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名时

  康熙十一年(1672),杨名时13岁,第一次参加童生县试。试场就设在江阴城内文庙东侧的学宫。这文庙始建于北宋,后经元、明不断扩建.形成西庙东学两制格局。正月里,新任江阴知县、拔贡出身的湖南沣州人龚之怡派差役贴出告示,童生县考考期定在二月某日至某日。杨名时五年私塾苦读,盼望的考日到来了。

  杨名时早早地起身,吃罢早饭,和约好的一名廪生同往,向西走到设在县湾街的县衙署。他们穿过衙署门前高竖的“暨阳古邑”、“春申旧封”两座牌坊,进入衙门西侧的礼房报名。杨名时提笔工整地填写姓名杨名时,籍贯江南江阴,年龄13岁,父杨履泰、字紫来、号坦予,母许氏;祖父杨起鲲、字万程、号春晖,祖母任氏;曾祖父杨体仁、字振南,曾祖母潘氏;父母、祖父键在,祖母、曾祖父母俱殁,均未仕等等履历。接着由同来的廪生保结,证明考生杨名时没有冒籍、匿丧、顶替、身家清白、非优倡皂隶子弟等等事实。

  又过了几天,临到考试的前一日,许氏为名时准备好长耳考篮,内放笔墨、点心、红烛。子夜过后不久,杨名时就起身了,吃了早饭,听了父母一番叮嘱之后,身穿蓝衫,手提考篮,在家仆灯笼领路下,气宇轩昂地目视前方,扬眉抿嘴,一脸严肃地走进学宫。第一场是正场,考一天,至关重要。

 黎明前,考官点名。扬名时领考卷,按卷面上座位号数,进考棚坐好。开卷看题目:四书文两篇,每篇不得超七百字,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杨名时沉思凝神一番,便开笔打起草稿来。他胸中文墨似涌泉一般,竟然不顾文字限制,两篇文章写到二千多字。到了下午,考生陆陆续续地交卷,在考棚外三五一群,k;A.一堆,有稚气未脱的儿童少年,有二十岁左右的已婚青年,还有黑须白发的中老年童生,叽叽喳喳、嗡声嗡气地议论着自己的答题,评论别人的得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得杨舍——童年趣事(119)
蒲城篇:考院(清)
清·吴楷诗词(江阴)
徐文长路对窦太师
考生只写了两个字竟被取为第一名,考官说:观此二字,必满腹经纶
考生只写了2个字竟被取为第一名,县官说观此二字,必满腹经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