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为无名英雄谱一曲赞歌

  央广网上海5月20日消息 (记者 方永磊)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20日晚在上海正式开幕。当晚,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在谢幕后,掌声如潮水般一浪又一浪席卷着上海大剧院。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品取材自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以解放前夕英勇牺牲的地下工作者们为创作原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并将石库门、弄堂、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城市特色呈现于舞台之上, 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谍战”舞剧的作品,是上海歌舞团的一次艺术探索和实践,通过舞蹈艺术的肢体语汇和舞台空间的抽象气质,赋予了谍战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以全新的艺术呈现,作品的青春元素、现代气息以及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吸引了广大青年观众走进剧场观看。

  年代感与时代感并重,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重要特色。利用可移动景片、多媒体投影和灯光设计,一个充满年代感的上海呈现在观众眼前。灯光设计任冬生说:“我们用了大写意的方式进行舞台呈现,你看不到一条弄堂、一个码头、一扇百叶窗的实景,但舞台上每一寸的空间都是老上海的味道,有炊烟袅袅的清晨,有危机重重的雨夜。正是这样写意的氛围营造,凸显出舞蹈本身的力量。”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勇敢探索出了中国舞蹈艺术的新路。这部作品通过众多的舞台细节和表演细节,准确勾勒出一个充满年代感的上海。同时,通过大量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以多变时空浓缩出谍战风雨,抓住了当代观众的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今天的80后关注上世纪的同龄人,通过创作演出感染当下的青年人”的作品。以总编导韩真、周莉亚,作曲杨帆为代表的主创团队,以及由青年舞蹈家王佳俊、朱洁静、侯腾飞、王景领衔的上海歌舞团演职员队伍,都是一群年轻的80、90后,为了让表演更加贴近人物灵魂,他们多次查阅革命先辈们珍贵的历史资料、多赴上海红色教育场馆采风。

  从排练厅到舞台,每一个动作、每一场情绪、每一次走位、每一幕布景……他们反复构思,精雕细琢,在创作理念、舞蹈形式、叙事结构和美学风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业界专家评论“引领当代中国舞剧观念的更新换代”。

  据介绍,创演以来,《永不消逝的电波》已经演出了5轮近30场,几乎场场一票难求,预定的演出邀约已经排到了2020年。这也证明,红色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当代社会也能收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电波”到“朱鹮”“上海出品”缘何惊艳春晚?
从《朱鹮》到《电波》,听陈飞华谈原创舞剧的诞生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首轮演出一票难求:情节悬念重重,情怀直抵人心
坚守后勤,保障演出 | 展舞美之风采,上海歌舞团舞蹈演员观摩学习活动
又一“上海出品”将惊艳央视春晚!霸屏一年的“晨光曲”会被绝美“朱鹮”取代吗?
上海:一个院团靠什么佳作迭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