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382~402)
  中国东晋皇族。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道子之子。16岁即为侍中。隆安二年(398),兖州刺史王恭举兵讨伐道子心腹谯王司马尚之,殷仲堪庾楷、桓玄、杨佺期等举兵响应。他被举为征讨都督,率王珣、谢琰等剿灭王恭,遣将坚守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迫殷仲堪、桓玄西奔,解京师之困。加散骑常侍、中书令,领中领军。劝安帝解除道子司徒及扬州刺史之职,自任扬州刺史,累官至尚书、太傅。以张法顺为谋主,培植势力。次年,征调江南诸郡已免除奴隶身份的佃客移置京师,以充兵役,称为“乐属”,激起孙恩起义。他聚敛财产,富过帝室。元兴元年(402)拜为征讨大都督, 以刘牢之为前锋讨伐桓玄,牢之倒戈,他为桓玄擒杀。
  隆安五年(401年),二月,孙恩第三次率义军自浃口(今浙江镇海东南甬江入海口处)登陆,攻句章(今浙江宁波南鄞江南岸),不克。刘牢之率晋军反击,孙恩退走入海。
  三月,义军攻海盐(今属浙江)不克,被晋将刘裕击破,孙恩乃进向沪渎。五月,孙恩攻克沪渎,杀守将吴国内史袁崧,斩4000人。六月,乘胜沿长江而上,袭取丹徒,拥众10余万,楼船千余艘,军容极盛。时晋廷兵力空虚,内外戒严,急调兵遣将防卫京师。刘裕由海盐率不满千人长途奔劳,驰援京师。孙恩指挥义军抢占镇江之蒜山,刘裕率领所部奔击,大破之。孙恩失利,退至船上,欲整兵直攻建康。晋将司马元显率军拒战,屡被打败。义军因战船高大,逆行慢,数日才进至白石垒(今南京市西),贻误战机。刘牢之等乘机率军尾追而来。孙恩只得放弃攻打建康,分兵袭取北岸之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杀3000人。孙恩率主力北取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生擒晋将高雅之。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投水自尽,刘牢之自此威名大振。
  隆安三年(399年)十二月至四年春,桓玄出兵袭占江陵(今属湖北)后势力大增。兴元年(402年)正月,晋廷下诏讨伐桓玄,以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以刘牢之作前锋都督、征西将军,领江州事。二月,司马元显畏桓玄,不敢发兵。桓玄兵抵姑孰(今安徽当涂),遣部将冯该等攻历阳(今安徽和县),东晋襄城太守司马休之坚守城池。桓玄军截断洞浦(即洞口,今安徽和县南),焚烧豫州(治历阳)守军的舟舰。武都太守杨秋驻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叛降桓玄,司马休之军溃败。豫州刺史司马尚之被俘。司马元显派使者去询问刘牢之战事。刘牢之认为桓玄少有雄名,依仗全楚之众,恐怕难以制服他。又考虑到如果平定桓玄,那将功盖天下,必定不能为元显所容,所以刘牢之十分为难,犹豫不决,不得已带北府兵驻溧洲(今南京西南长江中)。
  桓玄这时派其族舅何穆来见刘牢之,劝他说:“自古乱世君臣相信者有燕昭乐毅、玄德孔明,然皆勋业未卒而二主早世,设使功成事遂,未保二臣之祸也。鄙语有之:‘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殚,猎犬烹。’故文种诛于句践,韩白戮于秦汉。彼皆英雄霸王之主,犹不敢信其功臣,况凶愚凡庸之流乎!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以见容于暗世者而谁?至如管仲相齐雍齿侯汉,则往往有之,况君见与无射钩屡逼之仇邪!今君战败则倾宗,战胜亦覆族,欲以安归乎?孰若翻然改图,保其富贵,则身与金石等固,名与天壤无穷,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惟君图之”(《晋书·刘牢之传》)。刘牢之闻听此言,更加迟疑,他认为自己掌握着强兵,才能算略足以经纶江表,那时谯王尚之已败,人情转沮,于是最终觉得何穆所言有理,便派使者去和桓玄交往。他的外甥何无忌和刘裕苦劝谏,刘牢之皆不听。其子刘敬宣也劝阻说:“今国家衰危,天下之重在大人与玄。玄藉父、叔之资,据有全楚,割晋国三分之二,一朝纵之使陵朝廷,玄威望既成,恐难图也,董卓之变,将在今矣。”牢之怒道:“吾岂不知!今日取玄如反覆手耳;但平玄之后,令我奈骠骑何”(《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二》)!刘牢之最终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
  三月,刘牢之遣刘敬宣至桓玄处请降,桓玄大喜,摆下酒宴,热情款待刘敬宣,其实此时他正阴谋除掉他,他拿出法书画图和刘敬宣一起观看,以此来安定刘敬宣的心志。刘敬宣丝毫未有觉察,桓玄的部下莫不相视而笑。
  不久,桓玄进至新亭(今南京市南),司马元显弃船退入建康(今南京)城中,后列阵于宣阳门外,但由于军心已乱,不战自溃。桓玄进入建康擒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及司马元显均被杀,桓玄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桓玄以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这时才感叹到:“始尔,便夺我兵,祸将至矣”(《晋书·刘牢之传》)!时桓玄屯相府,刘敬宣劝刘牢之袭击桓玄,他犹豫不决,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刘牢之移屯班渎,他想要北奔去辅助高雅之,据守江北以抵拒桓玄,于是招集手下众人来作商议,听了刘牢之的想法,人们都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参军刘袭站出来说:“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晋书·刘牢之传》)。说完,快步走出,佐使也跟随他纷纷走散。而刘敬宣先还京口搬迁他的家属,于是失期未到,刘牢之以为他已被刘袭杀死,便自缢而死。不一会儿,刘敬宣来到,都未来得及哭喊一声,就急忙投奔高雅之,他的将吏一起安葬刘牢之,丧归丹徒。桓玄下令斫棺斩尸,把尸体抛暴于大街上。等到后来刘裕建议,追理刘牢之,才复其本官。
  刘牢之是东晋一位很有名的将领,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东晋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屡起纷争,他因握有重兵,所以屡为各大势力所拉拢,干预朝政。司马元显讨桓玄,调用了他的军队,继而桓玄又收买拉拢他,使之倒戈,元显失败后,桓玄夺去他的兵权。此时他想起事,为时已晚,最终自缢身死。可见,刘牢之虽有军事才略,却没有见识和主张,因此落得个如此下场,确实是后人应该借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武帝刘裕本纪上篇:逼死孙恩,讨灭桓楚,铲平南燕,大败卢循
中国通俗史99——终止东晋乱世的中国名将刘裕
刘宋王朝:“南朝第一帝”之文治武功
孙恩卢遁起义:经略帝国的半壁江山与南朝时代的开启
激荡四百年:刘牢之反水王恭自食恶果,一条妙计双方被迫和解
《五胡乱华》桓玄篡位之七:刘裕打败孙恩与桓玄入主建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