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洋边缘,那些用灵魂创作美丽外壳的“艺术家”

- 赶海的迷人之处,在于未知-

如果你初到海边,大概也会和我一样,被沙滩上那些美丽的贝壳所吸引。

各种各样的贝壳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出了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线条,令人惊叹和震撼:大海,就是个神奇的造物者。

我们常说的“贝类”,是软体动物的泛称。包含了多板纲的石鳖;腹足纲的螺类、海蛞蝓类的物种;掘足纲的角贝;双壳纲的牡蛎、扇贝、蚶类、贻贝、各种蛤类、蛏类等;以及头足纲的鹦鹉螺、乌贼、章鱼、鱿鱼等。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下,我在海边拍摄的一些腹足纲的贝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螺。它们多属于匍匐型贝类,具有明显的头部,以及发达的腹足和坚硬的螺旋状的螺壳,能在岩石、沙滩或泥滩上自由爬行。部分物种具有口盖,也就是厣。潮水退去后,它们将身体缩进螺壳内,关上口盖,以保持身体水份。同时,也可以保护自己,防止外敌攻击。

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到厦漳泉的海边,看看那些用灵魂创作美丽外壳的“艺术家”。

前方高能图片预警……

壳如

斗笠

它们都像——

戴着斗笠一样的外壳

这种外形结构

能让海水滑过其倾斜的轮廓

而不将它们冲走

浪越大

会越紧密依附岩石

小个头

大能耐

滨螺,生活在潮间带

高潮区的礁石上

个头小小的它们是

潮间带耐旱耐热扛把子

塔结节滨螺

和粒结节滨螺

温度耐受上限可达60°C

形如

头盔

蜑螺具有避光性、背地性及很强的贮水能力,较为耐旱,常常喜欢爬到高潮线以上的礁岩缝隙之阴暗的角落里,主要以海藻为食。

牡蛎

天敌

荔枝螺,也就是我们常吃的苦螺,栖息于潮间带中下区的岩礁附近海底或礁石上,喜欢群集生活。它是藤壶、牡蛎及一些双壳贝类的天敌。能在坚硬的牡蛎和藤壶壳上打孔,然后用齿舌将鲜美多汁的牡蛎肉吸食出来。

厣[yǎn]

如宝石

壳表

如铁锈

锈凹螺主要生活在低潮带的岩壁和石缝,其外壳斑纹如铁锈,螺如其名。据说其壳可入药,在中医中有“海决明”之说。

方砖颗粒

拼嵌雕饰

斑斓

🌈  螺

沙滩上的

专业“打孔机”

玉螺也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螺类,它们捕食双壳类的软体动物,比如花蛤和贻贝。捕食时,玉螺钻入湿沙子里面,把猎物挖出来,然后用它强壮的足紧紧抱住猎物。它们可以分泌一种液体,涂在猎物的壳上,将一小块地方软化,然后用它的齿舌在软化部位钻出一个完美的圆孔。我们在沙滩上看到一些双壳贝类身上的小圆孔,多半都是玉螺钻的洞。

披着一身

华丽的刺

温润

如玉

马氏光螺常寄生在海星上

美丽尖梭罗常寄生在柳珊瑚上

曾被当作

贝币使用

旋转

如梯

压轴

梯螺

若在潮间带能见到它的贝壳,简直就像中了彩票。梯螺主要生活在水深超过20米的潮下带。该科种类英文名统称wentletrap,即旋梯螺,来自于中世纪荷兰语wendeltrappe,指的就是螺旋楼梯。由于稀有罕见,其贝壳价格高昂,被称为“珍贵的旋梯螺”。其种名scalare来自拉丁语scalae,也是楼梯或者阶梯的意思。 

赶海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潮间带是我们接触海洋 
 最近也是最容易的地方。
 一旦身处其中,
 好奇心就会让我们都变成了孩子,
 观察、学习、感受 
 并努力去爱护我们身边的海洋。 

一个重度赶海爱好者,浪迹于厦漳泉潮间带。只想认真记录海洋边缘美丽的生物。

在看一下,祝愿2021生态兴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誉为“美容圣品”,外壳坚硬肉质鲜嫩,浑身是宝台湾人最会吃
海螺与贝壳 012【鹦鹉螺 . 二】
“海洋之灵”砗渠:只想宁静过一生
格物致知|章鱼哥身份证曝光,惊呆一众海鲜!
一起分享贝壳里的海 - 团队专题 - 搜搜问问
海洋动物-▶鹦鹉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