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澄

高澄自幼聪颖过人,能言善辩,十岁时曾独自出马为高欢招高敖曹归降;十一岁时以高欢特使身份两次去洛阳朝觐孝武帝元修;十二岁时娶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妹妹元仲华为妻,“神情俊爽,便若成人”。当时高澄经常被高欢叫去谈论时事、政务,每次高澄都对答如流,并且详加剖析,丝丝入扣。令高欢极为赏识,从此让他参与军国要务的筹划。天平三年(536年),高澄十五岁时入朝辅政,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

天平三年(536年)高澄自请入朝辅政,并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朝臣们虽听说高澄年轻老成,有风度、有见识,但总觉得他是个少年,心里并不服气。当看到他驾驭全局,有胆略有气魄,在朝堂上做宰相时听断如流,处理问题及时妥切,不由得个个心悦诚服。因为他的到来,给东魏朝廷带来了朝纲振肃的崭新气象。元象元年(538年),高澄兼任吏部尚书。

兴和二年(540年),高澄加大将军,领中书监,仍代理吏部尚书。北魏从崔亮开始挑选官员就论资排辈,不按才能选取。高澄废除了这一个制度,开始根据才能名望挑选官员,亲自写书征召各地有才学有名望的士子为朝廷效力。当时品德好、有本事的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有的一时安排不了相应的位置,高澄就将他们召为宾客,在自己府中供养起来,有时间便与他们一起游园娱乐赋诗,使这些人各得其所,各尽所长。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为了安定朝中人心,上奏滥封官爵。赠荫一事,渐渐变得杂滥无章,平庸无能的官员动辄高官厚禄,被有识之士所非议。武定年间,高澄开始纠正其过失,追赠褒扬渐有章法。高澄推荐铁面无私的崔暹为御史中尉,严厉打击那些无法无天的贪官污吏,尤其是窃据高位的权贵,有许多人被绳之以法。官场风气大有改观,人心为之一振。

兴和三年(公元541年),高澄有一个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大政治动作,他在麟趾阁和群臣修纂议定了一部变乱为治时期的律法《麟趾格》,并颁布天下。《麟趾格》是《北齐律》的蓝本,又是隋唐律法的直接渊源,它的影响一直波及后代。

在高澄的主持下,朝廷将治国的政策书于榜上,公开张贴在闹市街头,供天下百姓自由评论,发表意见。对那些提出建议或批评的人,则都给予优厚的待遇,即使言过其实或言辞激烈,也予以宽容,不加罪责。由于百姓的称赞,高澄的威望更加上升。

在这段时期内,东魏与南方的梁朝关系比较和睦,双方的使节往来频繁。然而,为了显示各自的“国威”,主人与客人都竭力在言辞、才学方面争锋,常常出现热烈辩论的场面。无论是梁使至邺城(今河北临漳),还是魏使至建康,都是如此,久而成为惯例。高澄则乐于此道,每当设宴招待梁使之日,高澄或者亲自到场,或者派遣属下与会。凡是东魏方面有所妙论、他都兴奋异常,为之鼓掌助威。他也因此召揽了一大批文人学士.或罗致门下,以为宾客;或推荐给朝廷,出任各级官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须执言
唐文宗叫什么?文宗是怎么死的?抑郁而死的皇帝?
天位不可暂旷,何待至明(资治通鉴卷一四八之一)
乱世国妖祖珽:奸诈机巧品行恶劣;却文武全才治国有方,大败陈朝
登车揽辔
问:绝顶聪明的人最怕什么人?答:傻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