄庭坚所赞赏。

黄庭坚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柳公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四大楷书家之一,两位大书法家汇合在一起,用书法惺惺相惜,互相交流,可以说千里马与伯乐之会。

点击加载图片

柳公权草书《蒙诏帖》具有“笔势往来如铁丝纠缠”的特点,贵在笔画如“铁画银钩”点铁成金

虽然我们今天见不到柳公权的《谢紫丝趿鞋帖》这个书法作品的一点影子,根据标题来看,这个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柳公权答谢皇帝赐写的一个帖子。

根据黄庭坚的描述,这肯定是一个行书或者一个草书。

柳公权的行书或者草书我们很少见到,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是他的《蒙诏帖》,此外还有传为是柳公权的《兰亭序诗》。我们从这些书法作品来看,柳公权的行书和草书确确实实是深得王羲之书法笔意的,当然他的《谢紫丝趿鞋帖》书法应该就是有故意的书法作品了。

那么,到底得到了古人什么样的境界,才能叫得到了古人的笔意、笔法呢?是篆书的境界,是隶书的境界,还是魏晋笔法的境界?这个我们真的不太好说,因为书法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古人的笔法笔意。

我举个例子来说,在颜真卿的书法里边,本来它就包含着篆书的笔意,隶书的笔意,还有魏晋的笔意,这都是古人的笔意。也都是古人的“古意”。

黄庭坚还有一段论王羲之书法的札记,更能说明他对“古意”的诠释。他说:“右军自言见秦篆及汉《石经》正书,书乃大进,故知局促辕下者,不知轮扁斫轮有不传之妙。王氏来,惟颜鲁公,杨少师的《兰亭》用笔意。”

点击加载图片

传为柳公权所书《兰亭诗》墨迹

黄庭坚的这段话,就是说王羲之自己他说自从他见到了秦代的篆书以及汉代蔡邕的《石经》,就是我们常说的《熹平石经》这个书法以后,他的书法就越来越好了。

这个道理让我们感到非常奇怪:事实上,在王羲之时代是隶书的天下,这个没有问题。《熹平石经》虽然是汉末产生的书法作品,但是,却仍然是一个隶书的杰出代表之作,这个也没有问题,因为在蔡邕时代,隶书的主流书法地位还没有结束。问题在哪儿呢?问题是王羲之在他自己的这个时代,以及他自己书法努力的方向上,已经不是隶书,或者他努力的主要的不是隶书,而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楷书”这样一种说法 也就是说王羲之继承的是钟繇这个书法“楷书”书法体系,而不是隶书和篆书。他自己又创新了钟繇的这个书法体系传统,并且在行书和草书领域,大大的向前推进了。

点击加载图片

柳公权《蒙诏帖》局部笔法往来真如铁丝纠缠

可是,秦代的篆书,汉代的隶书跟王羲之写的书法是不一样的,因为王羲之写的是类似于我们今天大家都认为的魏晋书法,也就是在王羲之时代刚刚兴起的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体系,而在王羲之书法之前,主要是隶书、篆书这是当时主流的体系,楷书、草书和行书,在当时并不被认为是主流的书法。

为什么王羲之看了秦汉的篆书和隶书之后,书法能够大大的长进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从篆书和汉代的隶书里,体会到了沉雄博大的那种气势,书法不能写的太飘逸,不能写的太张扬,要有内涵的力量,要有内敛的蓄势,这才是真正的“古意”。

事实上,“古意”就是以传统为基础,能够达到达到很高的一个书法的境界,这种境界既不能太张扬,又不能没有生气。要把生气凝含在他的内在的爆发力当中,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有一种爆发力,或者或者装腔作势的样子,典雅而深沉,朴实而雄健,王羲之的书法可能是从汉代的隶书和秦代的篆书里边体会到了这种典雅和深沉的味道。

点击加载图片

魏晋书法王荟的《喉痛帖》

所以,后来在《武定本兰亭序十三跋》中对王羲之的评价是:“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赵孟頫在这一段文字里,他主要说的是王羲之的书法和宋、齐、梁、陈这个时代的书法到底哪个好,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王羲之是得到了古人的“古法”。

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求“新”而要求“古法”、“古意”?其实,古法也好古意也好,都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把古人的精神,就是他们最成功的经典的精华带到我们今天的作品里边来,才能把书法带到最高的美学境界,就是“古意”。

事实上,古人的古法或者今人的古法、古意都是具有书法新意的东西。如果写的跟古人的一模一样,越来越古就是有古意了?是不是就继承了古人的精神呢?那也不见得。

下面我们看看元、明、清时代的书法家和理论家,他们对“古意”、“古法”这些书法和绘画的审美尺度,都是怎么理解怎么实践的。

明代李日华在评论赵孟頫的《竹兰论画》时说:“元惟赵吴兴父子犹守古人之法而不脱高贵气,古人简而愈备,淡而愈浓。”

点击加载图片

传为柳公权所书《兰亭诗》墨迹

李日华在这里对画画里边的“古法”认为虽然画的很简单,但是大的气象都具备,虽然画的不是浓墨重彩,但是越淡却越显得浓郁。这就是美学上的一种手法和境界,不要画的太多,不要表述太多,但是能够表达的意象都表达出来了,这就是古人的意境,因为它是经过了从绚烂到平淡的这样一个过程。

画画是如此,书法也同样应该是如此。

所以明代书法家丰坊在《学书法》中说:“学八分,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丰坊所谓的“八分”就是隶书,他的意思说:你想学隶书,那么你就先学篆书,你学了篆书,那么你的隶书自然就会有古意了。

那么我们又怎么样去体会丰坊学隶书先学篆书的这个思想呢?

我想我要说的是,在明代学篆书也好,学隶书也好学,学这两种书法的人真不是很多,但是,丰坊这个说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说,比如你要学楷书,那么你可以先学隶书,你想学隶书,你先学篆书,这样你的书法自然就会有古意。

点击加载图片

魏晋民间书法

这种学习书法的方法,实际上也是让我们全面的了解书法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多样性,只有通过广泛的吸收书法里边的各种艺术营养,那么我们写书法的时候,自然就会心中有满满的丰富的用笔的方法和用笔的境界了,这也是一种古人的要求的古雅和高雅的境界。

但是我们都知道,从唐代以来历经宋元明清这几个时代,特别是在明代书法的主体是楷书行书,和草书,没有隶书和篆书,也不太学习隶书和篆书。

所以我认为丰坊提出的欲学八分先学篆书这个说法,就是一个比喻,他是启迪我们,你要学习唐人的书法,就首先要学习魏晋这个书法,因为楷书行书草书这样的体系我们一般是学习唐代,那么唐代之前就是魏晋书法,那么魏晋书法当然就是有故意的书法了。

为此我们再来看看明代另一个学者王世臣是怎么解释学习鼓励的,他说:'书法至魏晋极矣,纵复礁、赝者、临摹者,三四刻石,犹足压倒余子。'

点击加载图片

明代书法家王铎以篆隶笔法创作的书法作品,完全不同于时人的馆阁体书风

王世臣的这个说法,恰恰比较符合明代学习书法的主流是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书法体系事实,而不是像丰坊所说的“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这样的书法学习的个例。

而魏晋时代的书法,我们主要指的是王羲之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书法体系,所以,王世臣提出要学习王羲之时代的书法体系,哪怕你就是学的不怎么好,或者是造假的或者是临摹的书法,也足以比现在学魏晋人的书法,要好很多倍。

王世臣的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比如说,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论述钟繇的楷书时说:'真书绝世,刚柔皆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本来钟繇的书法与秦汉书法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了,但是张怀瓘把钟繇的书法和秦汉书法并列在一起,来指出他的书法具有“古意”的时代超越性。这是因为张怀瓘是站在唐代这样一个历史定位上来看钟繇书法的。所以他看到的“古意”就是钟繇这样一个书法体系。

同时我们也看,到追溯书法的“古意”,既有同一个体系的源头的问题,也有全部书法源头的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借古出新

比如说,我们学楷书可以先从篆书隶书开始,然后再去学楷书,这也就是从全部书法的历史经验当中学习“古意”的方法。同时我们在楷书领域里边,我们追溯到最早的源头,那就是钟繇和王羲之这样一些最早的魏晋书法,这也是一个“古意”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单纯的楷书这样一个体系。

那么为什么我们追求单纯的一个书法体系,也能找到“古意”呢?因为钟繇、王羲之他们的书法本身也带着隶书、篆书的笔意这些古意的气息来到楷书、行书、草书这个世界当中的。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是初创这样一个新的书法体系的源头,他们的书法没有后来的像唐楷那样法度森严或者过于的严谨,而失去了淳朴的一面。而钟繇王羲之他们追求的是朴实、大方、自然,而且是非常单纯的。这正是书法所难得的,因为我们经常学习古人,结果被古人给套住了,学的跟古人一模一样,走不出半点古人的维持,这样呢,我们的书法看起来像古人一样,其实又没有古人那种善于抒发自我的精神了。

从进入古人到走出古人,在走出古人的时候,又把古人的精神完整的继承下来,这就是一种“古意”

元代书学家郝经认为:'然多读书,造道深,老练世故,遗落尘累,降去凡俗,翛然物外,下笔自高人一等。'

总而言之,古义是一种书法境界,只要我们向元代书法家郝经说的那样多,读书多在生活当中历练,下笔自然会高人一等,这也是“古意”能够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出现的根源。

总而言之,古意就是要有古人的精神,是一种书法的美学境界。他们并没有具体的一些什么指标,但是又确确实实从书法的气息当中,我们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得到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有传统。而要有传统也绝不是模仿的或者学习的,跟古人一模一样,而是要把古人的那种朴实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大气的精神沉船下来,体现在我们自己的创作当中去有法度而又不受法度的限制。

黄庭坚评价柳公权的书法作品《谢紫丝趿鞋帖》“笔势往来如铁丝纠缠,诚得古人笔意。”这句话具体的意思,主要是指柳公权的笔法很有力量,如铁画银钩,结构严密 那么,“铁画银钩”的笔意,也是古人笔意高雅的境界之一。(本文4157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韵致--浅谈钟繇书法艺术
魏晋风度,极尽钟繇
楷书鼻祖,王羲之也得要尊称一声老师
钟繇小楷结构研究
文徵明 小楷书《盘谷叙》
碑帖书法技法专题视频讲座教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